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灯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到达并郡

    “但是,从那个冬天开始,每年都能吃到新鲜蔬菜。我一直以为是外公出远门换的,这次偶然进入小窑洞,才知道,外公使了障眼法,都是在这里采摘的。这才几步路的距离,不新鲜才怪。”

    “那个窑洞,就只有青菜?”王梅问。

    “不是,大冬天的,能够有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躲风寒,我在里面呆了很久。当中有棵梨树,梨树下面有好几座土馒头,只有几个上面刻有灵牌,因为当时不识字,具体写的什么记不清了,后来识字后,零星记得几个字,第一任妻子,第十任妻子。”

    “第十任?你没记错?”王梅惊奇的问。

    “应该没有记错,虽然当时不识字,但是大概有印象的是,后面的字都一样,还有一横,和一横一竖不会记错。”

    “后来呢?”王梅听的很有兴趣。

    “后来,牛犊吃饱了,哞哞叫个不停,被外面的外公听到了,把我们都领出去了。”

    “你没有问他,这是什么地方?埋的又是什么人?”王梅很着急。

    “没有,出来后我回归平常的生活,再也没有想起过那个窑洞,也没有问过那里的情况,好像从来没有去过那里。”

    “那你现在又是怎么想起来的?”王梅没有料到还有转折。

    “这个说来话长,咱们吃完了,先回去吧?已经这么晚了,你还要回门派呢!”

    王梅看看门外挂起的灯,“时间过得真快啊!要不是明天还要上课,我肯定要再请一天假,把这个故事听完。”

    “早晚有一天会让你听完的,不急于这一时。路上慢点。”

    王水走在路上,心情轻松很多,心底的秘密终于找到倾诉的人。又有些担心,外公会不会对王梅施法,也让她失忆?

    脱衣上床,脑子里复盘一天的经历,特别是王梅这里。不管怎么寻思,都不像是假的。“哎呦,忘了要家庭住址了,两个人没有一个想起来这个事,都是不让人省心的。”

    第二天早上买了一张去并郡的车票,由于王梅介绍说新府的辖区是东西长条形的,所以,坐车时间较长,一天也就这一班车。

    一路上,王水看到了许多古迹残破的模样,有荒在野地的破旧寺庙,有修路穿个洞的古城墙,也有暴晒在太阳底下脸上斑驳的无名雕塑。

    不知道新府到底经历了多少曾经的繁华,也不知道又经历了怎样的衰败。如今,果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午到达并郡,第一印象就是干净,和神植郡相比,没有任何风沙,路边随便一个石头都能坐上去不脏裤子。然后,就是破败,郡城里,道路并不平整,也不直,好像没有人规划,也没有人维护。

    记得同宿舍老杨的老家就是并郡的,他好像说过,在青河一座大桥不远的村子里,得抽时间去看看他毕业后混的怎么样。

    先找到组织汇报行程。沿着郡城街道往前走200米,然后问到李家客栈。

    这家客栈,是一家民宿性质的,一个院子里的后排住自己家人,前排一栋做民宿。自己的房子和地皮,成本很低,也就是一点维护成本。王水不禁点头称赞老板会做生意,也称赞会社的人会找地方。

    王水上到三楼,整个楼层都被承包了,有五间房子。随意敲了一扇门。有个脸熟的同龄人开门热情的说:“进来吧,这段时间你们可来了。”

    王水称谢,然后进去,把东西放在角落,一时间不知道做。

    “随便找个没人的地方占个位置,我们都是打地铺。旁边靠墙备了不少垫子,拉一个过来,把你的东西放上去就好了。”小伙很友善。

    王水靠墙挨着别人放了一个垫子,并且留了一条过道。车马劳顿,王水困的并不想说话,掏出来几件衣服盖在身上,就此睡着。

    “王水,吃饭了!”

    王水睁眼看到是侯童举,问“你们都回来了?”

    “嗯!在楼下洗漱过,他们都没有上楼,已经去隔壁饭店上桌开吃了。我是听说,今天来了一个特别白的帅小伙,我就知道是你,特别上来喊你出来吃饭!”

    “谢了,身体困的不行,倒头就睡到现在,你要是不喊我,我都忘了吃饭这回事。”王水掀开身上凌乱的衣服,随意扔到垫子一边,穿鞋跟着侯童举下楼。

    到了地方,已经围了两桌人。侯童举大嗓门喊:“你们看谁来了?”

    “这不是那个在顺田一杯就倒的王水吗?”

    王水笑笑,“酒量不如你们好,还请多让着点。别跟那次一样,还没吃口饭,就被撂倒了,让我大半夜醒来时肚子饿的都快瘪了。”

    “放心吧,到这里是拼命干活的,跟那个不一样,那是张社长考验你们呢!”

    王水望着一圈明显黑了不少的同事,虽然基本都不认识,但是大多脸熟,也不管谁接话。不禁笑了起来,“你们这里有这么晒吗?怎么都很去了兽族转了一圈一样?”

    “你别得意,别看你现在比我们都白,不出十天,保准你和我们都一样。”

    男人们就是这样,随便聊几句,吹嘘上几句,然后白酒喝上几杯,面赤耳红之时,不管平时怎么陌生,这会儿都能打成一片。

    本来是一人点一个菜,最后上菜后,所有人把菜往中间一推,大家人手一碗米饭,变成了摆桌吃饭。

    这种男人间的热闹和大方,让王水体会到了青春的美好,那种好不计较、人心凝聚的美好,于是胃口大开,连吃三碗米饭。

    回到客栈,所有人立马就被叫到最里面的屋子里。前面靠墙的桌子旁坐了一位瘦瘦的中年人,他开口说:“最远的王水都到了,今天算是全员都到了。由于任务重、时间紧,我就不废话了,明天除了分配好的,固定的搭档固定的市场外,得有一个老员工带带王水,谁那里可以抽出来?”

    “刘经理,我可以,我和王水也熟,对这边市场也熟。”侯童举举手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