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华夷之辩(一)
八王之乱,乱世纷争,流民太多,遍布之广,达到了旷世空前的境况。流民所到之处,势必受到排斥,因为哪里都缺粮食,所以冲突也就无处不在。为防止流民哄抢,各地纷纷组织武装防范。而流民受到攻击,就要自卫,也逐渐自发形成了自己的武装。
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腾带领的这支乞活军也应运而生。
乞活,顾名思义,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也,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
乞活军的初期成分是并州汉族流亡农民,虽然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并州官吏,士大夫,士兵,和乌桓骑兵,因为他们的存在,为乞活军增加了许多组织和纪律性。他们在与胡人的长期残酷斗争中磨练出顽强的战斗力,以骁勇善战、组织严密、持续时间长久著称。
而乞活军八大军帅,大部分都是司马腾的家乡部曲,陈午、李恽、冉隆、田兰、薄盛、郭敬、郭阳、张隆几乎都是河南温县人。
尹青松想要往里面掺沙子,首先便是改编队伍,缩减编制,不再组成每户出兵一人,而是汉民十户抽一人,乌桓五户抽一人,组成2300步兵和100骑兵,共计2400人。
然后尹青松任命司马腾为乞活军总帅,曾大牛为乞活军副帅,张角为乞活军军师。王五、李书文为武术教头。八大军头各领三百人。
城内118名精锐战士编入乞活军中担任校尉。
如此编排之下,军力被掌控了,百姓安慰了,开始安心在顺德城周边耕种生活。
“说顺德,道顺德,中黄太一城中坐,到了顺德就得活!”
安居下来的百姓由衷的夸赞道,还编成了顺口溜。
越来越多的流民听闻之后向这里涌来。
“大人,行行好吧,小人饥饿难耐,请给一口吃的,小人一定做牛做马报答!”
尹青松在城内巡视,看到城内涌进来越来越多的流民,不禁哀叹,吩咐张角能收尽收,如今天气临近冬日,如果不能及时挖出地坑,这些流民很多难以存活。
一个身形邋遢的胡人见尹青松一行人衣着华丽,知道遇见贵人,便冒险冲了上来,流泪叩头诉说。
“起来吧。我看你身形健硕,为何落魄至此?”
尹青松拦住抽刀的景廷宾,伸手将那汉子拉了起来,只见此人身形消瘦,却骨骼粗大健壮,满脸胡须,高眉深目,还是个胡人。却并没有嫌弃。
“大人容禀,小人乃是并州上党郡武乡县羯人小部人士,十四岁时曾随乡里的人到洛阳行贩。爱好骑射,颇有胆量被人推崇。不想,匈奴作乱,商贩货物被劫,不得已为他人佃客;今年并州又发生饥荒,胡人逃亡走散,就从雁门回来投奔亲友,不想北泽都尉刘监却将我们这些胡人抓去卖掉,小人拼死逃脱,听闻顺德城主有恩德,所以前来求活。”
“求活么?”
尹青松长叹一声,伸手从背后拿出水囊和大饼递给他一些。那胡人双手接过,道了谢之后蹲在地上开始大口吃喝起来。周围其他流民看到有人发吃的,也都涌了过来。
“大人给我点吃的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就给我一口,就一口。”
“大人,我家里还有生病的孩子......”
尹青松对身后的景廷宾道:“引导他们出城安置施粥......”
话还没说完,就见一大队士兵冲了进来,将这些流民驱散,司马腾骑在马上,四处抽打,将流民驱散,恶狠狠的骂道:“下贱的坯子,不想劳作,还想吃食?都给我滚出城去!”
司马腾也不是个博爱的人,他爱的是追随他的并州百姓,对不追随他的流民反而视为抢食物的敌人。
“城主大人,这些人没有打扰到您吧?”
将众人撵走,司马腾赔笑着向尹青松拱手道。
“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但也要对无法劳作的老人、孩童进行照顾。”
尹青松对司马腾的处理方式不置可否,只是又提醒了一句。
“是,城主大人说的对。”
司马腾连连点头,继而提议道:“现在各地大闹饥荒,不能老这样守着穷困。还有许多胡人内迁,同样饿得非常厉害。不如引诱他们集中前往某个隐蔽之处施粥投食,乘机将他们抓起来卖掉,这样既能解决人满为患,又可筹备军姿,可谓是两全其美。”
看着司马腾沾沾自喜的表情,尹青松不觉皱起了眉头,他对贩卖人口之事,颇为不喜,哪怕他贩卖的是胡人。
坐在地上吃饼的胡人大汉也满目仇恨的看向司马腾,这个看起来正经的汉人官吏,怎么这么阴险!
“孔圣人做春秋大义,曰: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只要说汉话,守汉礼,尊汉典,便可视为汉人。既然入我顺德城,便应一视同仁,不分胡汉。引诱贩卖之事,不可再为。”
尹青松警告道。
“可是大人,那些胡人粗鄙不堪,我们本也不必将其当做人看......”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以礼治天下,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贩卖之事与礼不合,莫要让自己堕为夷狄,更不要滑落为禽兽。”
尹青松这话就有点重了,司马腾脊背一凉,连忙低头认错,忙称不敢。
“若胡人粗鄙,当教化其知礼,守礼。那就在乞活军中再编一支归化营,让不安分胡人进入其中,由峥嵘先生亲自教导。”
胡人种田不行,那就让他们去当兵,通过学汉语,写汉字,起汉名,一点点汉化。历史长河中那么多民族,就是这么融合的。如果不去试着融合,反而处处设壁障,自我异化,结果只会代代对立、仇恨越积越厚。
司马腾讪讪而去,自己创立的乞活军正在被一点点的分化瓦解,他却又无可奈何。
“感谢城主大人为我们胡民说话,若是组建归化营,小人愿第一个加入,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坐地吃完大饼的大汉翻身又叩头感谢。
“允。你叫什么名字?”
