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这一年,彻底大丰收了
“兄长,欲站何处呢?”
张超知道,自家兄长一直以来都很纠结此事。
个中原因自然是颇为复杂,颇为错节,不便去细理。
现在他只想听一个决断,早做决断,总比不做的好。
“呵呵,”张邈盘起腿在榻上来,略微懒散的靠向后去,目光因一时失神而变得阴暗了些许,“去年追逐董贼兵马,卫兹随孟德而去,死在汴水。”
“其家资亦归孟德。”
“我同样也折损了三千兵马,也算是了结此前情谊了。”
“现在我驻陈留,他驻东郡,总归是要有个名目的。”
“或与之同盟,或是归附其下,孟德为我回绝了袁绍,已成了传言令百姓广为知晓,若是我不去感谢,就显得不知好歹。”
“而后,我的名声会尽遭诋毁,他的名声就会显得高洁。”
张邈叹道:“我只有解决其难,才能在境内成为一段兄弟情深的佳话。”
“那就是,投于曹氏麾下,与之同盟立业?”张超点了点问道,跽坐于案牍前,显得颇为诚恳,他一向是听从兄长安排的。
张邈家族经营许多,得了八厨声名,又结交士人极多,在乱世之前就已聚拢了不少人脉。
又以家资起兵,而后参与讨董之同盟,立稳了脚跟,好不容易名显于州郡贤才之家,现在兖州东郡之局势反而更加严峻。
现在,似乎必须要投效于曹氏了,曹操有名有功,似乎也未尝不可。
但,少时曹操可是跟在我后头的,虽有情谊,却多是我领着他。
现在却真的要投效于孟德之麾下,想来却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张邈感觉,这东郡纷乱的诸侯之中,应当是自己占优,可以与袁绍分庭抗礼才对。
而曹操是听命于袁绍的,日后自己的性命,岂不是在他人的掌控之中?
“不投效,但此次必须要与他一同圆上这情谊。”
“将陈留所得粮食,支出万石,再加些许金银、布匹以资助东郡,让孟德能安置此次大战收降的兵卒、流民。”
张邈说到这,哀叹了一句,“这算是,上缴安心费吧……哈哈,我以钱财资助,维护了名声、与孟德之间的情谊,那他也的确不能再对我下手了。”
“先行如此,日后再看吧,眼下的局势,十分不明,还不知谁人为友谁人为敌呀。”
同盟已然是瓦解了,各部诸侯自然也都是各怀鬼胎,都想要占据一块地盘以发展自身实力。
“再看看。”
张邈目光模糊,好似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喃喃道:“若是境内之钱粮不够,则从我们自己家中支取。”
“好。”
张超应下,但是心里其实略有不悦,这样一来,陈留的军备自然会略受影响,不可大肆招募兵勇。
……
“其真正目的是,压制陈留,取之财,壮于我军。”
荀稷和典韦、张郃走主道而回,道路崎岖,三人下马而行,身后跟随百骑皆是如此。
路上,张郃问起了此前和曹纯所说的那番话。
他们知道荀稷根本没醉,毕竟老在一起喝酒,知道他能喝到第二天早上。
用其他兄弟的话来说,若是喝水可能早就倒了,还好是喝酒,反而无事。
荀稷说起了下一步策略,收陈留。
提及这个,典韦是最不困的。
因为他在陈留有人命官司,方才逃亡而出,若是能收取了陈留,那以前的亡命之事就一笔勾销了。
还能得一个乡里豪杰的名声,简直是荣归故里。
所以他虽然平常一般不和荀稷聊这些势啊略啊,动不动就料定尿腚什么的,但现在听得可起劲。
“今年秋收之财,从陈留支出到收至东郡,此消彼长。”
“接下来,为了回报张太守的好意,我们便能顺理成章的去匡亭、雍丘一带驻防,美其名曰,助他保境安民。”
“嗯!”
张郃点了点头,下一步也已经想好了,但是,敌人是谁呢?
“先生这是在防何人?”
“袁术。”
荀稷毫不迟疑,直接告知了心中想法,“当下在外的局势,是袁术与刘表在南阳争夺,同时也时常与长安朝廷互通往来。”
“可以猜测,实际上朝堂中人早已经和袁术暗中有所谋划。”
“袁绍,因为他早些时候扶持东边汉帝,提议废除长安天子,已经触怒了不少人。”
“故此,董贼、西凉一党肯定不会和他再同盟。”
“袁绍与曹公,如今暂时背对于官渡河畔,我们所面对的皆是敌人。”
“南方,则是袁术、徐州陶谦、青州田楷等,乃至于荆州刘表,若是稳固了周围之患,都有可能随时北犯。”
“这个时候,就必须先行防范,防的便是张邈会倒戈向某一方,而在我看来,他必然会站在曹公对立面。”
“为何?”张郃好奇的询问道。
“立场天生就不同,再加上还有利害之关系,身后支持的各族纠葛,不可能归于曹公。”
“我之志向,便是在田土间躬耕为民,以惠政来养活万民。”
目前来看,这是结算时最占优的一条词条:惠政利民。
只要和这个沾边,基本都能有一个好结果,而且荀稷现在发现,奖励比以前好多了。
这可能与吏员身份有关,也可能和自己的【气运】有关,涨了1点气运之后,连结算时都是利好的。
“所以,必须以万全之策,护好现在所辖之地,不能有半点损失。”
“眼下所做的安排,接下来会一一印证。”
“最先得到成效的,应当就是范县、东阿、廪丘三地交汇,可依靠巨野泽,在未来数年间养出几十万亩良田。”
“这样,就能得到农耕之民,民若有归依之心,就自然会护境保家,用这个名义,就能招揽到各地乡勇,自发为军。”
“而陈留送来的钱粮,刚好可以犒赏,解决此时之难。”
荀稷敲了敲案牍,斩钉截铁的下了定论。
……
十月底。
秋收完毕之后,曹操派遣麾下宗亲在各地招募兵马。
成效出奇的好,不光是有人丁踊跃,而且还有商贾云集,资助钱粮与战马。
大商的马匹与各类钱财,又能够同行换取粮食,让曹操一下富足了许多。
问询百姓下来,都是欲聚东郡,日后好保全家小,在乱世求存。
而问商贾,则是仰慕曹公之仁德、用策之高明、法典之严厉。
简而言之——前景。
他们在曹操这将近一年的治理下,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前景。
至少是东郡几任太守,都不曾给过的光景和念想。
这一年,曹操在秋收之后,彻底迎来了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