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那些事
繁体版

第六章 我知道我从哪里来了

    族谱是一本红色书皮的书,长约25厘米,宽约18厘米,厚度大约30厘米厚。

    红色书皮的中间竖着写了四个楷体大字:刘氏族谱。

    然后左侧竖着写了两条小字:

    GD省五华县双头镇刘氏族谱编委会。

    公元一九九五年十月编。

    翻开族谱。

    族谱的前面十几页记载的是一些古代名人的画像,简介。

    比如尧帝,源明,刘邦,刘恒,刘启,刘备等。

    看这前面十几页的内容仿佛看读书时代的历史书。

    图文也是跟历史书上一模一样。

    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历史,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然后学到汉朝的历史的时候,当时我也曾疑问,刘邦姓刘,我们家族也姓刘,不知道我们会不会是汉朝刘邦的后裔。

    有这么自发想过,会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

    现在族谱的前面几页的介绍就是汉朝皇室画像。

    说实话。

    我此刻心里其实却并不觉得有什么惊喜,反而更多的是半信半疑。

    2000千年前王侯将相的真真假假,我其实并不在意。

    我心里头在意的是几百年前,我们小镇的刘姓一世从何而来。

    我快速翻过了前面十几页的名人介绍,然后接下来的书页就全是名字。

    按照历史时间从古至今排列。

    书本的前半部分主要是明代之前的人名,书的后半部分主要是明朝至今,我们这个小镇刘氏的全部人名。

    而我清楚的知道,我首先要做的是找到我父亲的名字。

    但要在这本族谱中一下子找到我父亲的名字其实也不容易。

    因为我现在才知道,族谱记载的系不是按照某镇某村某地点来记载的,而是优先按照房系来记载的。

    就是不管你住在哪里,不论BJ上海,但族谱只会记载你当下的房系。

    比如我家,我家祖屋在坝尾村,这个村都是姓刘的,是个小村庄,目前全村老少加起来不到200人,都出自同一个人的后裔。

    大约乾隆年间,有个叫俊廷的人,从乔英祖屋搬出来,然后在这里建了一个围龙屋,这个围龙屋的地理位置在小河的河坝尾处,所以很快被叫成了坝尾村,坝尾村到现在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后裔也繁衍好几代了,我父亲就是在坝尾围龙屋出生的,但这本族谱上没有坝尾系,也没有俊廷系,想必是比俊廷还要更早的房系,所以要找我们村人的名字,最好是要先知道我们村属于哪个房系,这样就能比较快速精准的找到我们村的族人。

    只是,我也懵,我不知道我们村属于哪个房系啊。

    我只知道我出自坝尾村,然后坝尾村的祖屋是俊廷建造的,我之所以知道俊廷,是因为现在坝尾村的围龙屋修缮成祠堂了,祠堂牌匾上写着“俊廷刘公祠“五个大字。

    至于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更别说那复杂的房系,对我来说,目前坝尾村不到两百人的房系我都还搞不清楚,何况是更老的房系。

    想必我父亲也不一定知道。

    夜深。

    我没有去打扰我父亲询问他。

    我就一页一页的仔细翻看。

    最后在书本的141页找到了我父亲的名字。

    族谱上写的很明白:

    二十世:雪良,妻蓝玉香,生子二:长若还,次若回。

    我很兴奋。

    我找到了我父亲的名字,而且族谱还有我哥跟我的名字。

    虽然那个时候,我姐姐,我妹妹也都出生了,但族谱是不记载女儿名字的,除非女儿是招婿,而不是嫁人。

    按照传统的规矩是这样的。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族谱的记载也在发生变化,像后面更新的族谱,特别是最近几年更新的族谱,在新生一代的家庭,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

    我手上这版是1995年印制的族谱,有点年份了,族谱上的名册,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旧例,只记载儿子的名字,不过也出现了记载女儿名字的人家,只是很少很少,可以看出,这本族谱已经出现了记载女儿名字的萌芽现象。

    既然找到我父亲的名字,那么顺着族谱往上查,就能知道我们家族从哪里来了,我们家族继承自哪里。

    我情绪愈发兴奋。

    但我按耐住,我不慌不忙,拿出手机,打开备忘录,一边查一边在备忘录里打字记载下来。

    我此时全然没有一丝睡意,人精神的很。

    我左手在族谱一页一页往上查,查到了就右手在手机上打字记录在备忘录。

    一步一步往上查找,20世,19世,18世,,,,,

    我的手指缓慢在族谱上游走寻找,当我触碰到那些名字的时候,当我在手机上记载他们的名字时,我觉得族谱上的每个先人的名字,虽然只是一个名字,短短几个字,但我总觉得那个名字是他的一生。

    从出生到死去。

    经历呱呱落地,懵懂儿童,壮志少年,再到结婚生子,养育孩子,人生几十年,不论贫富,不论酸甜苦辣,不论风风雨雨,最后都在族谱里一个名字里了。

    我对此很是感慨。

    感触非常大。

    原来,看族谱就是这样的触动吗?

