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弟你不要这样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你的作业

    肖依实每次和南珺钰视频说:“南珺钰,你怎么又瘦了?”

    南珺钰总是以视频里有美颜为借口,和肖依实说:“我这吃的好,住的好,就是平时工作忙,没有瘦,我感觉到自己都要出啤酒肚了。”

    肖依实看到南珺钰就知道南珺钰以前都在骗自己,肖依实:“你吃什么,我给你做。”

    南珺钰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南珺钰说:“晚饭吃过了,我不饿,我们睡觉吧。”

    肖依实:“那你洗澡睡觉吧,我今天还没有完成你的选修论文,明天就要交了。”

    南珺钰:“我还有选修?我怎么不知道。”

    肖依实:“你都逃课快一个学期,我替你选的,我现在是放寒假了,但是还要完成你的作业,不要太爱你。”

    南珺钰走到肖依实面前,狠狠地亲了肖依实一口说:“我超级爱你。”

    肖依实:“现在才亲我,刚才为什么不亲我,只爱帮你写作业的我吗?”

    南珺钰:“刚才你在门口严肃的表情吓到我了。”

    肖依实:“我有那么恐怖吗?”

    南珺钰点了点头,不过一会又摇了头。

    肖依实:“所以你吓到没有注意到门口的花吗?”

    南珺钰刚进门的时候真的没有看到,经过肖依实的提醒,南珺钰又重新回到门口,看到肖依实为自己准备的准备的花。

    南珺钰抱着花在屋里走了好几圈。

    肖依实问南珺钰:“怎么了。”

    南珺钰:“找个花瓶把它装起来。”

    肖依实这才发现自己没有买装花的花瓶,肖依实为了让南珺钰忘记花瓶的事情,把南珺钰推到了浴室,让南珺钰去洗澡了。

    南珺钰洗完澡,肖依实已经睡觉了,肖依实的电脑屏幕上还是肖依实刚才说的要帮南珺钰完成的论文。

    “遗传疾病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

    2025级金融一班南珺钰

    中医与消渴病(糖尿病)治疗

    一.中医和中医遗传学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随着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遗传学是上世纪末期中医学传统遗传思想与现代遗传学结合从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遗传学的最基本涵义指的是中医学的基因研究。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医遗传学概念与中医分子生物学相似。在中医遗传学这个学科的建立中,首先在理论概念上要弥补中医传统遗传学思想与当今分子遗传学之间的“时代断层“,用分子生物学和现代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整理,研究中医遗传学的研究既要注重保留中医的传学思想,同时还要保证中医学的合理内核,又要注重利用现代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先进技术手段研究中医学,以求适应时代潮流,使中医科学,中医基础获得更大发展。

    广义的中医遗传学涵义是:运用中医学和遗传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认识和解释先天遗传因素对寿命,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并实践于中医药保健,养生,预防及治疗有关疾病的一门新兴科学。

    中医遗传学对遗传科学而论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对中医学而论是有较大创新性的一门学问。中间涵义的中医遗传学是:中医学,遗传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研究人类与遗传有关疾病的遗传特质规律及遗传性失常诸病证预防治疗的一门学科。

    狭义的中医遗传学则偏重于研究基因蛋白质及其中药针灸调控等内容,将中医遗传学思想在分子生物学中融会贯通,进而形成遗传学与中医学交叉的一门分支学科。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分子生物技术和方法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向各个学科的渗透,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主要研究对象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类物质,具有微观性.中医的特点在于整体观,具有宏观性,中医前瞻篇要从宏观性深入微观的二极发展.中医遗传学的创立,给分子生物学渗入中医学的方向拓宽了道路,同时也为探讨分子生物学的科学应用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看,所谓遗传是指细胞的遗传物质从亲代传到子代,并保持其信息的量及质的稳定性.遗传物质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酸(RNA).哺乳动物等真核生物均以DNA为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和组蛋白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于细咆核中.研究中医遗传学明 确地说也就是中医学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两者并无本质的差异.如果要说差异,中医遗传研究的基 因信息着重于亲子之间传递的联系及影响;而中医分子生物学则是一切中医学中的基因蛋白质研究,其涵义跨度更宽更广。

    二.消渴(糖尿病)

    《内经》中称为“消瘅”。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漫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三消)

    中医认为消渴的病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恣食肥甘,情志过极、房事不节、热病之后,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消渴症。其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其中,尤以肾最为重要。

    中医归纳消渴病的临床表现:

    1.多发于40岁以后,形体肥胖之人,男女无明显差异。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

    2.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尿多有甜味等为主要表现。初起“三多”症状可不明显。症状明显时口渴多饮,每日总尿量3~5升以上,食欲亢进,体重减轻,面容惟悴,神疲乏力,皮肤瘙痒,可有四肢麻木、酸痛、腰酸、**减退、男子阳痿、女子月经失调,以及视力减退,腹泻等症。

    3.消渴日久不愈,常可并发多种兼证,表现为疮疡痈疽,或生于下肢或发于背部;或视物不清,内障、雀目、耳聋等;或四肢骨节烦疼,手足偏废;或肺萎劳嗽;或头痛剧烈、腹痛呕吐、呼吸深长,有烂苹果样气味等

    现在医学对于糖尿病的认识: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病病因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现代医学糖尿病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从中医和现代医学对于消渴(糖尿病)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在对于疾病认识上,中医和现代医学认识相同

    三.中医治疗消渴(糖尿病)

    辨证施治

    1.肺胃燥热

    证候: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色黄、次频量多,身形渐瘦,舌红苔少,脉滑数。治则: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主方:白虎加人参汤或玉泉丸、玉液汤等。

    2.肠燥津伤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引饮,大便燥结或不通,舌红少津,苔黄燥,脉实有力。治则:滋养津液,润肠通腑。主方:增液承气汤。

    3.肝肾阴虚

    证候: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多梦遗精,皮肤瘙痒,尿频量多,浑浊如脂膏,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养肝肾,滋阴养血。主方:六味地黄丸。

    4.脾胃气虚

    证候:口渴引饮,多食与便溏并见,或精神不振,纳食减少,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治则:健脾益气,生津止渴。主方:七味白术散或参苓白术散。

    5.阴阳两亏

    证候:手足心热,口干舌燥,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小便频数,甚则饮一溲一,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则:温阳滋阴补肾。主方:金匮肾气丸。

    6.湿热中阻

    证候:多食善饥,渴而多饮,脘腹痞满,舌苔黄腻,脉濡缓。治则:清热化湿。主方:黄芩滑石汤。

    以上各型治疗两个月左右,若血糖控制满意者可继续服用中药,不满意者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四.遗传疾病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

    以中医治疗消渴病为例,中医通过这中药治疗也可以有降血糖,从而控制血压,中医借助现代科学,可以更加明确消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多少,通话现代科技的诊断可以让中药的配伍比例和医生的治疗方案更加适合疾病。

    同时消渴(糖尿病)属于遗传性疾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消渴(糖尿病)的遗传性,人们可以通过中医食疗,来控制自己的血糖,减缓糖尿病的发生。”

    南珺钰把肖依实的文章读完了,南珺钰知道这篇文章是肖依实在网上查资料东拼西凑的,但是南珺钰还是觉得肖依实文采斐然,这也是一种爱屋及乌吧。

    南珺钰给肖依实盖好被子,关了肖依实屋里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