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学:不科学的观察者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拿下

    各位股东们坐在会议室内,面色凝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氛围。

    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会议桌中央的文件上,那些数字、图表和报告,无一不在诉说着公司当前的困境。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会议室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大多数股东最终决定增持股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稳定公司的股价。

    然而,仍有几位股东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稀释股份更为稳妥。

    就在此时,以瑞信、苏黎世银行和瑞士宝盛为代表的几家银行代表却突然站起来,他们的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他们表示,手中已无任何股份,此次前来仅为告知各位股东一声。

    言罢,他们便匆匆离开了罗氏股东大会的现场,留下了一屋子面面相觑的股东们。

    次日,诺华的股东大会也上演了类似的场景。

    这些银行代表的离去无疑给股东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许多股东开始权衡利弊,纷纷选择稀释股份,采取观望态度。

    瑞银作为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慢慢增持股份,拉拢大部分股东,但现在却变成了单方面对抗外国资本的局面。

    经过努力,他们成功集资了15亿瑞士法郎。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完成集资并投入股市拉升股价之后,青木的下一波攻势却悄然而至。

    罗氏和诺华的股价刚刚有所回升,就传来了工会组织员工罢工游行的消息。

    员工们要求涨工资,这两家企业在瑞士的员工总数超过十万,短短几天内,就有近七万员工参与了游行示威。

    这使得刚刚有所起色的股价再次暴跌,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击打在罗氏和诺华众股东的心头。

    面对这样的局面,两家公司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其他事务,全力以赴应对这次罢工游行危机。

    经过多方的努力和协商,公司终于与员工代表达成了一致,答应涨工资并改善工作条件。

    员工们逐渐回归了正常工作,但这次危机却给两家公司的市值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市值蒸发了40%,仅剩下原本市值的30%,让股东们心痛不已。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瑞银不得不再次发起股东大会,请求集资以拉升股价。

    然而,众股东们却纷纷选择作壁上观,继续稀释股权。

    尽管再次募集了10亿瑞士法郎,但瑞银已经通过集资将自身的股权提升到了46%和43%,成为了大股东。

    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这个成绩却显得微不足道。

    如果瑞银不继续注资的话,之前的投资很可能会付诸东流。

    就在瑞银焦头烂额之际,青木公司的第三波攻势却突然而至。

    青木旗下的靶向药通过了最后阶段的实验,即将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瑞士。

    这款药的药效远超两家公司现有的靶向药,使得两家公司的股价再次暴跌至谷底。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瑞银感到束手无策,他们深知这次恐怕真的无法挽回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瑞信集团开始采取行动。他们与其他非瑞银股东进行接触。

    伊莉娜也开始在股市中吸收流通股,并从西班牙政府手中购得了当初女大公持有的那部分股份。

    这两家公司的股份被稀释到了22.6%和21.8%,此刻仅用不到10亿瑞士法郎就成功收购了这些股份。

    从开始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两家巨头就纷纷倒下。

    在青木第三波攻势的第二天,许多非瑞银股东纷纷找到瑞信牵线搭桥,将股份卖给了青木、罗伊等人。

    最终,青木、罗伊和瑞信共同持股分别达到了51%和52%,成功获得了控股股东的地位。

    面对如此局面,瑞银感到束手无策。

    他们曾试图继续增持股份以挽回局势,但已经来不及了。

    看到局势已经无法挽回,瑞银只好寻求政府的帮助。

    然而,这个漏洞早已被青木利用瑞信给堵住了。

    政府得到了青木的保证,投资建新工厂、招聘工人并加薪。

    这一系列举措让政府感到非常满意,而对于瑞银的求助则显得冷漠无情。

    瑞银深感绝望,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掌控权。

    最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青木以控股股东的身份召开了股东大会。

    参会股东寥寥无几,仅有瑞银代表、青木、伊莉娜、罗伊、瑞信代表卡梅伦以及宝盛和苏黎世代表等人。

    会议的主要议题只有一个——集资。

    对于这一招数,青木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看着这个熟悉的套路,瑞银代表感到无比愤慨却又无可奈何。

    经过一番激烈的谈判,青木软硬不吃,瑞银最终只好选择投降认输。

    他们想要将股份卖个好价钱,但青木却仅给出了25亿瑞士法郎的价格。

    对于这个价格,瑞银方面虽然感到不满,但在青木的强势压力下,他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毕竟,如果真的把青木逼急了,他们手中的股份可能连5亿都卖不出去。

    经过成功收购罗氏与诺华两大巨头后,青木果断依照既定计划,清退冗余股份,回笼资金。

    此举赢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评,唯独原股东和瑞银暗自吞下苦果。

    随后,青木委托伊莉娜核算此次交易的成本效益,结果显示,公司竟然还净赚了近20亿瑞士法郎。

    这意外的收获让青木倍感无奈,平白获得两家行业巨头不说,竟还能赚得盆满钵满,这简直让人无言以对。

    伊莉娜随即着手安排资金分配,按照既定比例,两家公司各集资10亿瑞士法郎,用于修复受损仓库、恢复生产秩序。

    同时,按照先前的约定,下月起将提升员工工资10%。至于剩余的10亿资金,则计划用于购置土地,建设新的生产基地。

    真正实现了本地挣钱本地花,一分不想带回家。

    (PS:这段剧情终于写完了,火柴深感痛苦和无奈,主要源于无法精确获知那两家业界巨头的市值信息。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我不得不采用遮掩的手法来处理这一环节,实属无奈之举。恳请各位书友能够体谅火柴的苦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