    这触动不是来自王侯将相,不是来自豪门世家,而是不分贵贱的每一个名字。

    族谱的一个名字就是一个人生。

    族谱的一行就是一代人。

    短短几行字,只是区区占据半页。

    但这半页里面却蕴藏着上百年的份量。

    这就是族谱的魅力。

    不知不觉。

    一下子就到了凌晨5点多了。

    虽然我还是没睡意,但还是放下族谱,先让自己睡一觉。

    我睡到早上11点,吃了午饭,然后又继续查找抄录。

    就这样一直到了晚上六点,才把我们家族这一脉抄录了下来,然后复制文字,发送到电脑上,做成文档保存起来。

    抄录完族谱后。

    我觉得对家族一下就了解了很多很多。

    按照这本族谱记载来看。

    我从中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

    上古时期,距离现在4000多年前,有一个人姓伊祁,名放勋。

    伊祁放勋就是尧帝,尧是谥号。

    尧帝有个儿子叫源明,尧帝把源明分封在刘国,源明以国为氏,故称伊祁刘氏,源明虽不姓刘,但被后世尊为刘姓的得姓大始祖。

    (注:上古时期,姓氏是分开的,姓为主,氏为辅,姓不会变更,但氏是会变更的,最常见的就是以封地为氏,如赵氏,吴氏,郑氏,刘氏,或者以官职为氏,如司马氏,司徒氏,司空氏,钱氏。)

    源明就是刘氏的源明一世。

    到了源明18世,刘累,祁姓姓,刘氏,刘累是最早被各大史书有记载的刘氏人,最早见于《左传》,《竹书纪年》,夏朝时期刘累为了避祸,隐姓埋名。但需要注意的是,刘累的后人仍姓伊祁,而且此后千年间,刘累后人几经易氏,伊祁豕韦氏,伊祁唐氏,伊祁杜氏,伊祁范氏,伊祁随氏,伊祁士氏。

    到了源明55世,士雃(音同尖),春秋时期人,伊祁士氏,此人必须提,此人是刘累的后裔,也是刘氏发展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此人选择恢复用刘氏,并把姓氏合二为一,只用一个刘,他亦改称自己为刘轼,而且不再更改姓氏,他的后裔也不再更改,于是他的后裔代代都是以刘相传,这个至关重要,后世的刘邦就是出于此系。

    士雃把姓氏合一的操作,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是属于大时代的潮流。

    当时是春秋战国之际,正是中国姓氏大爆发的时代。

    要知道上古时期,宗法制国,社会秩序严格,并不是人人都有姓氏,大部分平民只有名,而没有姓氏。

    上古时期,平民百姓一词指的是两个群体,平民是平民,百姓指的是有姓氏的贵族。

    后来周王室衰弱,逐渐失去了对天下管理的能力,失去了维护天下礼制的能力,社会进入了大变革。

    从春秋时期开始,随着礼乐崩坏,宗法制度逐渐瓦解,世卿世禄制和奴隶制逐渐被废除,原本的姓氏制度也不可避免的开始遭到破坏,天下平民纷纷给自己起了姓氏,中国的姓氏因此迎来大爆发,且“姓”和“氏”的界限逐渐模糊,为了方便,多数民众倾向于用单字姓,并且姓氏合一,上古姓氏制度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士雃顺应潮流,这也不奇怪,但令人称奇的是,士雃没有选择伊祁,没有选择伊,没有选择祁,没有选择士,没有选择范,而是令人意外的选择了刘,要知道士雃距离他祖先刘累已经有千年之久,也就是说,这一支伊祁姓已经一千年没有使用刘氏了。

    到了源明75世,汉高祖刘邦,刘邦就是士雃这一系的后裔,刘邦建立的汉朝,使得刘氏在各地开枝散叶,从人口小姓逐渐成为人口大姓。

    到了源明76世,汉文帝刘恒。

    到了源明77世,汉景帝刘启。

    到了源明78世,中山靖王刘胜。

    到了源明94世,汉昭烈帝刘备。

    到了源明95世,甘陵王刘永。

    到了源明123世,唐朝刘洪,为避安史之乱举家从河南搬迁到浙江嘉兴。

    到了源明127世,唐朝刘祥,为躲避黄巢之乱举家搬迁到福建宁化县,从此刘氏在福建开枝散叶,唐宋元三朝刘家多为读书人。

    到了源明150世,元朝末年刘乔英,福建宁化县书生,时值元末动荡,福建的百姓纷纷举家南迁广东,乔英奉母之命,加入南迁队伍,南迁广东五华县,最后选择在双头定居,为双头第一家姓刘的人家,乔英在双头即是乔英一世。

    元末至今,算算到已经600多年了,但凡双头镇姓刘的都是乔英的后裔,目前我们小镇有多少刘氏,我没有去一个一个数,但作为小镇人口最多的姓,我觉得6000人有的吧,我们小镇总人口在2023年是2.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