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狂魔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桓表奖

    下午四点多,罗素强拉硬拽地把两个意犹未尽的小丫头带出动物园。

    “时间差不多了,我该去展览馆那边了,你俩回去吧!”罗素道。

    “哥,我能跟去看看吗?”罗雪道。

    “纪录片奖是个小奖,只给了一张邀请函,你进不去的。”罗素道。

    “我现场不进去,就在门口看看红毯也不行吗?”罗雪道。

    “这还真看不了,红毯也需要观众票的。”

    “好吧。”罗雪耷拉这脸。

    “好了,别不高兴了,现在回家去说不定还能看看龙汉电视台电影频道的桓表奖颁奖直播。”罗素道。

    “哥,你几点回来啊?”罗冰问道。

    “大概要到晚上十点多钟。”

    “好了,上车回去吧!”,罗素拦了出租车,把俩丫头塞到车里。

    目送着俩人远去后罗素匆匆赶往燕都展览馆。

    燕都展览馆的建筑风格看着不像龙汉的建筑风格,罗素在展览馆门前广场外的入口处拿出邀请函后顺利进入,随即被工作人员带到了广场边的一处大白色帐篷里。

    这里就是红毯的起点了,不过罗素不可能像提名优秀故事片的剧组那样一个剧组一个剧组的走,而是和所有获得优秀纪录片提名的影片代表一起走。

    没办法,谁让是部纪录片呢,如故事片,都是剧组的主创人员都可以来,而像纪录片、科教片之类的没啥关注度的小奖只能是一部影片一个代表,所有代表一起走红毯。

    罗素与其他纪录片代表被安排在第三个出场,最先出场的是影视界的元老前辈,其后便是从没什么分量的奖项提名影片开始。

    第二个是优秀科教片提名代表,再是罗素所在的队伍,其后是美术片、戏曲片、儿童片之类的小奖代表队伍,最后是获得优秀故事片提名的剧组或是表演嘉宾,亦或是被邀请来参加颁奖典礼的大腕,以及开奖和颁奖嘉宾,毕竟在龙汉无论举办什么活动,大腕或领导总是最后才踩点出场的。

    临近下午五点半,桓表奖的颁奖典礼前的红毯仪式正式开始。

    罗素缀在队伍的最后面,走出帐篷,刚踏上红毯上的时候朝两边瞅了瞅,隔离栏外,红毯的一侧是来的新闻媒体,另外一侧则是抢到红毯观众票的观众。

    当罗素一行人走上红毯时只有一个主持人简单的介绍:

    “接下来走上红毯的是获得优秀纪录片提名的代表们,本次获得提名的有《山梁》,《东北虎野化训练》,《菊坛盛会》,…………,《舌尖上的风味》。”

    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介绍,不过还好,提到了罗素的片子。

    再看两侧的媒体记者和观众,都在三三两两的聊天,或者伸着脖子望向红毯起点的小帐篷,期待着从中走出来一位大腕或喜欢的明星、演员。而罗素一行人基本上没人关注。

    红毯不长,走过去也就几十秒的事情,在红毯的尽头是桓表奖签名墙和采访区,当然了,罗素这种根本没人认识的人员是没有被采访待遇的。

    罗素在签名墙上很快的写上一个巨丑的“素”字,就当是签名了,至于字写得丑这就没办法了,罗素也不是没练过,但就是改变不了。

    不过反正也没人认识,丑不丑的无所谓。

    下了红毯后罗素随着其他人一起走进展览馆,随后被工作人员带到了展览馆剧场。剧场内部是圆形的结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罗素的座位被安排在了观众席前区,最边上的一块小区的最后一排。

    颁奖典礼晚上七点开始,此时距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罗素左右看了看,也没个认识的人,索性闭目养神。

    恍惚间罗素只觉得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睁眼后才发现颁奖典礼要开始了。

    七点钟正式开始,剧场大屏幕上播放桓表奖片头,最后定格在“龙汉影视大奖第三届电影桓表奖颁奖典礼。”

    紧随其后是开场表演,结束后两位主持人登场,先是一段开场白,然后是播放龙汉电影历史回顾和电影发展短片。

    罗素早在被叫醒后就被带到了后台,而后被告知《舌尖上的风味》获奖了。此前怀着的一丝期待也放下了,影片中那些个歌颂时代、歌颂对外开放、歌颂政府、体现个人积极向上的内容没白加,舔狗没白当。

    随后罗素和一大帮子人一起被按顺序排成一列,然后走上颁奖舞台,站在幕布的后面,幕布被拉的很严实,也看不到前面的情况。

    只听得主持人说:“首先我们要开启的是科教片、纪录片和儿童片奖,请大家看提名短片。”

    然后应该是在播放短片,罗素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其他情况,只听得一道慷慨激昂的声音在一一介绍获得优秀科教片、优秀纪录片、优秀儿童片提名的影片。

