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狂魔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典礼

    戛衲电影宫的卢米埃尔厅很大,能容纳两千多人观影。罗素与王辅两人被安排在了靠近舞台的左侧区域第五排,靠近墙边。

    到了晚上七点左右,第五十一届戛衲电影节颁奖典礼正式开始。首先是一位女主持人出场,说了一段不到五分钟的开场白。

    然后直接是颁奖环节,有三个非主竞赛单的奖项会在闭幕颁奖典礼上颁发,而其他非主竞赛单元的颁奖典礼早在前一天就已经在德彪西厅举行完毕。而这三个奖项分别是金摄影机奖,短片金棕榈奖和短片评审团奖。

    第一个颁发的正是金摄影机奖,也就是其他电影节常说的最佳导演首部作品奖。至于为什么第一个发这个奖,因为这里是高卢国,在卢米埃尔厅,而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发明了电影。

    最终,金摄影机奖由约翰国电影《铛铛入狱》获得。在其后便是跟罗素有关的奖项了。

    首先由主持人请上电影基石单元的评委团主席以及另一位颁奖嘉宾,两人在简短的开场白后,直接宣布道:“获得短片评审团奖的是《煤气收费员》。”

    随着宣布声刚落,现场传来一阵掌声,而获奖的导演起身向观众致意,坐在导演旁边的剧组成员也相互拥抱祝贺。

    但颁奖嘉宾在停顿片刻后,又接着道:“同时还有《曲面》,导演罗素。”

    此刻罗素还在为《煤气收费员》剧组鼓掌,王辅突然拍了拍罗素的手臂,轻声说道:“快站起来,你也获奖了!”

    还来不及细想便被王辅推着站了起来,就在这一刻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而现场所有媒体的镜头聚集在了罗素身上,还好罗素及时反应过来向观众致谢,才不至于傻愣在那里。当两千多双手为你鼓掌,所有的目光,镜头都聚在罗素身上时,那种感觉是不可名状的,这一刻他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对电影的尊重。

    掌声结束后,罗素坐回座位,而台上紧接着宣布了短片金棕榈奖由《采访》获得。紧接着由短片金棕榈获得者上台领奖,而短片评审团奖是没有获奖证书的,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口头表彰,算是安慰奖吧。但能在闭幕主会场颁奖典礼颁发这个安慰奖,说明这也是有那么一点点含金量的,就是不多而已。

    在三个非主竞赛单元的奖项颁发结束后才是颁奖典礼的重头戏,首先由主持人请上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主席,再由其一一介绍评审团成员,陈恺戈在评审团第三个出场。

    主竞赛单元颁发的第一个奖是最佳编剧,第二个则是评审团奖,第三项是最佳女演员,该项奖由影片《两级天使》的两位女演员获得。在其后便是最佳男演员奖,由约翰国男演员彼得沐兰凭借影片《我的名字是乔》获得。

    然后是最佳导演奖,由约翰国导演约翰鲍曼获得,之后是评审团大奖,由意达利导演罗伯特贝尼尼执导的《美丽人生》获得。最后则是整个戛衲电影节的最高荣誉,由希腊电影《永恒与一日》获得。

    颁奖典礼结束后,罗素和王辅两个人从侧门跟着观众一同离场。

    “你拽着我这么快出来干嘛?”罗素问道。

    王辅道:“快八点了,你不饿吗?”

    经过王辅这么一提,罗素确实感觉有点饿了,便对王辅道:“我俩到哪去吃饭?”

    王辅笑了笑道:“当然是官方举办的晚宴啊,我跟你说那可是个好地方。”随后又拿出颁奖典礼的邀请函道:“咱俩的这张邀请函是可以进宴会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罗素摇了摇头道:“算了,不去了吧,我不太喜欢喝酒,也不想去那种酒会场合。”

    王辅拍了拍罗素的肩,笑道:“我看得出来你不太喜欢去有很多陌生人的场合打交道,咱就去吃一顿免费的大餐,吃饱了就回怎么样?”

