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狂魔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筹划

    晚上,三个人坐一块嗑着瓜子看电视。

    正播的是由盖忧主演的电视剧《寇老西儿》,其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程到民演八贤王,罗素来到这个世界后见到的第二个人李程儒,在剧中演潘仁美,还有张梓建,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龙汉队长”燕双鹰,“挂灵”李元芳,他在剧中演宋真宗,还有罗素的朋友,正在燕影读大三的付大笼,他在剧中演寇准的管家。

    电视中正好播到了剧中的名场面,寇准阵前骂战,口嗨“五彩刀法”。

    “我让你白刀子进去,绿刀子出来,我扎你苦胆。”

    “我让你白刀子进去,还是白刀子出来,我挑你脑浆子我。”

    “我让你白刀子进去,黄刀子出来,我扎你屎包。”

    ………………

    寇准:“来将,贵姓。”

    八贤王:“哎呦,还特么挺客气。”

    ………………

    俩小丫头看得津津有味,笑声迭出。

    “哥,明天有事没?”罗雪问道。

    “怎么了?”罗素侧躺在沙发上,嗑着瓜子,懒洋洋地回道。

    “明天我们开家长会,你来呗!”

    “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吗?”

    “嗯嗯!”

    “冒昧问一下,你俩期中考试考得咋样?”罗素道。

    “姐姐考了全班第一名哦,我考了全班第三名。”罗雪得意地说道。

    “那就好,我还想着你俩要是考得不行,我就不去了,现在的话,我给你个面子,就勉为其难地参加一下吧。”罗素摇头晃脑道。

    “哼!”一个抱枕划过半空,从天而降,准确地砸在了罗素脑袋上。

    罗素把抱枕扒拉到一边,问道:“明天星期几了?”

    罗冰将刚洗好的一盘苹果放到桌上,递给罗素一个,同时回道:“星期五了。”

    “那正好,明天你俩顺便去请个假,下周一有事要办。”

    “什么事?”罗雪好奇道。

    “我们去注册个工作室。”

    “干嘛?”

    “今天我去咱们的店里视察一下,发现十几个店里的管理什么的都不尽相同,比较杂乱,我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小公司来统一管理,这样也好更好的发展,做大做强。到时再找两三个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我们只需要在背后操控就行了,也不用太累了。”

    “既然要成立公司,那注册工作室干嘛?”罗雪问道。

    罗素道:“这细节的我也不太清楚,但主要还是跟税务问题有关,简单的操作就是我们三个人每人注册一个工作室,然后由三个工作室共同出资成立一家公司,然后这家公司的股东就是三个工作室,而不是我们个人,明白吗?”

    俩丫头一脸懵地摇摇头。

    “具体的我也不懂,到时候找个懂行的就行,韩愈不是说过术业有专攻么,我们只需要掌控大的发展方向,其他的交给专业人士。”

    罗素又接着道:“还有一点就是我若想拿到燕影的特招名额,不是还得拍出一个片子么,起初老师说让我拍一个短片,但是现在的电影行业很不景气,拍电影基本就是亏本买卖,更别说连电影院都进不了的短片了,本来老师说可以联系燕都电影制片厂投资,但没人愿意做亏本的买卖,我也不想让老师难做,去燕影厂给我拉投资。”

    “所以我就想着自己投资,也不拍短片了,索性拍一部纪录电影。而按照国家规定,只能由国家单位、公司或民营企业等投资影视剧,不允许个人投资,所以要注册一个工作室,由工作室的名义投资拍摄。”

    “大概明白了。”罗雪道。

    “你们家长会是明天下午是吧?”

    “嗯嗯!”