    待介绍完后主持人又请出了两名开奖嘉宾,然后两名颁奖嘉宾也不说谁获奖了,两人先是一顿掰扯,聊了起来。等聊了一阵后才想起了自己的主要工作是公布获奖名单。

    只听一人道:“获得第三届龙汉桓表奖优秀科教片奖的是,《种子正传》,《嗑药的危害》,《喷灌压碱洗造良田》。”

    另一人紧接着说道:“获得第三届桓表奖优秀纪录片奖的是,《山梁》,《东北虎野化训练》,《舌尖上的风味》。”

    随后先前的开奖嘉宾道:“获得第三届桓表奖优秀儿童片奖的是,《男孩女孩》,《我也有爸爸》,《滑板梦之队》。”

    没错,这三项奖是一块颁发的,小奖项就是这么没排面。

    而后在一阵敷衍的掌声中幕布缓缓身升起,罗素一行人的身影也出现在了领奖台上。

    罗素本还想台下坐着那些大明星来着,不过几束灯光从观众席的最后方照在舞台上,罗素根本看不清台下具体什么样子,也没有感受到万众瞩目的感觉。

    紧接着颁奖嘉宾上台,给台上的一众人颁发奖杯和证书。拿到证书后直接下台,这些个小奖项也没有发表获奖感言这一说法。让你露个脸,给个奖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下台后罗素又仔细端详了一番奖杯,制作工艺还不错,以紫禁城前的汉白玉柱子桓表为奖杯造型。而后在后台工作人员将一个刻着“龙汉广播影视大奖电影桓表奖(三届)优秀纪录片《舌尖上的风味》龙汉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字样的铜制铭牌贴在奖杯基座上,又将一张获奖证书给了罗素,颁奖台上只给了一个证书外皮,真正的证书下台后才给。

    拿到奖杯和证书后罗素又到洗手间放了放水,整个颁奖典礼还长着呢。

    等罗素磨磨蹭蹭、慢慢悠悠的回到观众席时已经又颁出去了几项小奖,舞台上正上演着文艺节目。

    之后陆续颁发了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几项相对比较大的奖项。最佳女演员由于惠凭借《喜莲》这部电影获得。最佳男演员给整了个双黄蛋,刘配奇凭借《离开雷锋的日子》中乔安山这一角色获奖,另一位是傅雪成,凭《大转折》中饰演开国元帅刘元帅这一角色获奖。

    最佳编剧也是两位,由《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这两部电影的编剧获得。

    最佳导演也是两位,都是罗素的师兄,俩人都毕业于燕都电影学院,一位是韦镰,也就是《大转折》的导演;另一位是冯晓柠,拍的是《红河谷》,不出意外地话将来有部特搞笑的喜剧电影电影《举起手来》极其第二部《举起手来追击阿多丸》也是他的导演作品。

    最后颁发的是最有分量的大奖,优秀故事片奖。这一届桓表奖获得优秀故事片奖的电影总共有十部,分别是《大转折》,《红河谷》,《喜莲》,《夫唱妻和》,《离开雷锋的日子》,《男婚女嫁》,《军嫂》,《青年刘元帅》,《一棵树》。

    从这些获奖电影的名字就能看的出来桓表奖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奖项,这也是为什么罗素一听到有提名就屁颠屁颠跑过来参加颁奖典礼的原因,实在是得惹不起啊!

    再看看桓表奖的主办方就更能明白为什么这个奖这么重要了,桓表奖是由龙汉宣传部、龙汉广播电视总局、龙汉电影局主办的电影奖项,谁敢不给这三个大佬面子,以后还拍不拍电影了?电影的备案、审核、发行都归人家管这呢!

    颁奖典礼临近结束的时候罗素打着上厕所的幌子偷偷摸摸的蹿到了出口处,反正也没有什么人关注他,只待颁奖典礼落幕,他就可以先一步离场了,不必和其他人一起挤挤攘攘的出来。

    虽然结束后一帮子人们会在现场有一个短暂的自由交流,主要就是拉关系搞人脉,或者谈生意、约电影、约吃饭、约喝酒、约逛街、约酒店,约一起回家什么的。

    罗素人微言轻,也混不进去,当然了即便是能参与进去他也不会去,他很不喜欢这种纷扰杂乱,联络人际关系的场合。

    出了展览馆大门,也不多做停留,招了辆出租车直接回家。

    等罗素到家后俩丫头正在看电视。

    “哥,这就是奖杯啊?是金的吗?”罗雪捧着奖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铜的,美得你,还金的。”

    “就一铜的呀!”罗雪一脸失望的掂了掂手里的奖杯,感受着铜和金的不同。

    “哥,吃饭了没?”罗冰问道。

    “还没呢,这不结束后就回了。”

    “就猜到你会急匆匆的回家。”罗冰甜甜一笑道。

    “走了小雪,做饭去了!”随后罗冰拽着雪进了厨房。

    就在罗素等饭这会儿自己的两位老师以及黄三石等人纷纷打电话过来祝贺。

    显然今晚都蹲在电视机前看桓表奖颁奖典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