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我在天南做修士
繁体版

第五十八章 领事弟子

    张略日伏夜行,对着地图走:建州位于越国北部,面积在十三州中排名第二,其境内多是山川丘陵,人口稀少,并同时与邻国元武国交界。

    而太岳山脉位于建州西部,方圆连绵数千里,从上面看上去,此处和其它的山脉没什么区别,也是山岭险峻,树木葱郁,但实际上却是被一座超大的奇门大阵所覆盖,全是幻象而已,下面其实早已密密麻麻的建起了无数的楼台,大殿,更有一些脚踏叶子形状法器的修仙者,在低空处飞来飞去,不停忙碌着。

    而在黄枫谷迎宾楼的一间屋子内,张略正躺在床上打坐,似乎进入忘我之境。

    当初张略击杀了韩家父子偷袭后,因为天黑迷路了,意外的折返到了岚州某隐秘山岭,目睹了越国七派的的升仙大会,十分惨烈。经过一番生死决逐后,各擂台都决出了最后的优胜者,这时七大仙派的引路人终于现身了。

    张略在见到黄枫谷的接引人后,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决心冒险一试,将升仙令交予了这位接引人观看,让对方大吃一惊。

    对方当时就表示,可以将张略带回门内,至于具体怎么处理他和这枚升仙令,还要由他们掌门来决定,毕竟上一枚升仙令的收回,已经是八百年前的事了

    张略自然不会反对,顺其自然吧。

    就这样,张略在其他修士惊诧的目光下,和十名优胜者坐着一件小船型的巨器上,一起被这位接引人带回了黄枫谷,并把他安排在了这里,让他等候有关的答复。至于其他十人,则与他分开,不知被带往了何处。

    张略回味升仙大会:越国修士为了筑基丹也太拼了。唐国宗派不论优劣全部纳入,本着天生我材必有用,一颗螺丝钉也不放过。

    但是此时黄枫谷议事大厅,掌门和几个执事长老陷入了争论。

    掌门钟圭,六十多岁,筑基大圆满境,生性沉稳,善于组织,在门内的威望很高,门内长辈和他的师兄弟都对其极为信服。

    但这位一向从容不迫,自信满满的钟大掌门,如今却紧锁眉头,坐在大殿的主位上,看着面前正激烈争辩着的一位中年人和一位老者有些无奈,而大殿两侧还另坐有十几位神情各异的修士,这些人都是黄枫谷的执事长老。

    “掌门师兄!这样数百年才碰上一次,有人拿升仙令来入门的事,我们怎能不管不问,必须给来人让出一粒筑基丹啊!”中年书生神情不变,慢条斯理的说。

    “可这人根本就不是修仙家族的人,只是一名散修,这也要给他一粒筑基丹?!我看只让他入门就可以了,这样他也算福源深厚了”一个老者分析道。

    “秦师弟,话可不能这么说你怎么知道人家祖上不是修仙家族的人,说不定只是家族败落了,才成为散修的再说了,谁又能保证自己家族长久不衰?说不定秦师弟的秦家某一天也会败落下去,是不是到时候秦家后人拿升仙令找上门来时,我们黄枫谷的人也要不给筑基丹,只让他入门即可啊?若是师弟敢当大伙儿的面发此毒誓,我慕容复扭头就走,决不再提筑基丹之事。”

    慕容复侃侃而言,说的老者脸上一阵白一阵青,哑口无言。

    老者怎敢发如此后患无穷的誓言再说就算他真发了,也只是眼前这位一直和他不对眼的家伙撒手不管而已,谁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再蹦出来呢。

    另一位吴姓老者捋了捋胡,冲钟圭一施礼,朗声问道:“请问掌门,这位持升仙令来人的灵根属性,有没有测试过了资质如何?”

    “此事如此纠结,就是因为他的灵根!”钟圭颇为无奈道。

    吴老者惊奇道:“哦?天灵根还是异灵根?”

    钟圭挥了挥拂尘,虚空出现了张略的信息:张略,男,十八岁,练气十三层——大圆满境,五属性灵根。自称擅长‘符道’和‘炼丹’。”

    慕容复面带苦涩道:“这...这人年纪不大,未及弱冠,练气十三层,五灵根属性,属于伪灵根。从整体上判断,此人应是资质底下,但应有过奇遇和能勤恳苦练,否则根本无法有如今的境界。若再无其他的机遇,基本上此生顶多到头了,无法进入筑基期。即使服用一粒筑基丹,但能进入筑基期的可能性怕一成不到。”

    “问题就是难就难在这个伪灵根啊!诸位可记得本门五千年前的一件事么?被那落云宗捡了大便宜。”钟圭道。

    吴姓老者也想起了什么:“掌门师兄说得是...是姓韩的那位...落云宗可是说..五千年前他已经飞升上界了。”

    “没错!那位的灵根除了落云宗和我黄枫谷知道外,其他人是不知道的。那位是灵根属性四属性缺金,也是属于伪灵根。可那位二百年修成元婴期。”

    “这....”

    “天根也没那么快啊!”

