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朱棣魂穿堡宗
繁体版

一百二十三、逢场作戏

    同样的口谕,那锦衣卫用瓦剌语也宣读了一遍,对面的瓦剌人也静了下来,几个传令的士卒前后奔跑了几趟后,那个先行官便被横放到其中一匹坐骑上,随大队继续行进。

    那传令的锦衣卫朝石亨拱了拱手,领着瓦剌队伍,随着大明的仪仗队列,往皇城方向而去。

    “来人,把这死马抬走,今晚上加菜。”

    “瓦剌人不宣自来,进的是那个关口?”高谷厉声喝问,整个文渊阁都充满着这内阁首辅的怒气,“京师五关都没有消息传回,到底是杨洪里通外敌,还是兵部在玩忽职守?”那带着怨毒的目光停在于谦身上。

    “兵部向来管兵不管将,京师五品以上,镇军六品以上武官,哪一个不是经内阁呈上御案,得了朱批后才调动的?边关无故放行瓦剌使团,这样的大事难道关口几十个武官统统瞎了眼吗?京城北门的守将也是瞎眼的吗?”于谦还是抿着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也是新入内阁的俞山,帮口道:“说不定这瓦剌人使用了假的进关文书?甚至是蒙混过关,化整为零?这事情还没查出,是不是暂时先不要妄下论断呢?”

    高谷知道这俞山性子也是像商辂那耿直,把他拉进内阁,纯粹是为了给自己和太后脸上贴金,不过这时候还不算是撕破脸的时候,顺着台阶,给这俞山一些面子,也说得过去。

    “也好,那边关守将有无疏忽,还是说这瓦剌人耍了什么手段,暂且先放一旁,等皇上接见特使后再详细查询。”

    “恐怕放这瓦剌入关,却是朝廷的主意,只是一路上行踪隐秘,到了京城才大张旗鼓,而内中知情的,或者只有高阁老,还有太后和皇上吧。”于谦又往口中送了一颗花生米,脸带笑意。

    “于大人可莫要含血胡喷,我高某倒没有什么,太后和皇上可不是你我能非议的。”

    “啊,国家大事,我们都是为皇上为朝廷效命,有时候事关重大,隐秘行事也是可以理解,可借此大发雷霆,扰乱外间的耳目,这招也是高,于某拜服。”

    确实,被于谦这么一说,这千多人怎样过的关口,关口为何没有奏报,路上各处驿丞,哨探都没有消息回传,难道那些锦衣卫都是吃屎的吗。而且京城大门守军也不可能在没有文书的情形下,放这一千多人入城,所以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在朝廷最高决策层面上,是故意放这特使入关,再联想早上时候高谷晚到了一个时辰,回到文渊阁后见到边关急报也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那就都能解释过去了。

    “于大人,有些事,看破不说破,虽然此事推进仓促,可面子上还是要做好一些,在座的都是皇上肱股之臣,在外面不该说的也就不要说。”对着于谦这种毫不留脸面的硬骨头,高谷也没有办法,这事被挑明了,也就糊不过去,只能以大义告诉众人,以大局为重。

    “朝廷要换边关守将,安插一些罪名是可以的,我在兵部日久,早就觉得边关将领升平日久,疏于练兵。该整,确实该整。”

    高谷也没有理会于谦后面说什么,只是朝几位同僚作了个礼,便匆匆赶往武英殿。

    “哎,于大人,这事你也能看出来?”江渊语带打趣,但也说到了点子上。

    “江大人,这事也就是逢场作戏,只是我老于现在不想捧这臭脚罢了。难道这陈老,苗老,会看不出来?俞大人和咱一个姓,写法不一样,但也是直性子,看不穿不奇怪。江老你老人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苗衷和陈循听了只是笑笑不语。

    “哎,我可不会装,我那工部做的都是实打实的明眼功夫,哪有于大人的慧根,各位可别拿我开涮哈。”

    沉闷了一整天的文渊阁,居然被一个倔强的于谦搞活了气氛,于谦只是起身弹一下袍子上的花生碎屑,拱拱手道:“今日茶水喝多了,先回,明早再会!”

    也先的手终于越过边关,伸到了京城。因为脱脱不花已经被他挤到关东,只要能把势力铺开在长城以北,那自己就算不是黄金家族后人,也必将称为瓦剌最有权势的人,与大明朝平分天下。

    曾经的大同监军郭敬,在受到高谷和太后的驱使后,成了瓦剌与明朝廷的一根眼线,双方的消息都经过他这里互通有无。

    大同兵败时,郭敬事情败露,便干脆光明正大地投降了也先,成了瓦剌军中一个智囊。现在这一队入关的使团,其实也是郭敬的主意,既能刺探这明朝廷的虚实,也能为也先推进下一步占据辽东的计划。

    这使节是也先手下最信任的辉特部的头人哈塔里,那先行官,是郭敬的侄子郭行,当时郭敬的九族提前潜逃出关,一个都没有受到牵连,而且出关后因为族内多少也是有一些读书人,所以这个叛徒太监的家族,还是能在瓦剌这里吃得开。

    郭行这一趟回到京城,应了那句是衣锦还乡,面对石亨这种京城随处可见的从三品武官,更是没有放在眼里。哈塔里自然希望看到这汉人内斗,便不加阻止。可那石亨偷袭,却是两人都未曾所料,本欲让手下发作,再转念一想,这汉人之间内斗,哪里需要为这投降太监的一个侄子折损自己瓦剌的士卒,而且这一闹下去,也先交待的任务就难以完成,所以这哈塔里便只想带上这重伤的郭行,把他抬到殿上与那明朝皇帝讨个说法。

    这一日的武英殿,热闹非常,二十个瓦剌官员在殿上受了赏赐,躺在担架上的郭行,差点咽气,也先递交的国书没有什么内容,仅仅是一些两国修好重开互市之类的要求,只是由哈塔里另外面呈的密信,差点让那孙太后爆了粗口。

    密信内容当然不能在殿内宣读,太后火气再大也要忍着,只是那使节提到郭行,便被太后一句:“郭敬一族,是朝廷通缉要犯,这郭行随行回朝,便应交由大理寺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