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火红年代
繁体版

第1章:重回1983

    西北大地,群山缭绕,沟壑纵横,放眼望去,尽是荒芜。

    时值冬至,到处是一片雪白,仿佛大地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夜里,大雪纷飞。

    富士村一处农家大院内,充满了浓浓的水煮牛肉味。

    时不时的,从一孔窑洞内传出一阵觥筹交错,如雷鸣般的划拳声。

    衬得这凛冽冬夜都热火了。

    同院内,另一孔窑洞里。

    牛友铁端着一碗黑糠糊糊,瓷了好一会功夫,才愕然地发现一个事实:

    他重生了。

    从早已耳顺之年的63岁,重回到年富力盛的23岁。

    前世他身家丰厚,六十来岁志得意满,儿孙满堂,正是坐享天伦之乐的年龄,甭料想打了个盹儿就重生了。

    眼前,是一孔简陋的窑洞,窑顶几乎已经被烟熏成了漆黑色,头顶还絮絮落落的,悬着几撮快要脱落的蜘蛛网。

    窑内空荡荡的,只有一套组合式写字台柜,和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算是大件家具了。

    窑门口,靠地窗盘着一个不大的土炕,炕台上蹲着一盏要死不灭的煤油灯,两个儿正跪在炕台前,像两个小猪崽一样,吧啦吧啦的吃着黑麦糠。

    “阿达,我弟可噎住咧!”

    说话的是大儿子牛大庆,四岁,面黄如蜡,身瘦如柴,勺子一头擩在嘴里,嘿嘿地笑着。

    他弟叫二庆,三岁,也是个瘦干棍子,两岁时发了一次高烧,把耳朵烧聋了,此时也不知道他哥说的啥,跟着也嘿嘿地瓜笑,鼻泡吹的有一拳头大。

    看到这一幕幕场景,牛友铁恍惚了一下,猛朝窑内瞅了一圈,胸腔内似有一股浓的化不开的缺憾。

    直至目光缓缓凝聚到墙上的黑白照片上,两行热泪终于绷不住夺眶而出。

    甭料想自己又回到了这个吃糠咽菜的“糟年景”,更让他感到撕心裂肺的是,心爱的婆娘也走了。

    “阿玉兰,你睁开眼看看我呀!我牛友铁,又回来了,咳咳,我要是能再早几年,我,我就不会......”

    他哽咽的没再说下去,感觉自己重生了个空。

    前世他婆娘临死前,叮嘱他一定要把俩娃拉扯大,他听了她的话,自己受尽苦难,最终把大庆和二庆养大成人。

    只是遗憾的是,二庆给耽搁成了聋哑人,中途又耽误了念书,最终变成了文盲,一生都给毁了。

    于是前世的牛友铁心中一直很不痛快,每每想到二庆,就觉得自己愧对黄泉之下的婆娘王玉兰。

    既然老天让自己重活一回,那是不是该弥补一下缺憾了?

    “娃他妈,我知道,你不一直有个心愿么,你希望咱大庆长大以后能像他姨一样成为大学生。”

    “成,我就把咱大庆给你培养成一个大学生么,让他上咱省上最好的大学,到那时景,我带他来你坟上给你磕头报喜。”

    “呃对了,娃他妈,你是不是有些偏心了?为啥不希望我把咱二庆也培养成大学生?”

    “咳咳,我今儿要告诉你,我还要把咱二庆培养成大学生哩,不信你看着,我还要让他跟他哥一样成为一个圆全人哩!”

    说着说着,自动走上去伸手摸了摸那张永远定格在20岁的天真的笑脸。

    忍不住又是鼻头一酸。

    好一会功夫,牛友铁的意识才回归到了现实。

    他放下了碗筷,一大碗麦糠,他几乎没咋吃,涩的喉咙生疼,根本无法下咽。

    这一刻,牛友铁下意识感觉自己的任务艰巨,要想改善生活条件,想要把俩娃拉扯大,并供成大学生,要想给他二庆治病,要想翻穷身,都需要去赚钱,他一分钟都不愿意等下去了。

    他知道,这年头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他要闯一闯,守着那几亩薄田一辈子都不可能有翻身之日。

    奔着前世那一股勤快劲儿,牛友铁就急的想走出去转一转,哪怕单纯是为了明天不再吃黑麦糠,只要走出去,总会有赚钱的好路子。

    下了炕,胡刹上鞋就要出门。

    “阿达,你干啥呀?”大庆忽地叫道。

    牛友铁又恍惚了一下,心说:我出去俩娃谁来照管?

