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狂魔
繁体版

第十一章 拜师

    秋末,树叶子开始逐渐枯黄,凋落。

    九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周日,正值霜降,罗素脸上扣着本《导演艺术》躺在树下的躺椅上晒着午后不可多得的阳光。

    罗素迷迷糊糊间只觉得有人在踢自己的脚,缓缓睁眼一瞧,却是司徒照墩。

    “睡得挺舒服啊?”

    “还好,还好。”罗素连忙起身,接着道:“老爷子请坐。”

    随后罗素又从店里搬出一个简易小矮桌和一把躺椅,再给老爷子斟上茶,自己又躺下来沐浴阳光。

    “看了几本书了?”老爷子问道。

    “《视听语言》和《剧作》都看完了。”

    “感觉怎么样?”

    “基本都能看懂。”

    “哦?那我倒要考考你。”

    老爷子问的基本都是概念性的东西,不怎么深入,自从穿越后罗素的记忆力也变得好了许多,老爷子问的问题大多能答上来。

    接连问了好多的问题,《视听语言》和《剧作》都有涉及。

    “不错,不错,能自学到这种程度非常不错。”老爷子对罗素赞赏有加。

    “先不要想着深入学习,平时多看中外名著,多看以前的电影,注意基本常识的积累,像《世界电影史》,《龙汉电影史》之类书要多看,这些在艺考时用得着。”司徒老爷子说道。

    “司徒老师,燕影导演系考试具体怎么个考法?”罗素问道。

    “也好,我给你说道说道,也好提前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

    老爷子喝了两口茶,开口道:“导演系艺考有四轮考试,比之摄影系、表演系这些要更难一些。第一轮是综合常识考试,其中包括高中所学的知识、社会常识,还会考察艺术修养和电影修养,这轮考试涉及的东西很多也很杂,需要长时间的记忆和积累。”

    “第二轮复试就是面试,也就是自由陈述,内容没什么要求,介绍自己、家人、朋友、老师,或者说一个关于你的事件什么的都可以,主要看你的表述能力。”

    老爷子又喝了两口茶,罗素连忙斟茶。

    随后老爷子接着说道:“第三轮就比较难了,还是面试,内容包括美术/摄影作品分析,音乐作品分析,命题故事构思。前两个就是给你放一段音乐还有电影片段,让你进行分析,这个你看了那几本相关的书,考试时就能说上一二。故事构思不好弄,给你一个题目或图片或关键词,在五分钟之内构思一个故事,并且流畅,逻辑清晰地表述出来,表述时要思维清晰,不能混乱,普通话要标准,口齿清晰,不能让人听不清。”

    “这第四轮考试要考三天,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第一天就是命题创作,主要是叙事散文写作,所以要多看名著,学习写作。”

    “第二天考创作问题讨论,就是给你一个短片或者电影创作的问题分析,考生们单独发言到团体讨论,所以要多看电影同时多看电影的影评。”

    “第三天考表演,上午拿考试题目,然后分组,再与组员进行构思和排练,下午到剧场表演。这个不难,咱学校表演系的老师不少,多去请教请教,或者干脆去拜个表演老师,我看老马就不错,还能买一送一,要是你拜了老马,他媳妇儿李然染也就成了你师娘,两个表演系的老教授教你绰绰有余了。”

    随后又道:“其实找徐雁也行,虽然她是表演系的老师,但导演系这边的表演课一直都是她上的。”

    “那司徒老师您介意收个徒弟吗?”罗素一脸期待地问道。

    “你?”

    “嗯嗯!”

    好家伙,老头子直呼好家伙,我让你去找老马拜师,没想到你先赖上我了。

    老头子打量了罗素良久,最后在罗素诚恳的目光下,优哉游哉道:“这个么,也不是不可以。”

    随后老头子紧紧盯着罗素道:“但是我可是很严格的,一旦拜了师你可就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到时你挨骂、挨打得受不了了想退出时虽然我不会拦着你,但你走导演这条路可就难了,到时即便我不说,但是我教过的学生和认识的朋友不管是真心的还是有意的都会抵制你,而你在这条路上会走得很难,会处处受人排挤。”

    “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师父”,罗素不假思索,打蛇上棍,连忙一杯茶敬上。

    没有什么隆重仪式,只有一声“师父”,一杯茶。

    老爷子愣了愣,随后笑呵呵地接过罗素敬上的茶,一杯茶饮尽,开怀大笑,连道几个“好”。

    拜师可不是随便拜的,一声师父包含的很多,一个师半个父,拜的即是传道授业的老师也是亲人。天地君亲师,师父,仅次于父母双亲的关系。

    “既然收了徒弟,我就要负责了,从今往后每星期周末都要到我家里来上课,每周我都会给你布置作业,你要按时完成知道了么?”老爷子立马进入了师父的角色。

    “啊?”罗素傻眼了,欲哭无泪,还要在周末上课?还有作业?我的快乐周末时光就这么没了?

    “嗯?不乐意?后悔了?”

    “没有,没有,乐意,乐意之至。”罗素强颜欢笑道。

    “行了,我这就回家给你找点资料和作业。”

    老爷子起身又道:“刚才跟你扯了这么一阵,差点忘了正事了。”指了指“下三路烧烤”店道:“晚会儿时候,你这店里给我留两张桌子,今晚不是《三国演义》开播么,我和老郑他们几个来喝酒,顺便一起看看这部大制作的首播。”

    “好勒,一定给您留着。”

    还没走几步,老爷子又回头说道:“那几样东西多留点,知道了吗?”

    “哪几样?”

    “滚蛋,明知故问。”

    罗素看着老爷子远去的身影,又想到了失去的周末和望不到头的作业,抬头望天,眼角含泪,轻语道:“福兮?祸兮?”

    夜。

    燕都秋末的七点钟已被夜色笼罩,后世被称为一大害的雾霾如今已初显,天上月影模糊,不见半点星光。

    虽然正值霜降节气的燕都晚间有些冷意,但罗素的“大补烧烤”店门前却是人声鼎沸,热闹不凡,酒令碰杯声不绝于耳,大笑之声传遍周遭。

    罗素的店里每天人都比较多,因为来这里吃烧烤的大都是几个朋友、同学或者情侣,一般还会喝点小酒,聊聊人生,谈天说地,逗留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罗素就在店外支了很多张桌子。

    天气渐凉,罗素又将涮锅给弄了出来,或者给每个桌上加个小火炉。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二三好友坐在小帐篷下,观赏着雪景,围着火炉涮火锅或吃着烧烤,再喝二两小酒,说人生、侃大山,岂不痛哉快也!

    虽没有兰亭阁的风流,没有滕王阁的雅致,没有醉翁亭的野趣,亦没有湖心亭赏雪的韵味,但在燕都的钢筋水泥丛林间,也是颇有几分意味。

    店门口摆着的电视机正播着新闻联播。

    罗素和江德来人摆弄着烧烤,而罗冰和罗雪俩丫头充当着服务员兼收银员的角色,四个人忙得不亦乐乎,而隔壁的“风味小吃”店,晚上的客人倒不是很多,蔡丽一个人倒也顾得过来,罗冰还兼着这边的收银员工作。

    忙是真忙,但能赚钱也是真的,痛并着快乐。

    不多时,司徒老爷子一行人也来了店里,人还不少,好几个老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