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狂魔
繁体版

第十四章选角

    年初三,罗素晨练回来,吃过早饭后,打开昨日买来的一百回版《水浒传》,而电视剧也是改编的这一版。

    粗略翻读一遍后,罗素发现了四个特别感兴趣的角色,一个是“风流倜傥”高衙内,一个是“高风亮节”小张三,张文远,再一个是“吃斋念佛”裴如海,还有“正人君子”西门庆。

    这四人都深得吾辈偶像曹孟德之精髓,颇具魏武遗风。

    罗素又仔细读了一遍这四人出场的章节,最后决定首选西门大官人,演裴如海需要剃光头,可以当作第二选,张文远和高衙内戏份比较少也没有前两个出彩,可以是后备选择。

    主要还是西门大官人和裴如海的戏份非常有趣,有句俗话道:“人人都骂西门庆,但人人都想成为西门庆。”

    估计在场的各位看官在看剧时都恨不得钻到剧里,一脚踢开西门庆取而代之。

    罗素来来回回又看了几遍,越看越想演西门庆或裴如海。估计是个男人都拒绝不了。

    你看看施耐庵是如何描写二潘的就能明白。

    描写潘金莲是通过武松的眼来写,《水浒传》原著中写道:

    武松看那妇人时,但见: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再看是如何描写潘巧云的,同样是通过丈夫的兄弟,也就是拼命三郎石秀的视角写的,书中写道:

    石秀看时,但见:黑霣霣鬓儿,细弯弯眉儿,光溜溜眼儿,香喷喷口儿,直隆隆鼻儿,红乳、乳腮儿,粉莹莹脸儿,青袅袅身儿,玉纤纤手儿,一捻捻腰儿,软脓脓肚儿,翘尖尖脚儿,花簇簇鞋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更有一件窄湫湫、紧掐掐、红鲜鲜、黑稠稠,正不知是什么东西。

    临了,施耐庵还留了一首诗来衬托这女人的魅力,有诗为证: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试问,只要是个男人,谁能顶得住?

    当然了,让罗素打定主意要演这两个角色的并不是对二潘的这番描写,而是施耐庵对那两番事情的描写。不得不说,古人写起带颜色的文章来,现在那些个写颜色小文的拍马难及。

    不信请看《水浒传》中是如何描写的,书中写道:

    那妇人便把西门庆搂将起来。当时两人就王婆房里,脱衣解带,共枕同欢。正是:

    交颈鸳鸯戏水,并头鸾凤穿花。喜孜孜连理枝生,美甘甘同心带结。将朱唇紧贴,把粉面斜偎。罗袜高挑,肩膊上露一弯新月;金钗倒溜,枕头边堆一朵乌云。誓海盟山,搏弄得千般旖旎;羞云怯雨,揉搓的万种妖娆。恰恰莺声,不离耳畔;津津甜唾,笑吐舌尖。杨柳腰脉脉春浓,樱桃口呀呀气喘。星眼朦胧,细细汗流香玉颗;酥、胸、荡漾,涓涓露滴牡丹心。直饶匹配眷姻偕,真实偷期滋味美。

    再看另一段对潘巧云和裴如海的描写,书中写道:

    和尚便抱住这妇人,向床前卸衣解带,共枕欢娱。正是:

    不顾如来法教,难遵佛祖遗言。一个色胆歪斜,管甚丈夫厉害;一个淫心荡漾,从他长老埋冤。这个气喘声嘶,却似牛齁柳影;那一个言娇语涩,浑如莺啭花间。一个耳边诉雨意云情,一个枕上说山盟海誓。阇黎房里,翻为快活道场;报恩寺中,反作极乐世界。可惜菩提甘露水,一朝倾在巧云中。

    瞧瞧,全篇写意,没有一处让人觉得低俗暴露的实写,看完之后留给人遐想无限,挠得人心痒肝颤。

    就在罗素翻来覆去,细细揣摩人物时,门外传来一阵响声。

    “蹬!蹬!蹬!”,罗雪一路小跑上了楼梯,推门而入。

    “哥,下去吃午饭了。”

    罗素将手中的《水浒传》一合,放在桌上,道:“走吧。”

    两人下了楼,来到“风味小吃”店里。“小素今天吃什么?”蔡丽问道。

    “丽姐,一个鸡肉砂锅。”

    “你俩呢?”蔡丽问罗冰、罗雪二人道。

    “同上”,“复议”。

    “哥,你想好演什么角色没?”罗雪问道。

    罗素喝了一口茶道:“有了。”

    罗冰好奇地问道:“什么角色?”