    不过搭眼就看到了炕旮旯里的麻绳,还是熟悉的大马钉,绳子一头拴在墙上的马钉上,便二话不说,拉过来直接拴到了二庆的细腰上。

    大庆四岁了,能自理,便不用拴。

    俩娃也很乖,没有反抗,只是大庆跟他说:“阿达,你要出门的话,不了吹灭煤油灯,我怕黑!”

    牛友铁又恍惚了一下,答应了,对大庆说:“你放心,达不吹,达出去转转就回来了。”

    说完,就日急慌忙地冲出了窑门,可下一秒又嗖的冲了回来。

    “我的他天神爷!这贼风咋还割人耳朵哩!”

    牛友铁吓了一跳,间隔了40年之久,他竟小瞧了这刺骨寒风。

    大庆见状撑不住嘿嘿地笑了出来。

    “阿达,你咋咧?”

    二庆吃着吃着,也跟着嘿嘿地瓜笑,还吹了个大鼻泡,大庆手尖,一把给拍灭。

    看着这俩难兄难弟,牛友铁竟是哭笑不得。

    心里又慌的不行,赶紧又爬到屯上一看,好家伙,麦已经见底了,忍不住扶额叹息,记忆也随之一点一点清晰了起来。

    就在一周之前,生产队刚刚大解散,解散的很突然,谁都没料想到,当时只给他分了不到5斗麦,以及2亩3分地,从此便各干各的了。

    牛友铁关紧窑门,蹭的跳上热炕,把自己碗里的黑糠给俩娃分了些,把剩下的没舍得吃,重新放好,毕竟目前就只剩下这些吊命饭了,自己暂时还不能糟蹋。

    “阿达,你吃饱了?”大庆吸着鼻涕问。

    “达不想吃,你快吃,跟你弟乖乖地吃。”

    说着,又看了大庆和二庆一眼,俩娃身上的衣服脏兮兮的,俩袖子上糊的全是鼻涕,层层结结,想去抱一下,都上不来勇气。

    “阿达,这饭为啥那么难咽?”

    “这是糠啊!你个瓜娃,肯定咽不下去,不过你等着,达给你和你弟想方子弄细面吃,细面就能咽下去。”

    “阿达,我姨还来不来咱屋里?”

    “你姨?”牛友铁感到莫名其妙,忙问,“你哪个姨?”

    “我婉婷姨。”

    “婉婷?”

    牛友铁又恍惚了一下,正这时,窑门被敲响了。

    大庆牛惊了一样,大声叫道:“我婉婷姨,我婉婷姨来咧!”

    牛友铁记忆又一点一点清晰了起来,就在今儿,他同院里大哥家儿子牛新荣跟养马村一个女子订婚,一个叫徐婉婷的女孩也来了......

    牛友铁还在愣神,大庆已经激动地拉开了门闩。

    推门走进一个高约1米65的年轻姑娘,穿一身大红花袄袄,冲大庆微微一笑,露出一排排糯米牙,颗颗饱满润洁,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似会说话。

    牛友铁只看了一眼,瞬间心就不由地极速摇颤了起来。

    她就是徐婉婷。

    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饸络面,一副自来熟的样子,主动走到炕台前,腾出一只空碗,把手里的面倒了进去。

    转身又习以为常地冲牛友铁仔细叮嘱,“牛铁蛋,你还瓷着干啥呀?快务弄大庆和二庆吃饭呀,我再去给你端一碗来。”

    说话间,娇唇微微翕动,精致如画,看的牛友铁赏心悦目,移不开视线。

    说完,回头朝牛友铁嫣然一笑,然后急匆匆奔出了窑门。

    牛友铁目光骤然收紧,脑海中最后又刻下了她那笑起来微微上翘的下巴,傲的就像一只白天鹅。

    “阿达,我要吃面,我要吃面。”大庆激动地吼了起来,二庆也跟着吼起来。

    牛友铁恍惚一下,生生给弄回过神来。

    “咳咳,我在想啥呢!”牛友铁一巴掌拍到了脑门上,顿时心里满是荒唐的罪恶感。

    可前世的一些事,又生生将他的思绪拉扯了回去,闻着空气中突然多出来的雪花膏的香味,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