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那些事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关于围龙屋

    在古代,交通闭塞,信息闭塞,官府在山区的影响力比较有限,偏远的山区多半像个脱缰的野马,虽然山民民风多淳朴,但也会发生祸事,村与村之间,异姓之间,本土人跟外来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磨擦,甚至导致存在世仇。

    在这样不安定的环境下,所以人们就会聚族而居。

    聚族而居就产生了客家特色的建筑,围龙屋。

    围龙屋在古代遇到外敌,土匪入侵时,有很强的防卫作用,是家族的安全堡垒。

    但也并不是家家户户一定都住围龙屋,而是说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住围龙屋。

    旧时的客家人很少人会选择独家居住,因为独家居住易遭盗贼,如果围龙屋实在没地方住了,住不下了,后人建房子也会建在围龙屋旁边。

    我们这边的围龙屋的结构是中间一个四四方方类似四合院的建筑群,然后周围围上一条半圆的围龙,围龙屋都是黄泥瓦房石灰墙,少数的围龙屋会上一些精致的木雕。

    我们这边的围龙屋都是半圆的,然后每个围龙屋的屋前,都会有一块半圆的池塘,这池塘的大小是跟围龙屋对称的,围龙屋加池塘合起来就是一个椭圆形,这就是我们这边标准的围龙屋,不过目前很多村的围龙屋的池塘被后人越占越小,甚至有的直接把池塘拆分做了菜地。

    我们村也有围龙屋,就一个围龙屋。

    我们这边大部分的村都是一村一围龙屋,也有一个村两个围龙屋的。

    我父亲,爷爷,太公,还有很多的太公都出生在坝尾村的这个围龙屋,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村里的人绝大部分都还一起挤在村里的围龙屋里生活,我们村这个围龙屋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建筑长宽约40米,占地面积不到1600平方米,是个常见的小围龙屋,有两条围龙,房屋不到百间。

    理论上围龙屋是可以无限建大的,子孙后裔多了,可以围着围龙屋的外围一直增加围龙。

    一条两条三条四条五条,,,,,,

    但实际上,受限于地势限制,后裔很难做到一直围着老屋增加围龙,而且血缘是一代一代变疏的,即使有充足的地方,几百年后的后人也不一定愿意继续围着围龙屋增加围龙了。

    2条围龙跟3条围龙的规模差别是很大的,如果能遇到有三条围龙或以上的围龙屋,就可以说这是个大围龙屋了,住个几百人不成问题。

    尽管别处是有三条围龙的大围龙屋。

    但我们这个小镇的围龙屋基本是几十间房间的小围龙屋,多数是1-2条围龙,住个几十个人,一百多人差不多。

    我们这个小镇围龙屋不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数的围龙屋都是依山而建的,虽然都知道增加围龙无疑是最经济最省钱的办法,但后人要增加围龙的时候,会发现受制于地势,难于施展。

    祖先对房屋的选址都很传统,小镇各大姓氏的祖先来到这里开荒定居时,建房屋都是选择依山而建,每个祖屋都是背靠大山。

    房屋依山而建,不会有水患,囤放粮食也都放心,同时可以尽量腾出更多的平地用来耕种,因为平地引水灌溉方便。

    随着后世子孙多了,老围龙屋就住的拥挤了,如果增加不了围龙,那么就要商量一起出钱择地新建,或者如果遇到有能力的后辈,他也不需要族人的资助,完全可以携带自己家室始建一座围龙屋,像这样有能力携带自己家室始建一座围龙屋的,就成为后世各姓氏分支的主要力量。

    这里说的是始建,因为围龙屋不是一朝一夕能建好的,少则一代,多则几代。

    围龙屋的开基始祖一般是择块平地,然后在中间建个方方正正宛如四合院的房屋,这完全够一家人居住,然后剩下的围龙就慢慢来了。

    有闲钱的人家就接着建好一条围龙围起来,没多少闲钱的人家就慢慢来,交给儿孙。

    一座成型的围龙屋,快则十年八年,慢则几十年,甚至更长。

    我们小镇现存下来的围龙屋,绝大部分都是清末民初之前建立的,民国中后期以后建立的应该没有。

    这也是跟历史的变化有关。

    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小镇的围龙屋在清朝中前期兴起了一次新建围龙屋的热潮,然后在清末民初又兴起一次新建围龙屋的热潮,之后人口稳定,现有的围龙屋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民众的居住需求。

    二是民国时期,随着民众的知识普及,大家都知道传统的围龙屋已经不能抵抗洋枪洋炮,所以就没有抱团建围龙屋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独家独户。

    也正是如此。

    民国时期,我这边的小镇的集市才逐渐形成规模,集市不再是一片空地加几间瓦房,而是形成了一条热闹的长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沿着街道建房居住。

    我太公做长工的那家钟家铺子的位置,是我们小镇最早的街,现在称为老街,这条老街到目前仍然保留了几间民国时期的建筑。

    说起我太公做长工的铺子,我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知道那间铺子,是一间两层楼的瓦房,墙体是黄泥,外面抹上白石灰,然后其他的大门,阁楼,楼梯,栏杆,窗户等能用木的全都是木,看起来非常有传统的建筑味道,店铺没有多宽,宽度在应该五米之内,但长度很深,铺子在那个时候已经显得非常老旧了,白石灰墙已经变得黑黑,后被钟家后人重建。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镇上也常见一些民国时期的比较大的大宅子,这些大宅子虽然占地面积没有围龙屋大,但也有三四百平方米,高二三层,这些大宅保留了围龙屋的防御特性,墙高窗小,里面住个爷孙三代人十几个人没问题。

    这些民国时期的大宅,在2000年后,大部分都被后世拆分了,推倒重建成现代的水泥住宅。

    而更古老的围龙屋都保留下来了,目前每个村都有围龙屋,这些围龙屋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各姓氏的第一个祖屋都是始建于明朝,但明朝时期的祖屋在后世有没有被大范围的重建改造,我没去仔细考究,但我觉得应该都不会是当年最初的模样,因为围龙屋本来就是会被后人一直修建维护的。

    围龙屋都是黄泥瓦房,只要不住人,不出二十年的时间就会开始坍塌,我觉得造成瓦房坍塌的主要原因是瓦片漏水没有及时维护,比如瓦上很容易长一些植物,如果不人为干预,植物的根系很快会破坏瓦片,瓦片遭到破坏,瓦房就失去保护,然后刮风下雨天,瓦房遭雨水侵袭,黄泥瓦房就容易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