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剑修不喝酒
繁体版

第8章 商队

    翌日。

    天边开始泛起淡淡的鱼肚白,天空中的星星逐渐隐去,一轮红日缓缓升起。

    八年未曾饮酒的少年,昨夜跟姚老头跟酩酊大醉,差点拉着姚老头拜把子,还好最后一丝理智控制住了他。

    顾寒起了个早,只是感觉浑身轻松,不像前世那般大醉之后,第二天起来会头痛。

    或许是因为常年泡兽血的缘故,让他的肉身异常的强健。

    姚老头家的院中,有一名少年正挥舞着手中的三尺长剑,身形灵动,宛若一条游龙。

    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流下,尽管如此顾寒仍是乐此不疲。

    半个时辰后,姚老头从屋内走了出来,看到正在院中练剑的顾寒,并没有出声打扰,他动作轻盈坐在了门口的台阶上。

    院中的少年的身影,让姚老头想起了他的儿子。

    他呢喃着:“仙人也好,凡人也罢,只求云儿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一套剑法练完后,顾寒稳住身形,将长剑收入背后的剑鞘中,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对着姚老头打了声招呼,姚老头起身笑道:“顾小兄弟,真是精力旺盛啊。”

    顾寒淡淡一笑,走到姚老头身边坐下:“多亏姚老的好酒,正所谓,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姚老头摆了摆手说道:“算不得什么好酒,都是自家用粗粮酿的,若顾小兄弟喜欢,屋内还有几坛,尽管取去便是。”

    这时候,顾寒才想起自己连个酒壶都没有,便开口询问道:“姚老,你家可有葫芦?”

    葫芦?姚老头诧异,但也没多问,开口回应道:“葫芦倒是有,不过在菜园里,若顾小兄弟需要我去菜园取来给你。”

    顾寒没有那般矫情,跟姚老头拉扯了一番后,两人都来到了菜园。

    七月末正是葫芦结果的时候,一颗颗葫芦挂在架子上,顾寒挑选了一颗大小刚好的葫芦。

    回到院中,顾寒处理了一番后,便将酒装入其中。

    片刻之后,顾寒现在院中,满意的说道:“腰间一壶酒,背悬三尺剑,这才是剑仙应该有的样子。”

    姚老头看着顾寒笑了笑,说道:“顾小兄弟当真有趣啊,竟然用葫芦来当酒壶,也是相当新鲜啊。”

    顾寒听着姚老头这话,不解的问道:“新鲜?此话怎讲?”

    姚老头平息一下情绪后,才解释道:“老头子活了大半辈子,你是第一个用葫芦当酒壶的人。”

    “所以才觉得有些新鲜,我们这些酒人啊,一般都是用酒袋装酒的。”

    听了姚老头的解释,顾寒理解,这方世界装酒都是用酒袋,就是一种用动物皮制作而成的袋子。

    顾寒脸上露出无所谓的神色,道,“千金难买我开心。”

    姚老头只是笑了笑,果然读书人就是好啊,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都蕴含着极大的道理。

    ……

    转眼两天已过。

    直到上午时分,商队才缓缓进村,商队规模庞大,一辆辆马车,载着人和物资,犹如一条长龙,不紧不慢的进进了村。

    听姚老头说,这支商队是每半年都会在良庆城和湘瑜城运送物资,来回倒卖。

    然而两城之前此地是必经之路,每次商队路过此地,都会购买村民家中的地精、兽皮、百叶草等货物。

    村里的杨家就是因为承包了几座山头种植百叶草,售卖给商队,才能在十几年间成为本村的大财主。

    不过也是仅仅是村里的财主,相比于城中那些大户商人不过是九牛一毛。

    据说姚老头家中后山也种有不少百叶草,他们一家全是靠着售卖百叶草,过着勉强饱腹的日子。

    不过姚老头也会偶尔寻山,运气好的话能寻得一两株地精,卖出个好价钱。

    过年的时候就能给家里人做几套新衣裳,姚老头说现在也不需要了。

    毕竟现在家里只剩下自己一人,相当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了。

    商队进村后只会停留一个时辰,村里各户人家会拿着自家的货物售卖给商队。

    村子不大,只有四五十户人家,甚至装不下整个商队的长龙。

    “商队终于来了,前天运气好,在山里寻得一株地精,希望能换个好价钱,正好给我孙儿做几件新衣裳。”一位面容姣黄的妇人看着商队开口说道。

    旁边走上来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看着妇人手中拿着的地精。

    笑着说道:“哟,李婶运气不错啊,这株地精看着有五十年份了吧,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妇人只是笑了笑。

    商队停靠后,会派专人去收入货物,姚老头运气比较好,半个月前在远处的上头寻得一株地精,手里拿着一株地精,满脸笑容。

    顾寒则是帮姚老头提着一筐百叶草,跟在姚老头身后,片刻之后,商队中一名男子走到姚老头跟前,笑着说道:“姚叔,运气不错啊。”

    姚老头将手中的地精递到男子跟前,轻声道:“李娃,姚叔麻烦你件事,你们前往良庆城,能不能捎我身后这位小兄弟一段路。”说着他就转头看向身后的顾寒。

    听了姚老头解释后,顾寒才知道这李娃原名李牧然,跟姚老头的儿子姚青云平辈,两人从小就特别要好。

    村里人从小就喊他李娃,因为经常上山打猎,练的一身本事,后面被商队看中,就加入商队做起了护卫。

    顾寒此时已经听出姚老头话中的意思,连忙说道:“姚老,你一个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跟在商队后认个路便可,不必如此。”

    姚老头看着顾寒,轻喝道:“山中野兽偏多,就算你有这功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跟着商队安全些。”

    顾寒正准备再次开口,姚老头打断道:“再说了,你救了老头子我一命,虽说老头我已经是半截入土的人了,难道还比不上一株地精吗?”

    顾寒沉默了,他知道这是姚老头的好意,他不能拒绝,旁边的李木然听的有些迷糊,最后经过一番解释,李牧然才了解前两天发生的事。

    李牧然气愤道:“真是日久见人心啊,不过姚叔你也不要担心,我相信云哥迟早会回来的,到时候你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说着李牧然就将姚老头递到自己跟前的地精推了回去,道,“姚叔不必如此。”

    “我跟商队管事的还算熟悉,请他帮个小忙还是可以的,你这株地精我们还是按照正常的价格收购。”

    说着李牧然就回到商队,片刻之后,才又回到顾寒两人跟前。

    说道:“姚叔,这事已经得到我们商队管事的应允了,待会顾兄弟跟我们一起离开便是。”

    顾寒拱手道:“那就多谢李兄了。”

    李牧然点了点头,以后就将姚老头的地精和百叶草全部收购了。

    姚老头的地精和百叶草一共卖了二两银子,而且还是李牧然给的内部价。

    商队会给每个收购人一个固定的价格,之后收购人自己跟村民压价,能赚多少就看自己了,不过也不能太过分。

    李牧然每次都会按照原价收购姚老头家出售的货物。

    因为姚老头打小就对李牧然挺好的,几乎把李牧然当做自己儿子般,再说了,李牧然觉得自己每个月在商队俸禄已经够用了。

    一个时辰后,村民货物都出售得差不多了,顾寒跟着李牧然回到商队。

    两人坐在拉着货物的马车上,随着车队的启程,两人朝姚老头挥了挥手。

    启程,前往良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