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德开始的锦衣卫
繁体版

第119章 费宏之子

    “如此,恩师更应该现在便广收门徒,不然如何将这等学问弘扬出去。”

    徐祯卿神色振奋,拳头紧握。

    如今他已经丝毫不怀疑姜堰学问的精深,虽然照理说姜堰这个年纪的人,不该有这等学问。

    可是生而知之者的传闻他又不是没听说过,恩师是这种人,也不足为奇。

    姜堰干咳一声:“求学一事,还得心诚方可。”

    开什么玩笑,要是这些人自己都收入门下,自己不得累死,何况收一群穷学生,对自己有何好处。

    自己又不是文官,一个锦衣卫要这么多学生,又做不得首辅。

    “恩师,这些学子我都是亲自带过的,百分百心诚。”说着徐祯卿拉着姜堰回到众人面前。

    两人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跪着的众人却是一动不动,倒也的确看得出几分诚意。

    姜堰还是皱着眉头:“我看的可不仅仅只是诚心,还要考察更多,你们还是退去吧,我不会收其他学生的。”

    先前那位学子却是抬头说道:“不管如何,我绝对都能够通过考验,请先生考察。”

    “你这话未免也太过自大。”姜堰叹了口气,心里默默的盘算着怎么打发走这些学子。

    也不是姜堰绝情,更不是姜堰懒惰。

    好吧虽然的确有一点懒惰,但这并非主要原因。

    要知道,如今儒学才是主流,更何况这么多学子,都是准备着即将开始的科举。

    要是自己这时候引着这么多学子跟自己学习数算,耽误了学子们科举,估计那些文臣弹劾自己的奏章都能堆积成山。

    就算是弘治也少不得严惩自己。

    “学子此言绝非自大,请先生试之。”

    旁边徐祯卿也帮腔道:“费懋中的确是我们这些人当中数算颇为高深的人,也很有毅力,绝对能够满足恩师的要求。”

    “不可能,我的要求,等下,你说他叫什么名字?”姜堰顿了一下,瞪大眼睛。

    徐祯卿眨了眨眼,继续说道:“费懋中。”

    竟然是费懋中,姜堰目光看向这个倔强的学子,一时间先前对他产生的各种观感全都烟消云散。

    什么倔强不识好歹,那都是说着玩的。

    毕竟他可是费宏的亲子,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个哥哥费懋贤,那也是个颇有名气的才子。

    而费宏现在看似只是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但是再过几年光景,便是能晋为文渊阁大学士,更能拜入内阁。

    这种未来股,自己说什么也得投一手。

    “我倒是也的确听过你的名字,既然这样,收你入我门下倒也可以,不过我门下规矩颇多,你确定能忍下来?”姜堰干咳一声说道。

    费懋中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学子自然做得到,请先生放心。”

    “糊涂,现在还喊什么先生学子,叫恩师。”徐祯卿小声提醒道。

    费懋中恍然大悟,连忙改口道:“恩师,学生定会不负恩师厚望。”

    “不错不错,门内规矩,过会我会和你详说的。”看着这么一位少年口称恩师,还是颇有成就感的。

    “恩师,还有这些学子,他们都想拜入恩师门下,你看?”徐祯卿趁热打铁。

    他倒是没有别的心思,想的却也简单,要是这些学子都能够成为姜堰门下,数理一道岂不是门丁兴旺,到时候便也能够更好地做过学问。

    毕竟先前姜堰说过,只有能够做他学生的,才能学得数算初阶之后的学问。

    “不行,门下第一个规矩,贵精不贵多,只有能够全数通过我的考验的人,才能拜入我的门下。”姜堰直接拒绝。

    开玩笑,这么学子,都拜进来,自己还不得累死。

    徐祯卿脸上满是遗憾,跪着的这些学子更是抽泣起来。

    费懋中也于心不忍,毕竟他们一同前来求学,结果最后只有自己得以如愿以偿,心里也难免有些过意不去。

    “恩师,要不给他们一个机会吧。”费懋中小声说道。

    姜堰摇头道:“之后可以再慢慢考核,今日便到此为止。”

    眼看姜堰态度坚决,费懋中和徐祯卿哪里还敢多说什么。

    “不过,”姜堰话锋一转,眼看着这些人眼中刹那间亮起了希冀的眼神:“虽然不能直接收你们做我的学生,不过你们的确可以自称数算门下,我也会提供你们后续的知识。”

    虽然担心麻烦,也担心自己被弹劾,但是姜堰最后还是做出了这个选择。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总不能真个因为自己的怠惰就什么不做。

    至少,获得了后世的学问,对于改变这个时代,总是会有些好处的。

    当然,这是宏伟的说法,其中倒也有姜堰的小心思。

    自己之后想要做自己的事业,难免需要不少的人才,这可不是只学儒家学问的那些空谈家能够胜任的。

    现在提前开始培养人才,自己到时候需要合适的人的时候,才不至于矮子里面拔高个,或者是陷入压根没有可用之人的窘境。

    听见姜堰这句话,底下的学子顿时一扫之前的颓色。

    姜堰也就顺势说道:“之后会有费懋中和徐祯卿两位师兄,对你们的学习能力和进度进行综合考核,到时候每次选出一个最优秀的,来我这进行考核,

    如果还能够获得我的认可,那么便能正式拜入我的门下,如何?”

    这比之前毫无希望要好出不知多少,自然没有人拒绝。

    就连徐祯卿和费懋中都是露出笑容,由衷的说道:“恩师果然深谋远虑。”

    将这些学子遣送回家,费懋中二话没说,便严格按照拜师仪式,一板一眼的完成了拜师的全部过程。

    这在古代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事情,尤其是费懋中这种出身书香世家的人,更是不会有丝毫的松懈。

    “入我门下,当遵守我门下之规。”姜堰将自己心里早先就盘算好的规矩慢慢说了出来。

    其实也无非是尊师那一套,再加上一些后世科学必备的涵养,譬如凡事保持质疑,一切以实际为准之类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绝对不能如现在这样,继续无筛选的拉拢新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