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繁体版

第1章 老朱,见信好

    “老朱,见信好。”

    “读了你的来信,感慨良多,私以为,你对马皇后的评价有失偏颇。”

    “作为朱元璋的子孙,你说马皇后不如长孙皇后,还真是老朱家的不肖子孙呢。”

    “言归正传,虽然出身不如长孙皇后高贵,但无论从人品、还是贤德方面,马皇后都做到了母仪天下……”

    台灯下,李晗伏在桌面上,奋笔疾书。

    李晗,25岁,在南京明故宫旧址旁,经营着一家古董店。

    由于职业缘故,他平时也爱研究点历史,顺便当当键政侠,在网络上挥斥方遒。

    最近,他交了一个笔友,或许是网络太过虚拟,他觉得用笔写信更能体现真诚。

    笔友是广州人,在欧洲留学,自称是朱元璋的直系后代,对于此,李晗也是一笑了之。

    光万历年间,大明宗室就已经超过三十万人了,老朱后代的名头,含金量并不高。

    两人经常就明朝的各种历史问题,通过书信隔空交火,争得不可开交,火药味甚浓。

    不光争论历史问题,两人还在其他地方暗暗较劲。

    就像现在,李晗正学着用繁体字写信,誓要在字体上压上笔友一头。

    不过李晗自诩文人,文人间的学术探讨,即便再激烈,也不影响两人之间的友情。

    “马皇后贤良淑德,中和了朱元璋的暴戾,俗话说家有贤妻助夫一半……”

    “可能因为如此,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才变得更加残暴冷酷,性格多疑猜忌,诛杀诸多开国功臣,导致洪武之后的明初巨变。

    因为再也没有马皇后劝阻他保持清醒了。

    倘若大明开国功臣还在,建文帝恐怕也不会输得那么惨……”

    “马皇后的病,在大明或许是不治之症,但用咱们的眼光看来,也只是小菜一碟而已。”

    “如若马皇后未病逝,恐怕大明朝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观了吧。”

    看着洋洋洒洒的信件,李晗心中有些小得意,待信上的墨水干了后,小心翼翼折起来,放入信封,贴上邮票。

    在古董店门口,挂着一个独属于古董店的邮箱。

    邮箱除了用来投信收信外,还用来收订阅的报纸杂志,只不过在这个年代,基本上没人写信了。

    李晗将信件投入邮箱后,伸了个懒腰。

    写信还真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不过带来的满足感也不是网络所能比拟的。

    转身回到店铺中,关门,准备洗漱睡觉。

    李晗没看到的是,邮箱内,毫无征兆般散发出幽幽蓝光,紧接着转瞬即逝。

    洪武十五年,午夜,应天府紫禁城,坤宁宫内。

    马皇后躺在床榻上,浑身虚汗,满脸憔悴虚弱,不时发出剧烈的咳嗽声。

    朱元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马皇后的感情最是深厚。

    自入了郭子兴麾下后,马氏就一直是他的贤内助,在他命危时救过他的命,在军心不稳时帮他稳定军心。

    得此女人,夫复何求?

    可如今,马皇后身患肺疾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宫中太医使尽浑身解数全力诊断,却没有任何效果。

    朱元璋岂能不焦急?

    太医楼英为马皇后把着脉,神情凝重,背后还有朱元璋虎视眈眈,令他大气也不敢出。

    楼英贵为太医之首,一生医人无数,可马皇后这肺疾已是病入膏肓,让他束手无策。

    许久,他站起身来,朱元璋急忙问道:

    “楼太医,咱妹子如何了?”

    楼英噗通一下双腿跪地,“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铁青着脸,强忍着悲伤道:“还有多久?”

    “回陛下,最多,一个月。”

    朱元璋浑身一抖,脸色巨变,许久,他疲惫地挥了挥手,“下去吧。”

    楼英如蒙大赦,急忙跪叩谢恩,连走带跑的向外走去。

    刚出坤宁宫,便听到殿内传来朱元璋的怒吼。

    “庸医,都是一群庸医!”

    楼英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台阶上,开国皇帝的龙威,恐怖至极!

    坤宁宫内,马皇后强撑着身子坐了起来,朱元璋连忙上前搀扶着。

    “重八,没事的重八,我的身子我自己清楚,不怪太医的,咳咳。”

    “妹子……”朱元璋鼻头一酸,伸手给马皇后抚着背帮她顺气。

    “妹子你放心,朕就算寻遍天下名医,也要医好你的身子。”

    “重八,无须折腾了,生死有命,其实我最不放心的还是你,你性子太过刚烈,强自取柱,木强则折……”

    “妹子……”

    征战一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朱元璋,看着这个陪伴自己大半生的女人,此时眼眶也不禁红了。

    安抚好马皇后睡下,朱元璋出了坤宁宫,想起了和马皇后以往的点点滴滴,心如刀绞。

    来到佛堂,虽然年少时为了口吃的,也当过和尚,但自从加入义军后,他就再也没有礼佛了。

    如今为了马皇后,他要再次礼佛,为马皇后祈福。

    就在他敲着木鱼念着经文时,突然间,佛龛散发出诡异的幽幽蓝光。

    朱元璋被眼前一幕惊呆,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迅速反应过来。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在在朕的面前装神弄鬼?”

    朱元璋后退两步,正要退出佛堂呼叫侍卫时,却见光芒消散,一个奇怪的信封出现在佛龛前。

    “哪来的信件?莫非是给朕的?”

    朱元璋拾起信封,拆开,取出里边的信件,打开一看,一看到开头,顿时皱起了眉头。

    “老朱,见信好!”

    此人倒是胆大,居然敢直呼咱为老朱?

    倒要见识见识此人,在面对咱时,是不是真有如此胆色?

    唤来伴随太监,让其急传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接着又往下看去。

    不看还好,这一看,朱元璋差点气得七窍生烟。

    “读了你的来信,感慨良多,私以为,你对马皇后的评价有失偏颇。”

    “作为朱元璋的直系子孙,你说马皇后不如长孙皇后,还真是老朱家的不肖子孙呢。”

    这信中内容颇为古怪,似乎是在讨论皇后马氏?

    不过此人真是胆大妄为,不光对他大明开国皇帝直呼其名,还“老朱家”?

    天下何人敢称皇家为老朱家?

    不过这封信,看来是写给自己某个儿孙的,莫非此人是某个儿孙的至交好友?

    只是这位至交好友未免也太过僭越,是在嫌自己命太硬了吗?

    看来,对儿孙的教育,要继续加强了!

    最重要的是,此封信件,怎么会出现这里的?

    想起那幽幽蓝光,朱元璋眉头紧锁。

    此事,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