    众人惊讶。

    最后决定还是把张略纳入黄枫谷,旋即召见其大厅相见。

    三刻钟后,张略走进了大殿。

    一连过了三道都有弟子守卫着的大门,才见到了黄枫谷的掌门钟圭,一位三缕白髯白发的老者。

    而在这大厅的两侧,还坐有十几位衣饰各异的他人。当张略进来时,这些人稍微打量了下张略,但见其相貌普通并无任何吸引人之处,就不感兴趣的各自把目光挪移开了。

    “小友是叫张略吧!”钟掌门安详的开口问道。

    “是的,弟子张略,见过掌门!”张略看起来很诚恳的上前就要大礼参拜。

    “不用多礼了既然小友能携升仙令来此,那本掌门一定会遵守先贤们定下的规矩,将小友收入门下。”钟圭,如春风扑面般的和蔼一笑,把衣袖轻轻一拂。

    而张略却感到正要低下的身躯,被一股无形的柔和之力,轻轻托起,无法继续参拜下去。让他心里一惊,对这位掌门多出了几分的敬畏之心。

    “小友除了加入本门外,还有服用筑基丹的资格。接丹!”钟掌门并没有多说废话,而直接挥出一个玉盒飘至张略面前。

    “多谢宗门栽培!”张略接过玉盒。

    “筑基丹的事就这样定了,而小友从今天起,就是本门的弟子了。王师弟,你安排下张师侄的住所,顺便讲讲本谷的门规,让他先跟传功弟子修行着,若有杰出表现再另行提拔。”钟圭一番话说的滴水不露,向王师弟吩咐道。

    “遵命,掌门”王师弟长身站起,听命道。

    于是这位王师叔马上带着张略向殿外走去,并开始给他讲些黄枫谷的大小规矩和介绍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张略一路上聚精会神的听着,对黄枫谷或多或少的有了初步的了解——感觉和在纯阳宗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黄枫谷上上下下共有弟子一万多人,其中练气期的弟子占了八成,筑基期的弟子只有七八百人而已,这些人才是黄枫谷的中坚力量。

    而往上面的结丹期大高手,则有二三十人,他们基本上都长年处于闭关之中,不再过问谷内的事物。除非有关黄枫谷生死存亡的大事,否则就是钟掌门本人,等闲也见不到这些人的面。

    至于谷内的元婴级修士,则有四位:吕颂,李济,元婴初期;令狐聪,元婴中期;风清扬,元婴后期。这些人则是钟掌门等人的一位师叔祖,据说已有五六百余岁的高龄,不但一身的法力深不可测,道术通玄,而且还能元婴出窍,神游万里,是活生生的陆地活神仙。

    而谷内练气期的弟子如此众多,当然不可能每人都可以服用筑基丹了只有那些最优秀、资质最佳的弟子才会得此殊荣。

    所以每十年,谷内三十岁以下的弟子,都会进行一系列的选拔挑选,其竞争激烈程度毫不下于外界的升仙大会。基本上只有那些基本功法练至了十一层甚至十二层的真正修仙奇才,才可以从中脱颖而出,获得服用筑基丹资格。

    就是这样严格选拔出来的数百最佳弟子,在服用筑基丹后,能通过筑基进入到筑基期的,也只是二三十人而已。其他的则顶多是法力更进了一步,把基础功法精进到顶峰罢了,还是停留在了练气期。

    于是很自然的,谷内的弟子被划分为了三大阶层。

    最低级的就是那些连筑基丹都未曾服用过的弟子,这些人在谷内最多,也是法力最浅的一批人。这些人不但平时从事的杂务最多,修炼的时间最少,而且也是谷内地位最低的人,虽然他们有个听起来很有气势的称呼“执事弟子”。

    比他们地位稍好些的则是那些服用了筑基丹,但却未曾进入到筑基期的弟子。这些人的基础功法基本上都到了顶峰,法力比那些执事弟子要强了一大截,甚至一些简单的中级功法他们也可以用出一些,于是他们便承担起了带领和统管众多执事弟子职责,平常被称呼为“领事弟子”。

    而地位最高、待遇最好的就是能进入到筑基期的弟子了。他们这些上天的宠儿,才能算作真正的修仙者,是踏上了修仙路的真正修士。

    这些人筑基成功后,会被允许在整个太岳山脉找一个灵气充足的地方,单辟洞府独自修炼,可以不用承担任何的杂务,只专心修炼即可,而且每年还会配发给各种稀有材料和大量的灵石,以资助他们加速修炼。他们唯一的义务就是,在本门遭遇大敌时必须出手相助,不的抗命不从。

    黄枫谷出除了这些弟子外,还有操纵门内真正大权的各种管事。

    这些管事都是那些进入到筑基期后,经过一段时间修炼,自知无望进入结丹期的弟子中冒出来的。他们自愿放弃继续修炼,而愿意负责谷内闲杂事物的专门管理。吴姓老者和那大殿内开会的十几人就都是这样的管事。

    其实严格说起来,钟圭这位掌门也是一名高级管事,只是他负责的是整个门派的统筹规划罢了,是其他管事们的管事。

    真正决定门派生死存亡的,还是那些不理外事的结丹期以上的修士们。正是他们的存在,那些邪魔外道才不敢欺上门来,黄枫谷才能作为七大仙派之一屹立至今。否则作为七大仙派的黄枫谷早就被那些法力高深的妖人,灭了无数次满门了。

    这让张略对自己的所处环境和地位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他以后与其他同门的相处有不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