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繁体版

第40章 贸易、货币和银矿

    暹罗、吕宋等地盛产甘蔗?

    大明倒是有制糖的技术,而且还不差,因为礼部有官员记录过,从阿丹国即大食或是波斯来的使者,通常都对大明的霜糖赞不绝口。

    而且他们还坦言,从大明购入的霜糖,很大一部分都卖往了更西边的国度,很有可能便是老李所言的欧罗巴。

    如果大明能顺利将其拿下控制住,那岂不是世界的白糖贸易,从此将掌握在大明手中?

    朱元璋越想越激动,最起码而言,大明也能过上——军队粮食不足,用白糖作为补充的富裕日子了吧。

    不过,那橡胶又是何物?

    想来应该很重要吧,不然老李也不会单独提出来。

    “大明物产丰富、技术先进,而暹罗、吕宋等诸国,除了种水果甘蔗橡胶等物,其余物产皆不能与大明相提并论。

    诸国,只能向大明提供原材料。

    而大明能为他们提供一切!

    因此在和诸国的贸易中,大明便是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那么,最开始的贸易,该从何开始呢?

    现时间大明对外卖出的主要货物,瓷器、生丝、绸缎、茶叶、布匹均被士族掌控,想要绕开士族,只能另辟蹊径!

    想必老朱你已经想到了,那便是白糖!”

    朱元璋瞬间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心中涌起极为深刻的认同感。

    这种英雄所见略同、大道不谋而合的默契感,令他十足的感动。

    “大明从诸国购入甘蔗,制成白糖后,再予以售出,那么在这过程中,剪刀差便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

    暹罗、吕宋等诸国,甘蔗量大管饱,极为廉价,但白糖呢,别说他们了,在大明,恐怕也不是谁都吃得起的吧?

    如此一来,大明便能短时间在海洋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

    这些利益再投入生产,扩大规模,改进技艺,雪球越滚越大,强则恒强!”

    朱元璋兴奋得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李晗的一番话,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头上去了。

    “当然,我以前就提到过,海洋贸易,不仅仅是贸易,其背后的行为逻辑,便是海权。

    海权从控制航道开始,在通往西洋的航道上,有,且只有一条航道,能够西连大食、波斯和天竺,东连吕宋、柔佛、暹罗乃至大明,这条航道,便是马六甲海峡!

    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所有东西方海洋贸易,都掌握在大明手中。

    因此,大明海洋贸易的第一站,便是柔佛东南一隅的——淡马锡!”

    淡马锡?

    朱元璋此时恨不得手中有张地图,这样他便能一边看信,一边在地图上指点江山了。

    “通俗点而言,海权的掌控,是军事搭台,贸易唱戏,随即文化也要跟进,用大明的儒家学说,感化那群番外蛮夷。

    用老朱你的话怎么说来着,教化四夷,钦仰大明之天威,沐浴皇恩之浩荡!

    到那一刻,恐怕朝野那些为士族说话的酸儒们,也不得不开始拥护老朱你的海洋政策了。

    这便叫,只要你强大了,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哈哈哈哈!老李啊老李,还真有你的,自有大儒为我辩经?精辟!精辟啊!你简直损到没边了老李!”

    一想到那些陈腐不堪的卫道士们,那些为士族利益拼命攻击朝政的大儒们,不得不支持自己的滑稽场面。

    朱元璋再也忍不住的放声大笑起来,

    “总而言之,大明,不是让人喜欢的,而是令人敬畏的!

    朝贡体系只能收获番邦的几句好话,而贸易和文化,则能让番邦彻底臣服大明!

    贸易控制经济,文化控制思想,在做到这两点后,那么接下来,真正的狠角色要来了!”

    真正的狠角色?

    朱元璋不由瞪大了眼睛,难道还有高手?

    “和海外诸国的首次贸易,用什么作为货币老朱你考虑过吗?

    这里我不卖关子,直接告诉你答案,便是金银。

    不过,当大明用货品主导了番邦异国的贸易后,便不能再用金银了。”

    不用金银,那用什么?朱元璋很是疑惑。

    “大明可以和各番邦国签订协议,约定贸易只能用宝钞,让宝钞成为国际货币,即各国做贸易共同使用的货币。

    从此往后,番邦异国便只能用宝钞才能和进行大明贸易了,或者他们相互间贸易,也只能用宝钞。

    如何获得宝钞呢,一是用本国货物来换,二是用金银来换,这样,大明只需要印宝钞,就能白白获得诸国的货物和金银。

    怎么样,是不是很心动?”

    朱元璋的脑子轰的一声炸开了,这方法,简直是不世出的天才之举!

    怪不得老李说,宝钞比战舰好用,果然如此啊!

    “当然还有更狠的,叫货币潮汐,能先将藩国养肥,再收割,再养肥,再收割,反复收割。

    只是这个方法太有违天和,是把双刃剑,于大明而言也有重大隐患,一不小心会让大明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我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对对对,老李你说得对,咱大明礼仪之邦天朝上国,不用那种有违天和的法子。

    “当然,这些番邦,只能提供原材料,也没多少金银。

    那么这一切的开始,便是让宝钞流通起来。

    要流通,让所有人信任宝钞,则先要实现宝钞和白银的锚定。

    那么,回到刚才的问题,银子,如何解决?

    老朱你已经饥渴难耐了吧?

    在大明的东边,有个国家,古称倭国,现在则称日本。

    在日本,有三座超级银矿,总储银量大约为一百九十万石左右,日本人自己还不知道,老朱,你有兴趣将这些银子收入囊中吗?”

    一百九十万?石?

    朱元璋此时大脑是嗡嗡的,冷静冷静,淡定淡定,咱是大明开国皇帝,咱是要开启大明之海权时代的人!

    不要这么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可一百九十万石,到底是多少啊?

    一石是四钧,一钧是三十斤,三十斤是四百八十两。

    那一百九十万石,又是多少两?

    此时朱元璋啥也顾不上了,找来纸和笔,一通算了起来。

    只可恨此时内殿没有账房先生,还得咱老朱自己亲自来算!

    翰林院、国子监那帮精通算术的家伙呢,真想全都薅过来给朕算算啊!

    可恨啊,当初私塾的先生,咋不在教算经的时候多花点工夫呢?

    尽让咱老朱背之乎者也了!

    有个屁用啊!

    活该你一辈子教书也考不上个秀才啊!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一通捣鼓了半天,朱元璋总算是给算了出来,然后,他看着纸上一大堆的汉字,不禁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

    玖億壹仟贰佰萬两!

    注1:柔佛是马来西亚,淡马锡是哪不用我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