    “打虎武松,武二郎,怎么样?”,罗素可不敢说想演“水浒人妻四君子”。不然绝对会遭到俩丫头的强烈抵制,绝对是演不成这四个角色,先糊弄过去再说,等到正式确定下来,那时木已成舟,再说什么就已经迟了。

    “这个角色不错。”俩丫头对此都很满意。

    罗雪又道:“还有吗?”

    “小李广花荣怎么样?”

    “还有吗?”

    “还有祝氏三杰之一的祝彪,浪子燕青,没于箭张清这几个怎么样?”

    “不行,祝彪不能演,这不是个好人。”罗雪一脸认真道。

    “好吧,好吧,不演,不演。”罗素连忙道。

    “演个祝彪都能这么大反应,西门庆好像还要激情戏来着,到时候这俩丫头不会打死我吧!”罗素心里默默想到,越想越害怕。

    大年初五,正值八九,昨日夜里下了场小雪,路面上积着一层薄雪。

    路上车辆很多,虽不及日后京城堵车的盛况,但已经初现端倪。

    罗素赶早来到燕影招待所,打门口问了《水浒传》剧组的地方,走进院里一瞧,已经有几个壮汉在不停地锻炼,举杠铃的、俯卧撑的、仰卧起坐的、引体向上的都有。

    在寒冷的冬天,一个个都穿着个小背心,身上寒气蒸腾,那一身货真价实的腱子肉,古铜肤色,看上去极具美感,绝不是那种用海克斯科技弄出来的肌肉。

    武松,鲁智深,阮氏三兄弟,李逵,这些水浒传的主演们基本都已聚在了一处。

    罗素上了二楼,找到剧组办公室,敲了敲门,只听得自屋里传出一声“请进!”。

    推门而入,只见屋子里的陈设比较简单,两张会议桌,几把椅子,只有三个人。两个大胡子,一个是水浒传的导演张少霖,另一个胡子更长一点的是制片主任张继忠,还有一人是水浒传剧组副导演康弘耒,也是水浒传的选角导演,不过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导演张少霖手里。

    “三位导演好,我是罗素,来试镜的。”罗素道。

    张少霖道:“你就是司徒照墩老师的学生?”

    “正是。”罗素答道。

    “看着很年轻啊,多大了?”张继忠问道。

    “马上十七岁了,正在读高二。”罗素道。

    “还在读高二?学过表演吗?”张记忠又问道。

    “跟着燕影的马菁芜老师和李然染老师学了差不多有一年半。寒暑假在燕都电影制片厂跑过龙套,演过几个小角色。”罗素道。

    为了理论实践相结合,马菁芜和司徒照墩经常把罗素塞进在燕影厂拍摄的剧组中实习。大部分时间是跑龙套,不过看在两位老师的面子上有时也会给一两个小角色。

    不得不说,走后门真的香!

    张少霖对着张继忠道:“马菁芜的徒弟,即便还没上过大学也算是科班出身了。”

    “我听司徒老师说,你进组主要是为了实习导演工作是吧?”

    “我在艺考前要必须要导演一部短片出来,虽然跟着老师学了有一年多,但都是理论方面的,还没有进行过实践,就想着先到剧组看看,一个剧组是怎么样运行和拍摄的。”罗素道。

    “为什么要在艺考前要拍出一个片子。”张继忠好奇地问道。

    “这…………”罗素有些为难,特招这事儿已经算是在走后门了,在这个特招名额到手之前将这件事给泄露出去,他恐怕也用不着费这么大心思了,还是乖乖去华戏或魔戏得了。

    “得了,不方便说,咱也不问了。”张少霖打了个圆场道。

    “你想演一个角色是吧?”张少霖问道。

    “是,我一个闲人如果跑去剧组也是给给位导演添麻烦不是,就想着在剧里演一个角色,在剧组里多待几个月就行。”

    “你有想演的角色没有?”

    “有,我想演西门庆。”罗素斩钉截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