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之天外来客
繁体版

中(二)

    “杜勒斯会因此起疑的。”我提醒。

    “嗯,我知道。”他急匆匆地翻动着桌上的资料、文件,“但他不会知道我给你看了什么的,杜勒斯装在浴室里的窃听器刚刚被我扔进垃圾袋了,你不知道现在的我向外传递信息有多难。”

    “杜勒斯把你软禁起来了吗?”

    “对,虽然我表面上依然是科考站的负责人,但现在泰坦内外都被他接管了。”

    “先不提这个,我要给你看些重要的东西,就是和你提过的、能证明泰坦来源的东西。”他又说。

    他终于找到了要找的文件,这是一个有红色蜡封的公文袋。他把公文袋撕开,里面一叠厚厚的纸张,密密麻麻的字母在上面像移动的蜂群那样看得人头皮发麻。

    “你父母的话可能要成为现实了。”科尔多瓦转过身来,靠着办公桌对我说,眼神无比认真。

    “听说过硅基生命吗?”

    “硅基生命,那不可能存在的。只有那些骗小孩子玩的科幻小说和假的科普故事,才会那么写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记住,永远不要说不可能。”科尔多瓦不像开玩笑的样子,“你今年刚二十出头,我一个五十岁的老男人尚且坚信不疑的事,你一个年轻人更应该相信。”

    “在进行生化反应方面,硅元素相对于碳元素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它在地壳中的含量超过了26%,可地球上最终还是形成了碳基生命而不是别的什么。”

    “地球上之所以没能形成硅基生命,是因为地球的温度太低,并且有水这种物质。”

    “这是加拿大航天局的首席科学家查尔斯·韦利在2013年提交给政府的研究报告,其中详细论证了硅基生命可能的一种存在形式,即其主要由硅单质构成,部分含有由硅、碳、氮、磷组成的生物分子,依靠恒星太阳能和行星放射性物质裂变产生的核能维持生命。”

    “这篇报告逻辑非常严密,他同时指出政府应该提早对外星人和UFO的研究。可惜加拿大政府的财政预算太少,导致这篇报告的宏伟计划搁浅了,可它还是被封存在加拿大国家档案局,并被列为绝密文件。”

    “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你知道天王星的发现过程吗?”科尔多瓦皱着眉头反问,“那是根据海王星的运行轨道,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在草稿纸上计算出来的!”

    “你是说,这位加拿大科学家的预言将来有可能成为现实?”

    “不,他的预言现在就已经变成现实了。”

    科尔多瓦的语气不容置疑,他随手从身后的办公桌上拿过一本书,书的封面下压着一张折起来的图纸。当他展开这张图纸时,看着上面的线条,一种突如其来的熟悉感占据了我的心头。

    “是泰坦内部的地图!这远比你提供给我的详细。”

    “然而这也是尽头了,那六台超声波探测器探测到的东西加起来就只有这么多,在泰坦的更深处可能有种神秘的物质吸收了装置发出的声波。”

    “你觉得它像什么?”他把地图正对着我完全展开,我可以认出上面的一些地点,从接近地面的洞厅、到那个极深的竖直隧道,甚至包括我去过的狭窄的石缝,都有标记。

    我有些不明所以。

    “像一艘……太空飞船。”科尔多瓦闭着眼睛,表情里充满崇敬之意。

    他开始用食指指着上面,从右向左依次数着:“防热结构、推进器、引擎、燃料仓、控制系统及指挥室,再往后依靠人力就没法到达了。不过我猜测应该是从地幔中获取能量的能源系统。这不是什么火山,这就是一艘宇宙飞船,1亿年前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宇宙飞船。”

    “这太荒谬了,科尔多瓦,你怎么能指着一座火山说它是外星人的宇宙飞船。何况你得到的只不过是泰坦的上半部分,那下面的纯粹是你臆想出来的。”

    “我知道这很难让人相信,但如果它只是地球活动的产物,你怎么解释这个东西?”他疾步走到书架前,把其中一格摆放的书籍从书架上毫不怜惜地扔到脚边,后面居然是一个暗格,还上着锁。

    “你我都清楚,探测岩石内部的真正有效的方法只有通过地震波。为了解泰坦的组成、结构及成因,我几乎用遍了所有能够找到的技术手段,其中大部分的结果被我隐瞒下来。因为科学技术委员会那群人并不是全都值得信任的,我不想让我呕心沥血才得到的成果沦为他人谋利的工具。”

    他从暗格里取出一大卷图纸,约摸二三十公分厚,纸的重量甚至让他这样一个俄罗斯男人都得涨红脸才能搬到桌上。我凑近前去,发现这是一卷十分细致详尽的地震波探测结构图,仔细观察下,我忍不住蹙起了眉头。

    “你看到了,是吗?”

    “岩浆岩组成的地层下,是金属,一种极端致密、尚未被人类发现的金属。我想这种金属的特性远远超出了人类现有的材料,它的熔沸点和密度高到不可想象,足以支持飞船里的外星智慧生命进行恒星际航行。”

    “这么高的反射率,只有纯度非常高的金属才能做到。”我快速翻动着纸页,浏览着上面的信息,眼里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几乎都是,它就隐藏在洞壁后面百米深的地方。如此大范围的覆盖,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自然界里,不,就是纯金属自然状态下也不可能大量形成。”

    科尔多瓦斩钉截铁地接道:“所以这是人造的,如果不是出自人类之手,那么就属于别的智慧生命。”

    “科尔多瓦,这些材料都属实吗?”

    “你不用怀疑它们的真实性,我还有更多的证据可以佐证我的观点。”

    我继续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这些地层结构图,看得比先前更仔细,并试图从中找出破绽,但完全是徒劳。科尔多瓦的细致几近到了技术能探测到的极限,在一些关键部分他还用笔标记出来,说明他所预测的来由。

    终于,我停止了翻动,只是呆立在桌边。

    我的内心已全然不是惊讶,而是深深的震撼。在一瞬间,我对这个世界旧有的认知被全盘推翻了,或许小时候我所深信不疑的事物才是宇宙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