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明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本是天上逍遥的仙

    想法不错就得试试。

    李维这次带人在榆林待了两天。

    这两天过的还挺刺激。

    先是受到了来自大老爷洪承畴的口头嘉奖,随后想顺杆子往上爬搞一门火炮来使使,没想到高进库竟是同意了。

    “一百两银子!给你火炮,你队里没有炮手,军中就抽调两个炮手给你,怎么样?”

    不怎么样。

    如今农民军势头还不算大,没法撼动大明帝国的根基。

    西北边军对比东北边军待遇吊差,毕竟如今大明的主要目标就是后金,什么好东西大多先供着辽东边军。

    且如今火炮对他来说不是刚需。

    李维表示先保留这个机会,转而只是要些火药,还说是要去榆林西南部的波罗堡一趟,可能要待的久一些所以请上司干脆把名字挂过去。

    结果高进库一听最多只是待两个月,只给了一纸书信说是过去了让卫堡守备看看就好。

    顺道的,李维作为哨官还是能够申请一些简单的军备下来的。

    长矛盾牌软弓之类,丰富下队伍的武备。

    官面上的事情办完了,剩下的就是为之后的两个月做准备。

    之前备下的牛油炒面与腊牛肉没有被偷,分下去每人都带上一些,然后把购置的粮食也全部带上。

    即将出发的时候,刺激的来了。

    王大江是个阉人。

    二十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两天,李维追问之后才知道他竟可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那之前咋不说呢?”

    众人面面相觑。

    没有刻意说的必要?或是他们以为李维早就知道了。

    不过这个阉人倒也没那么特殊。

    因家贫自阉,虽与大明皇室一点关系没有,但也着实吓了李维一跳,眼见王大江面色灰败一副等候发落时刻准备离群而去的模样,赶紧就给劝住。

    不管阉人还是什么人,都是打工人。

    也是苦命人。

    不管是所谓盛世还是乱世,底层百姓越是贫苦,自阉人就越多,一个个要么等着皇室收阉人的时候涌上去找活路,要么是一些胆大包天的豪强财主想要体验下皇帝的生活,也会暗中收些阉人来伺候自己。

    而这种现象在如今的大明天下南北早已堪称泛滥,朝廷根本管不过来。

    只是这个身份在军镇里还是有些麻烦,绝对不能声张。

    可以留但不能久留。

    就这已经让王大江感激涕零了。

    正巧李维也好奇,所以在路上闲着也是闲着,就与这位自阉人多聊了两句,听听他的故事。

    故事略显俗套,无外乎活不下去了干脆一刀了却烦恼然后去大明京师求职失败,退而求其次想在别家谋生路也屡屡碰壁,只能靠着给一处边境墩台的边兵干点杂活谋生,此后多方努力下眼看有了希望,但却碰上了起义造反,随那些边兵一起被裹挟其中......

    本想着就听别人的故事,谁知听着听着,张六子却是心一横牙一咬,翻身下马小心翼翼的跑到前头跪下:“李爷,这......额和麻子爷这辈子也就跟着您了,水里火里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的,但有些事劳您说两句,也让额们安心......”

    瞧他那越说越抖的身子李维就知道他到底想说啥。

    从老头儿那里听来了精怪附身的事儿。

    “六子!你作甚呢!起来!”

    李麻子赶紧跑过来拿马鞭没命往他背上抽,六子却只是朝着李维磕头。

    麻子爷说精怪挺好,但六子觉得,真要他死心塌地的跟着,总得知道这位爷是什么精怪,真心换真心。

    这场面让李维面上有些哭笑不得,脑子一转挤出嗤笑后道:“小爷我乃是天上的神仙下凡,问多了对你没好处。”

    这理由够扯淡,但绝对好使。

    才说完,张六子就在这雪路上,在众人或疑惑或惊诧的眼神中朝着李维拜了又拜,直呼自己肉体凡胎眼睛认不得神仙!

    边上李麻子也是面露喜色,跟着跪下磕头。

    李维一人给了一马鞭叫他们起来,再看周围其他人面色,一个个或惊异或疑惑,却也有人看向本就敬畏敬畏的眼神更上一层楼,就差直接跪下和麻子六子一起喊神仙了。

    死而复生确实不好解释。

    就算李维知道是两个灵魂碰撞混合在了一起,但也没法解释这本都长了尸斑的身体是如何重新焕发生机的。

    要么奇迹要么神迹。

    但眼下这事儿是李麻子嘴巴不严导致的。

    “以后记着别到处乱说了啊,给你自己招祸事哩!你们也一样啊!别乱说,刚才我只是说笑而已!”

    没有建立宗教的打算,李维警告众人一番后下令找地方扎营,准备办正事。

    波罗堡,距离榆林约七十里,建立在无定河上游南岸。

    说是要去这波罗堡,李维实则是带队沿着长城与无定河,到了更西边的横山怀远堡一带的荒丘山林里。

    扎营后,李维开始探索四周情况,首先要探查的就是营地北边的无定河,先过去用兵器敲一敲,然后整个人站上去蹦跶两下,最后直接拉一匹马过来在上头跑两步。

    “嗯,冰层相当厚实啊。”

    正夸一句冰层结实,马陷里头了!

    好在只是在河流中央踩了一个冰坑出来。

    “还得等两天,不过也正好。”

    才入十一月,这河中间都冻透了,看样子再过几天别说跑马,跑车都行。

    正适合走私。

    “兄弟们这几天苦一苦,咱们干一票大的。”

    扎营之后李维也无需多做解释,赵家沟人虽不是边民但也靠近边境,知道走私商队逮住成功吃下去就是白赚一笔,他们就算后面有人也不敢过多追究。

    只是有人觉得这样守在河边全靠运气撞上走私商似乎不太可能,而且这还是冬天,这冬天还格外的苦寒。

    可也就是在这儿守了三天,一支顶风冒雪的小车队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李维在山丘上瞧着多少有些唏嘘。

    往草原上运粮绝对是风险大收益低的烂生意,但这不是生意,是人命。

    关内遭灾,草原上只会遭的更狠。

    为了活命那只能开高价从关内收购粮食来吊命。

    如今李维只期望这只走私商队的目标受众多少还有些余钱,不能全买的粮食吧......亦或者,他们这一支不是运粮的。

    毕竟从关内获得粮食的法子不一定非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