年代:四合院里的大国院士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加深禽姐记忆点成功

    (来点支持,谢了兄弟们!)

    李领导懂技术,是位老专家了,接过后,分给身边同志一些,自己留了一部分资料。

    他开始细细翻阅查看叶正剑给的制造工艺和图纸,揉着紧蹙的眉头,指尖沿着图纸轻轻滑动,头也不抬:

    “想法非常新颖,竟然还能这么改~。

    这里面有些通用设备生产技术,不仅是聚合反应釜之类的设备仪器能用,一些基础工业也能用。”

    老领导追问:“你觉得怎么样?”

    “老领导,您一等。”

    李领导和身边同志商议完毕后,严肃的道:“有可行性,如果生产出来的仪器设备,和资料说上推论一样的话,参数指标会非常优异,达到了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可以试生产一批。”

    叶正剑提供的资料并不算太多,都是实验室急需的仪器设备的生产图纸和工艺。李领导和同志们分批审阅,没浪费太过多的时间。

    老领导大手一挥:“小李带人去跑一下设备仪器生产企业,如果按照这个资料,制造的设备仪器没问题,就让9527所先挑,再制定新的化工仪器生产设备技术标准,在全国推广。”

    “后续我还会研究有一些工艺和图纸,您老看我到时候怎么部里和交接,要不咱们定个章程。”叶正剑赶忙趁热打铁道。

    “弄出来都给小李同志,他叫李国士,以后化工业生产设备这块,都和他交接。”

    叶正剑似乎松了口气,又拘谨地搓了手,装作有点扭捏不好意思地道:“老领导,还有一件事,这工艺和图纸,成功生产后的名誉和奖励~”

    老领导闻言一愣,噗嗤一笑:

    “哈哈,你个剑娃子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到哪里都不肯吃亏,放心少不了你的好!”

    叶正剑一直认为,人可以摸鱼,可以混,但你别真的菜,需要独挡一面的时候,你得让人服气,做什么事才能有话语权。

    任何高能炸药改进迭代,其配方和制备工艺没那么简单,往往需要数十种材料需要遴选,上千次地进行配方组合试验,数以万计的测试数据需要计算比对,才能开发出新的配比,来改进迭代炸药。

    “专家记忆是个宝库”,正是叶正剑科研最大优势和底气,已经知道过程和答案,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少走弯路,直接奔着目标行进。

    他只需要他本人学透精通就可以了,再转化为实践而已。

    老领导还有个会议,本想回机部,突然脚步一顿:“剑娃子,一周后,你研发完善能批量制备,用于导弹战斗部的梯黑炸药,在军用试验场里验证,我也会过去。

    你以后有什么需求直接告诉我,别什么事都急急慌慌,国内化工业体系,现阶段不是那么完善。”

    李国士领导说了一句:“正剑同志,你提供的生产设备图纸和制造工艺,如果成型,国内化工业设备稀缺的老大难问题,能解决很多,更会大力加快化工业发展速度。

    你研究出其他设备仪器的制造工艺和图纸资料,也请务必第一时间给我,国内化工产业发展速度会更快,当然你的名誉功劳和奖励也不会少一个!”

    叶正剑站在实验室,扭头望向了化合物存放区域,眉目森寒,眸子里乍现出两道如电锐光,折射出深邃与沧桑,激动地说道:

    “老领导,我之所以急迫国内化工业完善,因为我一直在构想一些特殊的高分子含能化合物,虽然只是构思,我相信未来会成型。

    后续研究出化工设备仪器类的生产图纸和制造工艺,我肯定第一时间给李领导!

    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黑火药是我们发明的,曾经失落的荣耀,咱们不能捡起来吗!

    失落的荣耀何止是这一个,我坚信未来都会一一回归这个迷人的古老国度!

    我只希望未来,所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也不过是随手可得!

    我还想把火炸药配方和工艺技术,实现最优解,做到最佳配比!

    一些威力巨大的高密度高能含量的化合物,我相信是常规炸药的顶峰天花板,这些都是【次核炸药】,我现在处于初步研究领域,只能给它们起代号名称: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CL-20)、二氨基二硝基乙烯(FOX-7)、八硝基立方烷(ONC)。

    未来,咱们还会有更高级的【次核炸药】:高聚氮,全氮阴离子,全氮阳离子,金属氢,氮簇、氧簇和核同质异能素这些超高能量密度材料,这些是真正仅次于核弹的超大威力炸药化合物。

    当我国都能批量制备,成本也打成白菜价的时候,我相信:

    那一天,人类会又一次回想起,被华夏这个古老国度,重新支配的恐惧。”

    在场的机部人员和所里同志闻言,只感觉这铿锵有力的话语震耳欲聋。

    霎时间心中焦急感突升,都不由自主的皱眉沉思,“我们能捡起来失去的荣耀吗?应该,不,是肯定能!”

    老人耳边响起这番话,心底突然充满紧迫感,望着叶正剑又不由地掀起了一些往事记忆,当年这个孩子在战场上也说过一些惊人言语,但是最后他做到了。

    一老一少相识在没日没夜的战场,认识时间很久很久了,那时叶正剑偷偷爬上了北上的火车,尾随着他那个脾气火爆的大哥,跑到了血与火的地方。

    这剑娃子当时还是个8岁娃子。不过当时后方军营里倒是有几个娃娃兵,8岁9岁10岁的都有,并不稀奇。

    可这孩子被他大哥发现后,死活不在后方,想窜到前线,他大哥气得半死,想把他送回家乡。可这孩子虽然年幼,却不知怎么长得,身高竟有1米6多,不仅劲大还能打,跑得也贼快。

    他索性直接溜了,跑到第一线,哪里危险往哪里钻,整整三年,兜兜又转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血雨腥风。

    这孩子小名叶不浪,起的名真不咋地,战场打仗时比谁都浪,一个名副其实的战场窜子,浪得那叫一个绝,咱家自己人都心惊胆战。

    战役结束后,他大哥真是被吓坏了,逼着他上学搞技术,没成想也很优秀。

    ……

    老领导拍了拍叶正剑肩膀,温声道:“别和你大哥置气,最近有没有和他联系。哪天他来到了京城,一定要让他来看看我,人年纪一大,我也有点想原来的那些老部下了。”

    “放心吧,老领导,我一定和他说,必须去看您!”

    叶正剑谄谄一笑,忙转移话题:“老领导,我知道您在战场上为人民和国家做出来大功绩,以前可没听你说过,能讲讲杀鬼子时候的事吗?”

    这一句算是搔到老人痒处,老人经历多次生死,涵养较他人好上许多,平日没人会问,绝不主动谈论往事,有时候也憋得慌,这会叶正剑正好一勾,他随即哈哈大笑:

    “当年的事,也是九死一生,我也只是运气好,那时候我单枪匹马~后来指挥~不能聊了,我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