    “那行吧,明天早上我去老师那里一趟,下午去学校。”

    第二天一大早,罗素给司徒照墩老爷子打了个电话,而后直奔老爷子家而去。

    两人刚一见面,先互相问候几句。随后老爷子问起了水浒传剧组的事。

    “在剧组学得怎么样?”司徒照墩问道。

    “还不错,学到了很多,张少霖导演对我很照顾,我还实践拍了几场戏。”罗素道。

    “老张这么放心,让你上手拍?”司徒照墩疑道。

    罗素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道:“如果后期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我的名字会出现在《水浒传》执行导演那一栏里。”

    “你说啥?真的?”老爷子惊诧道。

    罗素肯定地点点头道:“真的,我开拍前,任达慧制片人亲口承诺的。”

    “你是干了什么事,能让龙汉电视台制作的剧让你挂一个执行导演?”

    “老师您知道我演的是西门庆吧。”

    “知道啊!”

    “演潘金莲和武大郎的演员都不是专业出身,所以进组后张导就让我当个临时的舞台剧导演,天天排练阳谷县的戏份,后来张导和张继忠都觉得我排得不错,经过张导的考核后,决定让我当阳谷县这段戏份的执行导演,最后拍完后,他们都觉得拍得挺好,所以张继忠给我争取了一个副导演的名头。”

    司徒照墩感慨道:“你小子是运气真好啊,有了这个副导演的名头,你进入燕都电影学院的难度小了一半啊!”

    罗素道:“老师,我不打算拍短片了。”

    “为何?”

    罗素叹口气道:“现在电影市场不景气,更别说拍短片根本就是血本无归,所以我想着拍一部六十分钟左右的纪录电影,拍纪录电影的投资不会很高,而且只要拍得不差,就能够拿到电影院放上那么几场,要么卖给龙汉电视台纪录频道或者其他的电视台,可能赚不了钱,但也不会亏本,这样的话我自己就能直接投资,也不用到外面拉投资了。”

    “你这个想法也不错,想好要拍什么了么?”老爷子问道。

    “想好了。”罗素将带过来的一个文件夹递给司徒照墩道:“这是我画的分镜头脚本,还有一部分故事板。”

    罗素早在《水浒传》剧组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拍一部美食纪录电影,而纪录片的名字就叫“舌尖上的风味”。

    他打算仿照在后世大火特火的美食纪录片《舌尖》那种镜头,从细节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以及人们对食物的情感,而拍摄对象就是他的“风味小吃”和“大补烤肉”这两间店,顺便打打广告。

    当然了不能单纯地只讲述美食,还要有所谓深度和思想。既然要拍,那就争取拍到最好,再报个如“金公鸡奖”“桓表奖”“百花齐放奖”等奖项,评奖的那些个评委们最喜欢那种“有思想”“有深度”“有艺术性”的东西。

    以讲述小吃和美食为主线,再加入如“下岗潮”,“对外开放后燕都的发展”之类的话题。燕都的发展方面着重宣传一下对外开放的政策如何如何的好,燕都发展得如何如何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之类的,反正就是一个劲地吹就得了,罗素不相信都这么舔了,还不给个好评。

    再者如“下岗潮”这方面,不能一味地说下岗了如何如何,下岗工人过得如何如何悲惨了之类的,要先抑后扬,先说下岗的人找不到工作,生活过得不太好,然后再讲这些下岗人员是如何如何的努力,如何如何的奋斗,如何如何的拼搏,最后过上了好日子,至于过上好日子的原因,除了自己的坚强努力,拼搏奋斗外自然少不了要感谢政府的帮助,还有这个美好的时代。这部分的主角就拍江德夫妻俩了。舔上加舔,就不信他不给个奖鼓励一下罗素费心尽力地说好话,宣传正能量。

    当然了,罗素这个主角自然也是要出演的,首先讲述一下罗素还有俩妹妹的悲惨身世,先煽情一波,然后讲述罗素是如何在小小年纪里努力拼搏,一边上学,一边赚取兄妹三人的学费还有生活费,这满满的正能量不就来了么。最后再感谢一下这个时代,是这个开放的时代,美好的时代,让罗素能有学上,有饭吃。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