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繁体版

第35章 震惊!大明重臣当众骂街

    除了朱棣和李景隆俩人外,所有人就连徐辉祖都轮流试着和徐达用手台通话了。

    当然,通话的内容无外乎就是“我是XX”、“你听到了吗”这两句,而且每说一次还得重复一遍,甚至好几遍,声音老大了,生怕对方听不见似的。

    朱棣和李景隆倒是眼馋得紧,恨不得一把将手台给抢过来,只不过两人没这个胆子。

    朱棣自然是慑于朱元璋就在一旁,上次问仙药的事情可还历历在目,他还没到好了伤疤忘了痛的地步。

    李景隆就更甚了,借他个胆子也不敢跟李文忠去抢啊。

    在几人轮流用手台和徐达通了数十次毫无意义的车轱辘话后,热烈的气氛,终于稍微的平静了一点。

    但众人依然异常的激动,此时,徐达也回到了亭阁内,红光满面兴奋异常。

    李敏万分激动道:

    “陛下,如果此神器传音的距离更远的话,无论天涯海角,朝廷的政令,便能在瞬间传达,无论何处发生事变,抑或是灾祸,朝廷都能瞬间知晓!

    陛下,此物将给大明朝政,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李敏越说越激动,他堂堂工部尚书,自然知道手台的出现,让消息传递的速度比起以前来,快了万倍不止,这将对整个大明的治理,带来巨大的变革!

    最起码来说,如果洞庭湖洪涝时,有无线电手台的话,朝廷就会在发生之后第一时间了解,然后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部署,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急迫。

    朱元璋微笑点头,表示很认可李敏的想法,最初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李敏此人,为官还是有些头脑的嘛。

    “陛下,不光如此!”

    徐达快言快语道:“此无线电手台,对于行军打仗而言,才是真正的神器啊!”

    朱元璋和李文忠等人闻言眼睛瞬间一亮,几人都是沙场老将了,徐达一番话,岂能不知其中含义?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主帅的沉着冷静足智多谋、士兵的士气勇猛战技高超固然重要,但朱元璋等人的眼中,军队的部署调配如何才能抢占先机,才是要放在第一位考虑的!

    而军队的部署调配,依靠的是什么?

    军情谍报,简称情报!

    如果将无线电手台给军队配置,那么己方主帅稳坐中军帐,便能对敌方动态了如指掌。

    对于战场范围态势的掌握,将比如今扩大数倍,同时调配部署军队的速度,都将远超对手!

    这才是真正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陛下,以前咱们打仗,比如中路行军,左、前、右三方都得派出斥候打探消息以及和友军保持联系,有时甚至后方也得派出斥候,以防敌军包抄分割甚至切断后路。

    斥候前出距离,根据地形不同,一般是十二里乃至二十里,但一来一回传递消息,最快也得在两到三刻钟,然后根据敌情再做部署,又得花去三到四刻钟的时间。

    如今有了此无线电手台,以后再行军部署,咱们对于战场的延伸,将扩大到上百里!

    而且还能瞬间知道敌方动态,同时作出应对,无论是进攻还是包围,军令都能在瞬间传达,更重要的是,和友军的协同配合,也能在瞬间完成!”

    徐达越说越激动,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来。

    “最重要的是,以前,因为消息不通,咱们贻误多少战机,吃了多少苦,白白死了多少弟兄啊?

    如今有了此神器,陛下,从今往后,战争先机,永远只掌握在大明手中!”

    徐达的话,如同一记霹雳般,灌入所有人的耳朵之中!

    朱元璋的思维忍不住扩散开了,如果手台用于北伐大漠,那元庭瓦剌,还不手到擒来?

    想得更长远一点,以后在大海上,在征服异国的征途上……

    老李,你真的送了咱老朱一份大礼啊!

    李文忠早已激动得不能自己,看着无线电手台,那眼神就跟看着美貌无比的绝世天仙一般。

    徐达平息了一下心情,突然间,一把跪在了朱元璋面前。

    “陛下,微臣恳请陛下将此神器用于军中,这无线电手台,微臣就先收下了,用于研究如何排兵布阵行军打仗。”

    此话一出,不光朱元璋目瞪口呆,李文忠更是难以置信的看着徐达,做人还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徐辉祖掩目不忍直视,自家亲爹,咱早就习惯了……

    然而最先暴跳起来的,反倒是李敏。

    “好哇,你个国公爷,说了那么一大堆,此时图穷匕见了啊!”

    李敏也噗通一下跪拜在地,“陛下,此神器,对大明之国政意义重大,不可不察也,万万不可轻信此獠!”

    还请陛下将神器赐予微臣,微臣将用于洞庭湖洪涝赈灾一事,此事十万火急,不能延误啊!”

    “我呸!李敏你少放屁!一国之大事,军务实乃第一,此神器,理应用于军中!”

    “徐达你个老匹夫,你的奸计我早已识破,陛下,还请陛下明察!”

    李敏,在工部和兵部都任过尚书,也在江西中书省任过参知政事,而后复任工部尚书。

    掌管全国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可称得上是洪武一朝的元老级心腹重臣了。

    不过其人居官廉政,做事尽职,为人翩翩有礼善知进退,这也是朱元璋看中他的原因。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一向儒雅的李尚书,此时为了无线电手台,和徐达这个大老粗吵了起来。

    看着两人吵来吵去,朱元璋也是头痛,李文忠虽然觉得徐达太过粗鄙,不过还是站在了徐达一边。

    虽然他也想将手台收入怀中。

    “行了行了,徐达,李敏,你们够了!”

    朱元璋发话了,两人这才停了下来,互相瞪了一眼。

    都是一个山上的狐狸,谁也别和谁说聊斋。

    不过,两人为官多年,自知进退,明白什么叫适可而止。

    都是吵给陛下听的,谁还能当真咋滴?

    “军务大事自然重要,但当务之急,还是洞庭洪涝!”

    朱元璋刚说完,徐达便急了,“陛下,您可不能偏心啊!”

    李敏也要开口,看着两人又要起争执,朱元璋没好气道:

    “咱说了无线电手台不能用于军中吗?此神器,那奇人一共给了咱十个,你着急什么?”

    徐达、李敏一听,顿时喜出望外,陛下你早说有十个啊,害得咱白白吵了一架。

    朱元璋哪不知道二人心思,不过难得看到国公和一品大臣吵架,他心中甚是得意。

    李文忠也是喜笑颜开,有十个的话,咱也能弄两个玩玩了。

    朱元璋好不容易压制住想笑的心思,正色道:

    “徐达、李文忠、李敏听旨!”

    三人闻言,顿时收起心思,齐齐跪下,神情肃然。

    “李敏,朕命你以工部之名,组建无线电司,四个手台先交办于你,即刻用于洪涝赈灾!”

    “徐达李文忠,四个手台交予你们,如何运用军中,就交予你们来处理!”

    旨意下达,三人叩拜谢恩。

    “臣,遵旨!”

    然后徐达站了起来,凑到朱元璋面前,神色莫名道:

    “陛下,还有两个呢?”

    朱元璋白了徐达一眼,没好气道:

    “你还打着这个主意?咱自家不要用啊?”

    “陛下英明神武乾纲独断,微臣佩服佩服!”

    注1:聊斋自然是清朝才有的,这里只是用来刻画人物个性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