尹青松看这个大汉二十七八年纪,也是个感恩的人,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小人匈奴别部羌渠羯人匐勒,汉民石勒。”
胡子大汉恭敬的说道。
“石勒?”
尹青松又不禁打量了身前跪地的这个胡子大汉,高鼻深目,中亚康居地区的人种样貌,但因为跟随匈奴内迁河套百年,身上也多了许多黄种人的特征。毕竟,无论华夏,还是匈奴本族,都是黄种人。他们羯人作为匈奴人征服的奴隶,东汉时期跟随匈奴内迁,向汉称臣。又进入并州定居,很多人已经汉化。
“是个好名字。”
尹青松想起来了,这位莫非就是后赵开国帝王,奴隶出身的石勒。如果按照历史正常进行,他应该司马腾抓主,用大枷枷住卖到山东充军饷,二十多岁的石勒被一路殴打、侮辱。被卖给茌平人师欢做奴隶,但后来师欢感到石勒相貌奇特,遂免除其奴隶身份,让他负责放牧。他也是在那里,收揽人才、积聚力量,十八位好友聚义,号称中原十八骑。他排名老三,又因为与人战斗特别勇猛不怕死,被人称为“拼命三郎”。
“若是入我营中,需听我号令,尊我法度。你可应允?”
既然遇到,那就不想放过,先收入麾下再说。
“谢大人,小人石勒必尊号令,誓死追随。”
石勒大喜,漂泊无定,又四面危机,随时可能会被卖做奴隶之时,城主大人犹如一道救世之光将他拯救,勇士自当为恩主效死!
尹青松定下基调,让石勒起身跟随,又到了城墙上,召来张角吩咐归化营的事。
“大人放心,此事我必尽心尽力。”
张角点头应允,又拉过身边一个儒袍青年道:“大人,此乃顺德城北内丘学子张宾,中山太守张瑶之子,其父为国捐躯后,他返回家乡,听闻城中安民,特来投效。”
“哦?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万民易寻,才子难觅。张生愿来助我安民,我心甚慰。峥嵘先生,便让他辅助你行事吧。”
尹青松看向面前的俊秀书生,不得不感叹命运的神奇,石勒的谋主,算无遗策的后赵丞相张宾竟然也出现了。提前让他们两个在归化营相遇,不知道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此后不久,乞活军下属归化营建立,许多胡人前来应募,挑选其中精壮者三百,进行汉化教育,并揉以太平道思想。尹青松对石勒青睐有加,张角将张勋视为弟子尽心传授。
时光不受控制的变化,光线再次包裹整个城池,整个世界如同进入了黑白电视,一些事情开始走马灯式的快进。而尹青松视角上移,浮于虚空。城池周边迷雾散去。他的视角不再局限于城内,可以选择跟随自己城内人物,观察他们在外的行动轨迹。
随着百姓安居乐业,乞活军越来越心向顺德,司马腾却越来越不满自己麾下心腹被拉拢。
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率领大军进攻洛阳,听闻自己的亲弟弟司马腾在顺德有一支大军,便发出邀请,并许诺成功之后封赏王位。
司马腾进城觐见,却未见尹青松身影。胆气越壮,鼓动乞活军军帅跟他离开。流民喜欢当前生活,不愿离开。只有郭敬、郭阳、张隆三部愿意跟随。
张角并未阻止,人各有志,尊重他人命运。只是收回派往他们这三军中的四阶精锐。
司马腾率领三部人马赶往洛阳与兄长汇合,三部精锐战力经过半年调养训练,战力强横,武器铠甲精良,攻破虎牢关,击杀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
乞活军名震天下。
司马越迎晋惠帝还洛阳,随后将晋惠帝毒死,立司马炽为傀儡,东海王司马越专政。司马腾如愿以偿的被封为新蔡王,驻扎邺城。
司马腾进入邺城之后,开始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他过着十分富裕奢侈的生活。追随他的三部乞活军却一无所得,甚至连邺城周边的土地都不分给他们耕种。众军怨怼,后悔不已。
307年,曾经被他卖为奴隶的胡人首领汲桑与叛军将领李丰率领千人盗匪攻打邺城。司马腾不以为意,吝啬不肯赐米粮、布帛给予将士,导致因军民不肯出力,最终邺城沦陷、司马腾被杀。
光丝散去,光彩恢复。浮于天空的视角回落城中。
“城主大人!听闻故主被奸人所杀,毕竟追随一场,我等欲为其复仇,请城主大人恩准!”
军帅陈午、李恽、冉隆、田兰、薄盛前来请命。
“天下乱起,我乞活军有保境安民之责,也该再次展露锋芒了。”
尹青松赞同了他们的计划。陈午向西,李恽向东,冉隆向北,石勒向南,田兰、薄盛则率领两部直插邺城。
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在争,争那一口气,争那一片地,争那一丝民族崛起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