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朱高煦只想当个富贵王爷
繁体版

第113章 朱棣修缮大运河

    有不少女孩子是这样的,你如果真要对她做点什么,她这时候会很害怕。但是一旦你不打算对她做什么,她又会反过来挑衅你。

    郭氏现在就是这种状态。

    看到朱高煦不回话,郭氏不但使劲挤着他,还把一条腿压到他的身上。

    搞的朱高煦一股火直往上涌。

    “你抱就抱,能不能老实点?”朱高煦故作凶狠的道。

    “她们说,男人都喜欢这样子,王爷也是男人吧?”郭氏仰着脖子,回道。

    “本王……”朱高煦一时语塞,这句话怎么接好像都不太对劲儿。

    他只好转移话题,说道:“你知道么?女孩子太早生孩子,其实很危险,大概孩子每几个里边,就有一个活不到成年,最倒霉的情况,就是生孩子的时候难产,孩子和母亲一起死了。”

    郭氏沉默了一小会儿,又说道:“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真要是这么危险的话,之前为什么都没人发觉呢?”

    朱高煦只好详细的给她讲解:“这未必就没有人发现过,只是历朝历代,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战乱状态,让大家都早点结婚生子,就能生出更多的孩子。即使中间死了一些,总体上,对于增加人口还是有利的。”

    朱高煦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更何况,一旦发生战争,死的大多都是男丁,这就造成了大范围的男少女多,这种时候,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势力乃至各个家族,都会希望所有女子都尽快生孩子,多生孩子,没有人在乎到底有多少孩子夭折,或者她们的母亲会不会死。”

    的确,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才会出现“保大还是保小”这种奇怪的问题。

    这种问题,在后世只有傻子才会问,也只有傻子才会选错。

    郭氏又沉思了一小会儿:“所以,韦姐姐嫁给你十来年才有城儿,不是韦姐姐的问题,是你的问题咯。”

    这句话又让朱高煦有点没法接,朱高煦急忙解释道:“怎么说话呢?什么叫是本王的问题,那是本王心疼你韦姐姐。”

    “奥,是是是,王爷你最好了!”郭氏拉着长音回答道。

    “那是,所以呢,你给本王老实点,别到最后把本王惹毛了,到最后受罪的可是你自己。”朱高煦再次严肃的说道。

    “奥。”郭氏回应道。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又问道:“你和韦姐姐,那十年一直都是这么睡的?”

    “本王……”好家伙,这次朱高煦又没法回答了,郭氏发现了华点。

    他只好说道:“你小小年纪,打听这么多这种事情干什么?等过几年你想不知道都不行。”

    “你就讲讲嘛~~~”

    “不讲。”

    “奥。”

    “你去抱熊!”

    “不嘛~不嘛~~~”

    “你……”

    郭氏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她刚来的时候,做事还是掌握分寸的。

    但是现在,随着她摸透了朱高煦的脾气,越来越放肆了起来,这怎么形容来着,恃宠而骄?

    “完了,看来这熊,是白做了。”朱高煦无奈的想着。

    朱高煦只好自己把熊拽过来,硬挤在在两人中间,这样才能让郭氏不整个人贴上来。

    朱高煦一个大男人,一手抱着郭氏,一手抱着一个玩具熊,这场面——实在有些滑稽。

    转眼又是过年了。对于跨年这个事情,原来的班底早已是就轻驾熟,倒是新来的“小橙”和郭氏觉得很新鲜。

    她们小时候也是和父母兄弟姐妹们一起过的,但是后来,随着年龄不断长大,就只能自己和几个姐妹丫鬟一起过了。

    放烟花的时候,前几年都是朱高煦带头,今年,郭氏在朱高煦燃放了几个之后,发现这里的烟花种类和颜色都很新奇,就主动抢过了这个工作,朱瞻城、朱溪月他们都成了郭氏的跟班,郭氏俨然成了一个孩子王。

    也是,严格说来,郭氏和朱瞻城的年龄差距,还不到十岁,这可比朱高煦和郭氏的年龄差距还小。

    年夜饭后就是守岁,这次,算上襁褓中的婴儿,一共有十四人之多。

    也是幸亏今年完成了地暖和床铺的改造,不然这么多人,真的又挤不下了。

    现在好了,改成地暖之后,床铺几乎可以无限延伸,就算未来再添十几个孩子,也完全盛得下。

    过完上元节,朱高煦开始筹划起新的项目。

    而朱棣,也同样启动了一个重大项目,那就是开始准备修缮大运河。

    修缮大运河,的确是一件花费很多金钱,而且动用巨大民力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又不得不做。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把首都放在东南地区,还能长久的。

    南宋能苟一百多年,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这主要是因为蒙古和金国之间,一直不太和谐,要是蒙古和金国更快统一,南宋可能灭亡的更快。

    这归根结底,是一个农耕政权和游牧政权的战略平衡问题。

    中国历史上,农耕政权和游牧政权达成战略平衡时,通常是这样的:

    农耕政权掌握着人口、粮食、盐和铁的优势,而游牧政权掌握着马匹和军事训练优势。

    其他方面都好理解,这军事训练优势,又是什么呢?

    就是说,游牧政权的百姓,即使是从小放羊,也有很多的机会骑马,或者射箭。等到他们成年,发给他们武器装备,稍微训练一下,就可以迅速成为一个老兵。

    而农耕政权则不行,士农工商,无论是读书、种地、做工匠还是经商,基本都无法和军事训练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农耕政权想要训练一批精兵,必须让他们完全脱产才行。

    如果有了高产农作物,供养一个士兵及他的全部训练损耗用的人还不太多,在没有引进玉米、红薯和土豆的时代,想要供养一个专业士兵,往往需要十数人,甚至更多。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口上亿,男丁几千万的农耕政权,即使在武力最强大的时期,往往也仅能拿出来几十万精兵的原因。

    一旦上面说的这个平衡被打破,农耕政权和游牧政权就会出现一边压着另一边打的局面。

    比如,汉武帝时期,匈奴失去了马匹的优势,被卫青和霍去病一口气打到了贝加尔湖,后来汉朝又数次北征匈奴。

    相反,宋朝时期,别管出了多少名臣和名将,基本都是被辽夏金蒙古压着打。

    岳飞时期将星如云,努力了十几年,但是对比汉唐时期的版图,也仅仅是稳住了局面,勉强收复了一点点失地而已。

    这不是说岳飞他们不够伟大,只是说明,他们开局时手里的牌,太差了。

    回到明朝的情况。

    如果朱棣不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那么,在朱棣这一代,也许问题不大,但是一旦到了武力废弛的年代,淮河以北很可能会丢失,又变成了一个南宋的局面。

    所以,朱棣迁都北京,势在必行,就算不迁到北京,也得迁到诸西安、太原这些地方。

    但是这又牵扯到一个问题,无论是古代的长安、洛阳,还是后来的北京。一旦作为吞并数十万的前线都城,都需要大量的粮食供给。

    相对于陆路运输,水路运输的优势是巨大的,相同的人力,不但运量远大于陆路,消耗比例也会小很多。

    但是偏偏,中国境内就几乎没有什么南北方向的大河,连这样的支流都很少。

    所以,想要从南方向北方前线都城运载大量粮食,就必须要有运河。

    朱棣时期,修缮大运河,把江南和山西等地的百姓移居华北和辽东,迁都北京,都是为了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北方边境线。

    不管朱棣有没有因为北京是自己的基本盘这样的私心,他这么做,对于大明朝,都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这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后世很多人,对朱棣各种抹黑,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