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还钱开始
繁体版

第2章 咱们家就剩一块五毛三了

    她吃的不仅是鸡蛋羹,更是这个男人对自己的爱意。

    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食物。

    爹的去世,她知道对他的打击很大,以至于这段时间她说话走路都得很小声,生怕被骂。

    幸福终究是短暂的,生活才是要面对的现实。

    吃完鸡蛋羹,张小月舀来草药汤给陈卫国喝下。

    直到他喝完,她才壮着胆子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卫国,二婶家的小开发考上大学了,二婶问,我们家能不能先还上一点钱让小开发去读书。”

    “上大学有补助的嘛,要什么钱?”陈卫国紧皱眉头,反驳道。

    1977年才恢复的高考,84年大学生依旧是个宝。

    因此上大学不仅是公费上大学,而且每个月还有补助,有多少他不知道,记得好像有二三十块。

    反正这个钱足够上大学了,省一点用,还能攒下来一些。

    “你咋知道的?”张小月疑惑问道。

    自家男人小学才上了几年级呢,咋会清楚大学的事?

    这几天他们都在讨论上大学要多少钱,愣是没人清楚。

    毕竟高考恢复以后到现在,全村,不,是全乡就一个小开发考上了大学。

    1984年,也就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公社和大队就改名叫做乡和村了。

    “我听别人说的。”陈卫国内心一紧,忘了这事了。

    “别人说的哪能作数啊?”张小月没想太多。

    “二婶家的钱要不要还啊?卫国。”

    “还啊。”陈卫国理所当然回答。

    这钱是爹生前借来给他修房子结婚的,爹去世了,落在他头上是应该的。

    “那先给多少?”张小月问道。

    “咱们家还有多少钱?”陈卫国反问。

    时间过去很久了,很多事他都想不起来了,比方说现在的家里还有多少钱。

    张小月小心翼翼回答:“剩一块五毛三。”

    听到这个回答,陈卫国内心叹气一声。

    看来,他还是小瞧了这个家的贫困。

    家里就剩一块五毛三,却欠着一百多块的外债。

    难怪还了十多年才还完。

    “咱们家欠二婶家多少钱?”

    “五十三块。”

    “要不先别还了。”

    剩一块五毛三,欠五十三块,怎么还?还一块五吗?还了自家还吃不吃饭了?

    “那小开发上大学怎么办?”

    “上大学有补助的。”

    “你怎么知道的?”

    “我听乡里那些人说的。”

    “哦。”

    陈卫国没有在她面前表现出疲惫的一面。

    揉了揉她的头发后,轻声说道:“你去把碗洗一下,我再睡一会儿。”

    张小月困惑的看了他一眼。

    一个碗洗什么?不浪费吗?

    她知道,他可能是想睡觉了。

    “好,你有啥事叫我,我就在外面的。”

    “嗯。”

    等到张小月关上门出去以后,陈卫国才长长叹气一声。

    “唉。”

    欠下的差不多一百六十块可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现在一斤猪肉不过九毛钱,一斤棒子面才六七分钱呢。

    欠下的钱,足够买一整头猪了。

    前世,因为爹娘养的牛被抢走以后,他们三兄弟嫌弃干活太累,且一年到头存不下来钱,在88年的时候跑去水城干工地。

    1992年,他和媳妇儿一起去浙海省打工。

    1996年,他才把钱全部还完。

    重来一世,他自然不想过十多年才把钱还完。

    但是……想尽快把钱还完,自己有什么赚钱法子吗?

    【叮!您的存钱系统已到账,请注意查收。】

    【存钱系统模式如下:超长期存钱(一年),长期存钱(三个月),中期存钱(十五天),短期存钱(三天)。】

    【分别对应的利息为6倍,1.4倍,0.21倍,0.04倍。】

    【使用注意事项:一……】

    【注:最终解释权归存钱系统所有。】

    好歹是从信息大爆炸时代回来的,陈卫国听明白了意思。

    这个存钱系统和银行差不多,只是说利息比正经银行高亿点点。

    存钱系统没有所谓的活存,只有四个存钱模式可以选择,就是超长期,长期,中期和短期存钱。

    把钱存进去,到了时间后,本金和利息可以一同取回。

    比如说他如果有一百块,选择了短期存钱,三天后他将获得一百零四块,那四块钱就是利息,其他模式以此类推。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每一个模式只有在结束之后才能开始。

    就是说,在他选择了短期存钱之后,假如三天未满,即使他有钱可以继续存进去,也不能选择短期,要么选择其他模式存钱,要么等那三天结束。

    听懂掌声!

    陈卫国摸着下巴沉思,目光看向了超长期存钱,不由自主喃喃自语。

    “那要是我有一万块,存进去一年,一年后连同利息就有七万块?”

    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可是很吃香的。

    别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了,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一年能赚到六万块就足够满足日常所需了。

    以前是没得选择,现在他自然不满足一年只赚六万块。

    “赚够一百万我就收手。”

    陈卫国给自己立下了小目标。

    存钱系统的到来,让他看到了曙光。

    没有金手指,他真不知道要做什么才能快速还完欠的钱。

    种地?家里的牛没了,得自己刨土,累不累的只有干过的人才知道。

    1981年分田到户后,就是各家干各家的,没人会去帮他。

    他当时分得了三斤六两苞谷地,让他去刨土种田?别开玩笑了,那么多地要累死人的,而且他穿越过来之前六十岁了呢。

    进厂上班?他倒是想,但是这时候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公私合营,没钱没学历没关系,别人是不会要的。

    做生意?可以是可以,就是有点麻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来以后,个体经济随之出现。

    《关于个体经济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文件似乎是去年还是前年才出现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允许个体做生意。

    只不过文件发行时间尚短,只在发达地区实行。

    在偏远地区搞个体经济,基本上要被当做投机倒把抓起来,这可不是说笑的。

    八十年代初就允许个体做生意了,却一直到九十年代,有些县城才允许。

    这不怪他们思想固化。

    本来上头的政策就多变,没准上月的政策这月就行不通了,一些市县不想担责,干脆就懒得实行。

    因此,做生意不是不行,但不能在这里做生意。

    还有一点,做生意得有本钱。

    他现在总共身家就一块五毛三。

    一块五毛三能做啥?买个厕所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