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母神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安北王

    而在这其中,那根仿制的时空之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苏紫阳利用它作为信物,巧妙地骗取了大荒运粮队的信任。运粮队的士兵们看到这根拐杖,误以为苏紫阳与达秋风有着深厚的交情,因此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就这样,苏紫阳成功地利用这根拐杖,为大荒的反击行动铺平了道路。

    当运粮队毫无防备地踏入苏紫阳布下的陷阱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苏紫阳的精心策划。然而,此时已经为时已晚,他们被苏紫阳的军队团团包围,最终不得不束手就擒。

    这一战,苏紫阳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扭转了战局。大荒的将士们看到这一幕,无不欢呼雀跃,为他们的三殿下喝彩。而达秋风则因为失去了这批粮食,陷入了被动之中。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一根拐杖,竟然会成为苏紫阳反击的利器。

    随着战事的持续,达秋风所率领的军队陷入了粮食短缺的困境。清原城,这座曾经坚固的堡垒,如今在缺乏粮草的支撑下,已然无法固守。面对这一困境,达秋风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清原城,撤回草原。

    然而,这位草原的霸主并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归。他深知大禹国的富饶,于是心生一计,派出使者前往大禹国,提出了一个看似诱人的条件:以100万石粮食换取清原城。这一提议,在表面上似乎是一个公平的交易,但实际上却是达秋风精心策划的阴谋。

    苏紫阳和关远征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未被表面的诱惑所蒙蔽。他们通过探子传来的情报,得知达秋风的粮草早已告急,甚至到了杀马充饥的地步。清原城的失守,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因此,他们断定,达秋风提出用粮食换清原城的要求,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

    苏紫阳深知,此时若轻易答应达秋风的要求,不仅会助长其嚣张气焰,更会让大禹国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因此,他果断决定,拒绝这一看似诱人的提议,并着手准备应对达秋风可能的进一步行动。

    关远征也赞同苏紫阳的看法,他率领军队加强防线,防止达秋风在撤退前发动突然袭击。同时,他们也积极收集情报,密切关注达秋风的动态,以便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最终,达秋风在粮草尽绝的困境下,无奈地撤回了草原。而苏紫阳和关远征则一举收复了清原城。

    当达秋风撤退和清原城收复的捷报通过800里加急快报送进皇宫时,整个京城都为之沸腾。这份捷报详细描述了战事的经过和胜利的成果,但唯独对使用时空之杖骗取大荒信任一事只字未提。皇帝苏无敌看过战报后,满脸欣慰地感叹:“还是我儿勇猛,做得不错啊。”

    苏无敌深知,这次胜利不仅避免了春季攻势的发动,还稳固了清原城的防守,为大禹国的边疆安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决定下旨让苏紫阳回京城领赏,以表彰他的赫赫战功。

    不日,小李子便将皇帝的旨意传到了安北城。关远征等一众有功将士都得到了丰厚的奖赏,他们的英勇事迹在京城传为佳话。苏紫阳也只好暂时按住了他心中举兵谋反的心思,随小李子踏上了回京的道路。

    远在皇宫的紫月公主,听到三皇子凯旋而归的消息后,也是十分诧异。她并不知道那根仿制的时空之杖在战斗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得知苏紫阳平安归来。紫月公主心想,既然送财童子没有被嘠在安北,那么自己又可以去“麻烦”他这个三哥了。

    不久之后,京城南门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这场仪式的主角,正是威名赫赫的苏紫阳。经过一路的风尘仆仆,他终于一咱顺畅地回到了京城,回到了这个充满繁华与荣耀的地方。

    苏无敌,这位英明神武的领导者,对三皇子苏紫阳的归来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他亲自下令让礼部安排了这场盛大的欢迎仪式,以彰显对苏紫阳的尊重与赞赏。当苏紫阳一行浩浩荡荡地来到京城南门时,那里早已聚集了众多显贵,包括王知章、王芊芊、紫月等重臣以及一众朝廷大臣。

    在欢迎的人群中,苏紫阳一眼便看到了紫月。她的出现,让苏紫阳心中又生出了一丝不好的兆头。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停下脚步,而是骑着高头大马,向各位大臣拱手答谢,然后缓缓走进了城门。

    进城之后,苏紫阳立刻前往皇宫拜见父皇。父皇对他的归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他在外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夸赞苏紫阳英勇善战,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父皇还赏赐了苏紫阳许多珍贵的物品,以表达对他的嘉奖和关爱。

    更为令人振奋的是,父皇还向苏紫阳承诺,不日将对他进行封赏。这一消息让苏紫阳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他知道这离他掌控大权又更进了一步。

    苏无敌看到了苏紫阳展现的才干与潜力,因此特意将紫月传唤至宫中,询问她对苏紫阳的看法。这一举动,无疑表明了苏无敌对苏紫阳未来的期望与重视。

    面对君王的询问,紫月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她深知,这个问题并非简单的评价,而是关乎到国家未来的储君人选。她想起之前让灵儿在苏紫阳身上安下的分身,对苏紫阳这次去安北的经历几乎是了如指掌。因此,在回答时,她显得格外谨慎。

    紫月回答道:“三哥德才兼备,假以时日,一定是好的人选。”她的话语中既表达了对苏紫阳的赞赏,又留有余地,暗示苏紫阳还需要更多的历练与成长。这样的回答,既符合君王的期望,又避免了直接表态可能带来的风险。

    苏无敌听了紫月的回答,心中暗自点头。他明白紫月的用意,也看到了苏紫阳未来的可能性。于是,他决定给予苏紫阳更多的机会与历练,让他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几日之后,京城之中再次掀起一阵波澜。苏无敌经过深思熟虑和与众大臣的商议,决定给予苏紫阳一项重大的封赏。这一决策,不仅是对苏紫阳平定安北、收复清原的嘉奖,更是对他为国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的认可。

    旨意迅速传至苏紫阳府中,他接到这份封赏之时,内心激荡不已,感觉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然而,紫月这个棘手的问题仍悬而未决,如同鱼刺梗在喉头,令他倍感不适。

    苏紫阳深知,紫月是个不可小觑的对手,她的存在始终是他实现目标的一大障碍。然而,目前他并没有更好的对策,只能暂且将其放在一旁,走一步看一步。

    他心中明白,对付紫月之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谨慎行事,以免打草惊蛇。他开始暗中观察紫月的动向,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式来应对这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