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明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挺好

    带着三百人离开西安跑到庆阳能干啥呢?

    只能坐看北边的乱兵肆意妄为。

    现在是不敢北上支援,也不敢在庆阳久留,因为这位三边总督并没有战死的决心。

    只能寄希望于四处调兵遣将看看是否能将这乱局平定。

    李维没想到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调令之中。

    三边总督杨鹤竟在调令中直接擢升他为把总,同时命镇靖参将杜希茂自镇靖堡内抽调兵力充入他麾下,命他火速领兵前往时任延绥总兵官杜文焕麾下听令。

    一晃眼,李维已然成了秩比正七品的大明武官,可领兵四百余人。

    只是瞧瞧上位坐着念完调令面露难色的镇靖参将,这四百人可有些没着落。

    “将爷,大老爷这......”

    李维只是试探下开口,不等杜希茂有动作,下座的镇靖武官就有人站出来开口了:“将爷!如今乱兵虽是退却,但已下了柳树涧营,再来城下也就一两日功夫......”

    本来守军就不够,抽调四百兵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加上如今正是苦寒深冬,今年西北还闹了灾,这又是乱兵又是蒙古人的,能安稳的守在城堡内部,谁都不想出去找死。

    可三边总督的面子还是要给一点的,但也只有一点。

    李维知道自己带不走兵,所以干脆的跪到中间:“将爷不好调兵,那就给我能供五百人吃半月的粮草,也可用银子抵了。”

    兵员自己想办法也行。

    不曾想上座的杜希茂面色变了变,似是粮秣也不想给太多,权衡几秒后才轻轻点头:“此事可行,但你那一部加上你不过二十人,粮多了也带不走,就先取百人的粮秣,再补给你五十两银子充饷......”

    还是不想给全,但这说法也没问题。

    李维跪谢请别后就去领粮草与银子了。

    总督大老爷急的火烧屁股还大手一挥提拔了他,自然不能怠慢。

    叫来手下众人把领来的银子一人发一两,然后将自己升官以及将要出发爬冰涉雪去寻主力大军的消息说个明白。

    众人见了银子自是欢喜。

    随后又听得李维升官,一个个免不了巴结追捧两句,特别是王大江,手里捧着银子数他吹的最起劲,眼中希冀之色满溢。

    底层穷人没一点优势,自阉一刀求的既是一条活路,也是因为后天缺陷或许就能变成他们唯一的优势。

    这一刀割没了精气神,这辈子再站不起来,就指望着跟上一位好主子,当人家的奴才找一个靠山。

    王大江下刀时是这个心思,到现在这心思其实就没变过。

    如今在他眼里,李维就是一位好主子。

    主子升官,好奴才打心眼里高兴。

    只是周遭众人听说接下来出城要干些什么后,一个个面色霎时凝重难看起来。

    特别是与王大江一起被招抚下的五人。

    “你们絮叨什么?”

    王大江在五人近处冷不丁开口,惹得五人低声咒骂,也收敛了私心。

    “李爷一个月赐下的衣食赏银这么多,堵不上你们的嘴?别忘了李爷是何等人物!”

    这边五人有些怯懦生了怨气,赵家人缓过来后却是好些。

    “维哥儿,那我们先往何处征兵?可是要回咱们赵家沟去?堡子里还能抽出些人手......”

    说话的乃是一红脸矮壮青年人赵有山。

    由于李维之前在赵家沟口头上订了个亲,若是真成了,这赵有山就是李维稍有些远的小舅子。

    之前这门亲重要但也就那样,现在李维升了把总,那这门亲自然就亲的不能再亲了。

    为了这份亲情,赵有山相当积极,还张罗起其他赵家人为李维出谋划策。

    “有秋!你不是在李家岔有耍的熟的兄弟吗?离靖边也近!对了对了!走之前生林你小子之前就说延川又有灾,去镇上见了好些灾民,这些灾民大可为维哥儿所用啊!”

    有好的前途能让赵家人出来跟着李维这个少年人出来奔波。

    有特别好的前途,赵有山等赵家人就能卖命了。

    一个个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只是乍一听要上前线剿贼吓到了,回过神来就觉得苦些累些没啥,跟随大军作战又不是送死。

    且跟着李维这阵子一个个都清楚,真送死的活儿全是李维在干......

    就这样收拾一番,一支二十人的车马队伍离开了镇靖堡,在铺了一层薄雪的西北大地蠕动起来。

    队伍的首要任务是募兵。

    随大军出征不是闹着玩的。

    真要带着十九人过去与大军汇合,那么这次的临时上司杜文焕能活撕了他,病急乱投医擢升他的三边总督也不会介意吃上两口碎肉刺身。

    毕竟这次的敌军是约莫在两万左右,过个把月说不得会膨胀到五万。

    所以李维最少也得聚拢百来人才能在两军对垒时安稳些。

    而在这深冬,募兵也并没有那么难。

    这西北大地。

    靖边兵乱,河曲与神木有数万农民起义军肆虐,各地被灾荒蹂躏,许多州县也被起义军碾过,正巧这又是一个降温过快的冬天。

    离了边镇,整个西北说是遍地饿殍并无半点不妥。

    队伍只是找到个村落附近歇脚,就有饿到眼睛发青的村民出来望,见李维一行人只是扎营并未跑到村子里来作孽,又是立了锅要造饭,不多时间竟有村民牵着小娃娃过来。

    “老爷将这丫头买去在身边伺候吧......”

    要拿女儿换粮。

    李维瞧着那被提着的骨瘦如柴衣不蔽体在寒风中低声啜泣连意识都混沌的小女娃,嘴唇蠕动两下,悬在腰刀上的手竟蠢蠢欲动。

    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瞧见这卑微憋屈到泥里的男人,烦躁中竟生出些杀意,安静半晌才开口:“我营里要当兵的,你当兵就能换些粮食回去。”

    那人有些失望,随即面上露出解脱般的神色:“我当。”

    这男人当了兵,女娃子被他同样枯瘦的婆娘与一袋子粮食一起带了回去,同样跟着她们一起回去的还有诸多饿狼般的眼神。

    这男人狼吞虎咽的吃了一碗稠粥,回头望着自己的家自顾自的说家里就他一个男人,但只要活过这个冬天,婆娘手脚轻快一点母女俩都能活。

    挺好。

    而这男人得了粮食,很快,就有其他的男人与女人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