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之天外来客
繁体版

中(四)

    正式考察前,我想办法在晚餐期间和科尔多瓦见了一面。

    餐厅是典型的法式风格,来就餐的人不少,时不时地从我身旁走过。为确保安全,尤其是防止杜勒斯的士兵们偷听到谈话,我把话语做了些修饰。

    “你说,我到底应不应该向她求婚呢?”

    科尔多瓦略微愣了一下,然后回答:“当然应该了。”

    “可,是你觉得我求婚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好处,还是你想让我们结婚?”

    “不管怎样,结婚戒指已经买好了,求不求婚都有难处。相对而言,结婚对你是最好的选择。”

    “要是我真准备向她求婚了,作为过来人,你想嘱咐我什么呢?”

    “夫妻是终生的伴侣,平时一定要相互关心。你们都是工作勤奋努力的科学家,我记得你说过她的胃不太好,曾经做过手术,你要注意让她多休息,少劳累。”

    “这很重要吗?”我反问。

    “非常重要。”

    正此时,杜勒斯的士兵们走了进来。他们个个长得人高马大,带着一身汗味,其中一个经过我时还瞥了我一眼。

    “那好吧,我尽力尝试,不过我不太确定她会喜欢我。”

    “我祝你成功。”

    “要是我真的成功了,你可以来当孩子的教父,我把给孩子起名的机会交给你。你觉得我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呢?”

    “我觉得她是女孩,”科尔多瓦向后微仰,露出慈父般和蔼的笑容,“因为女孩子小时候是母亲孕育的天使,长大以后是富有精力的妻子,年老则成了慈爱的母亲。”

    “你觉得她的性格怎么样?生性淘气,或是细腻温柔?”我注视着科尔多瓦的眼睛。

    “我觉得她会非常善良。”

    “为什么?”

    “因为,”科尔多瓦斟酌着,转头望向餐厅外深紫色瑰丽的天幕。落日即将西沉,他对着外面的景色说,“孩子们都很善良。”

    “你是孩子的父亲,她的名字还是要交给你。”

    “我准备叫她陈橙。”

    “好名字。”

    ……

    按照原定计划,杜勒斯的仿生机器人“阿帕德”先行出发,他的部队在午夜12时将机器人垂降至洞内,随后由科考站的学者们远程操控。我则在凌晨5点启程。

    “阿帕德”的任务量很大,它要负责路线上各个异常地点数据的记录,承担主要工作。成果也相当可喜,当我在休息室里随时待命准备出发时,已经能听到操控室不时爆发出的欢呼声。

    很快,轮到我了。

    伊藤设计的可移动头戴终端被连上了不同颜色的数据线,我的大腿、膝盖、肩膀、小腹则被灵敏的传感装置覆盖,它们能让远在地上的我感受到同等程度的痛感。戴上头部设备的一霎那,我的眼前顿时一片漆黑,有种突然失明的错觉。慢慢地,视野才被洞内的探照灯光取代。

    我已不再身处明亮的室内,而俨然到了火山隧道里了。

    隧道里的环境很复杂,我尽量从比较宽敞、碎石较少的通道前进。机器人的灵活度相比人还是有很大差距,而且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保持平衡。依赖机器人蓄电池持久的续航能力,我有信心推进到第一次两倍多的距离。

    就在探险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上午7:00阿帕德那边传来坏消息,我也是后来才听其他学者谈及,在行进至地下20公里深度时,阿帕德突然失去了与地面的所有联络,指挥人员试图寻找故障,但一无所获。

    这时我仍然在努力地向前行进着,根本察觉不到科考站里多出来的嘈杂声音。视野里到处是黑灰色的岩石,充满辐射的液态水从岩缝间不断滴落,里面有年代超过人类始祖的尘埃颗粒悬浮其中,脚下滑腻无比,像走在光滑的鹅卵石河岸上。

    我心里有点忐忑,尤其当我意识到我现在的状态就像一个行走于真实梦境中的人,身体实际上依旧置于别人视线下的时候。依照他们的打算,我已经偏离了路线。因为我最终的目的不是替他们实验这套装置,我得去那个外星人待的冷冻舱。

    科尔多瓦提醒我的女友胃不好,那是告诉我这个冷冻舱的位置。

    胃在人体的上腹左侧,古代中国讲究左东右西,如若将洞穴系统的起点当作足底,那么我现在应该向东走。这个区域我隐约记得在科尔多瓦的地图上是没有的,连超声波都探测不到的地方,那可真够神秘的。

    “维兹,注意监测周围的放射性强度。”我很担心这不知从何而来的核辐射,会凭其蕴含的巨大能量烧毁我的电路。

    悬停在我身旁的金属球于是抢先飞进洞中,替我探路。

    ……

    “记得我跟你提过的另一个星球的事吗?”皮肤松弛、面容枯槁的叔叔躺在病床上说。

    “当然记得,我不会忘记的。”

    那时候我刚从大学毕业回来。

    “我说他们可以到我们这里来,”叔叔的声音异常沙哑,像播放一盘老旧磁带。他的生命快到了尽头。“那是不准确的,他们一定会到我们这里来。这个宇宙太浩瀚了,生命在其中才是极少数的那部分。如果他们是一个拥有智慧的高级生命种族,那他们一定会尝试联系我们,就像我们做的那样。”

    “我的同事常说,我的想法太胆大、太超前了,一点儿不切合实际。但如今看来,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我应该再大胆一点。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寻找生命存在的条件无非是阳光、空气、水和有机物。现在想真是太愚蠢了。”

    “他们为什么非要像地球人一样生存呢?他们可以不呼吸氧气,不喝水,不靠有机物的氧化给身体供能;可以不进行有性生殖,可以不由细胞组成。在千万光年之外的其它行星上,这种生命也许一开始的形态就与地球的原始厌氧细菌截然不同,从而导致整部星球史与地球迥异。他们都不需要类似地球生物那样的进化过程……”

    “叔叔,喝口水,歇一歇吧。你太累了。”我劝他。

    “是啊,我想得太多了。”他长叹一声,望着窗外的落日出神。

    落日的余晖逐渐浸染了半边天空,盛夏灿烂的阳光把病床的被褥晒得很暖和,他将自己的记忆永远地留在了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