    “行了,别犹豫了,听哥哥的话。”说罢,王辅拽着走向晚宴的举办地点卡尔顿洲际酒店。

    两人来到宴会举办地时已经有一些人陆陆续续地到了,不过大咖基本上都还没来,于是两人找了一处比较隐秘一点的位置,靠近墙角,还被柱子和几枝盆栽绿植挡住了。

    两人刚一坐下,便有服务员端来了小点心和红酒。

    “你稍等一下。”王辅留下这么一句话便起身离开了座位。片刻后也不知道在哪儿找的,王辅端来了一大盘海鲜,其中不乏大龙虾,帝王蟹,大个鲍鱼之类的,此外还有一些罗素不认识的东西,但用脚趾想都知道,王辅肯定都是挑好的拿。

    “你从哪搞来的这些好货,以前还没吃过呢。”罗素道。

    王辅扒开一只龙虾,说道:“这就是我马不停蹄地拉你过来的原因了,别看这个宴会这么大,但这些好东西也不是无限供应,先到先得,来得晚了,除非你自己去要,不然除了一开始摆出来的这些,之后酒店也不会主动再续的。即便自己去要,也都是比刚开始摆出来的这些次一些的,装点门面的都是好东西,世界上到哪儿都是这个理。”

    酒足饭饱之后,两个人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动一动大嘴,只留下满桌的虾皮蟹壳,空盘残盏。

    第二天一早,两人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去芭黎的列车。在列车上还能听到很多人还在讨论昨天刚结束的电影节,当然讨论最多的还是电影。据王辅说他还听到几个人在讨论《曲面》,在戛衲这个地方,电影氛围一直挺好的。

    整趟列车用了足足五个半小时才从戛衲行驶到终点站芭黎,差不多横穿了大半个高卢国,好在列车线路沿途的风景还不错,不至于让人感到沉闷烦躁。

    出了列车站,拦下一辆出租车,一路赶到距芭黎二十五公里外的戴高乐国际机场。在来高卢国道芭黎转机时顺便买好了回程的机票,当地晚上八点出发,到燕都时估计是燕都时间五月二十七号下午四五点左右。

    燕都首都机场,历经十多个小时,罗素搭乘的飞机终于平安落地。

    随后在两人乘车来到城西区玉渊潭公园附近的一家粤菜饭庄,再此地罗素宴请了一番王辅,算是对这十几天来的帮助表示一下感谢。

    吃完饭后两人就此告别,王辅乘车离去,而罗素想了想又回到饭庄要了一份白切鸡、四只脆皮乳鸽、一份白灼虾、两份木瓜炖雪蛤打包。

    出了一趟国,只顾着自己玩了,啥也没带回来,本来罗冰和罗雪当时也想去戛衲玩的,但被罗素以学习更重要的理由给严词拒绝了,如果啥礼物也没带,虽然不至于生气但估计一点小失望会有的。还在他及时反应过来,带一份晚饭回去应该也不会是太差的选择吧?

    第二天上午,罗素回了学校继续上课,同时向司徒照墩说了说参加戛衲电影节的情况,知道罗素的短片得了个短片评审团奖后,司徒照墩随即开始了将罗素之前拍的短片《负重前行》送往维尼斯电影节的工作。

    罗素会燕都一个月后的一天,收到了黄三石送的一份《大众看电影》杂志,原来当时在红毯上叫住罗素的是大众杂志的记者,在这份杂志上有一个戛衲专栏,上面是对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两部华语电影的介绍,还有其导演侯效闲与蔡名量的人物专访,以及《海上花》主演梁超韦、刘迦翎的访谈,之后则是程恺戈和龚莉的人物专访。

    而在两部电影介绍的后面,文章作者小小的介绍了一下罗素以及他的短片,其中还附有水浒传中西门庆的剧照和戛纳红毯的一张照片。

    随着该杂志在校内的快速传播,罗素在校内的名气也提升了那么一点点,因为罗素算是继程恺戈和章一某后第三个在戛衲获得奖项的内地导演,即便是一部短片,但也是在A类国际电影节上拿到的奖,不是么?

    虽然在外界和影视圈内没能泛起多大的浪花,但在燕都电影学院内部,在学生群体中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讨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