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开局骂哭李二!
繁体版

第16章 长孙无忌的谋划!

    房玄龄是李世民旧臣,还参与过玄武门之变,根本不缺这个“扶立”之功。

    可以说,不论谁当太子,他的地位都不可动摇。

    但他不缺这个功劳,不代表他的儿子也不缺。

    毕竟他的爵位只能传承给长子,对于小儿子房遗爱来说,如果不能在新朝立功,一生恐怕都只能顶着一个驸马的头衔了。

    “现在局势很不明朗,你回到魏王身边切忌,千万不要跟着作什么出格的傻事。一旦魏王那边有动静,也要第一时间派人告诉我!”

    “儿子明白了!”

    房玄龄对自家儿子进行耳提面训之时,长孙无忌也在跟长孙冲进行家主培训。

    “冲儿啊,现在陛下的心思是越来越难以琢磨了……”

    “父亲此言何意?”

    “陛下之前不是说要废黜太子么,今天在朝堂之上,好像废立的心不是那么坚决了,甚至还有点暧昧……”

    “这怎么可能?”

    “陛下不是一直不满太子的表现吗?”

    长孙无忌闻言仔细的想了想,随即无奈的摇摇头。

    “这种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毕竟是亲生父子,就算偶有隔阂,那也是几十年的父子亲情,岂能说断就断?”

    “只是今天太子的嫡长子表现很抢眼,不仅在朝堂上痛斥了陛下,竟然还脱口吟出两句诗!”

    长孙冲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他最喜诗文,平日里有什么好诗都会抄录下来细心揣摩。

    “什么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长孙冲听罢当即激动的直拍大腿。

    “好诗啊!”

    “这两句诗不仅豪气干云,更难得的是有一种慷慨凌云之志,让人闻之不禁热血上涌,豪迈之情顿生!”

    长孙无忌闻言,脸上也不由露出钦佩之色。

    “这两句确实是好诗,但如果这两句诗出自一个七岁的孩子,那就显得恐怖了……”

    “呃呃?”

    长孙冲满脸不可置信的望向父亲。

    “父亲,您是说这两句诗是李厥所作?”

    长孙无忌闻言摇了摇头道。

    “不确定!”

    “但为父下朝的时候,特意找朝中博学多才之士问过,他们谁也不知道这两句诗的出处。”

    “父亲,你说这两句诗,能不能是当今之人所作,被李厥偶然听到,然后在朝堂之上吟诵出来?”

    “我们也曾怀疑过这点,但当今天下能有此才情的年轻人,无不是各大世家子弟。这种世家子弟,又岂会屈身于一个七岁的皇孙?”

    “这……”

    这次长孙冲也想不通了,但他仍然不信这两句诗会出自一个七岁的孩童。

    “父亲,此事不难确认。”

    “改日儿子亲自上门考教那李厥一番,看看他对于诗之一道的才情,即可判辨别真伪!”

    长孙无忌闻言无所谓的笑了笑。

    “此事不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陛下的心思。陛下极有可能将心思放在李厥身上,从而失去对李治的关注。”

    长孙冲听到这话心里一凛,这算是他们长孙家最大的秘密了。那就是他父亲真正支持的既不是太子李承乾,也不是魏王李泰,而是姑母年纪最小的儿子李治。

    基于此,自家一直放任魏王李泰觊觎太子之位,甚至一次次挑衅太子,冒犯太子,继而逼迫太子铤而走险,走上谋反的死路。

    因为按照父亲的说法,只有李治继位才是最符合他们长孙家利益的。

    毕竟李治年幼,又没有什么才名,将来上位之后必然要仰仗他们长孙家稳定朝局。

    如果让李承乾和李泰继位,可能他们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限制自家这个外戚。

    事实上,按照正常的历史推进,长孙无忌也的确是在李治登基之后才达到权力巅峰。

    只是他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李治的老婆,他本人更是死在李治的老婆手里。

    “父亲,儿子有一事不明。”

    “说!”

    “如果说便于控制,李厥年纪更小,岂不是比李治更好控制?”

    “父亲何不转头帮助李厥谋夺储位呢?”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还真认真思考了一番,他突然意识到儿子的这个提议也不错。只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又将这个提议给否定了。

    “不妥!”

    “先不说有没有隔代传位的规矩,单说李厥在朝堂上表现的强势态度,就不是一般人能驾驭了的。”

    “而且他现在才七岁,就能直面陛下的龙威而面色不改,甚至陛下拔剑相向他都没有丝毫退缩。若是再给他几年时间,让其成长到十几岁那还得了?”

    “相对来说,你表弟李治性格暗弱,缺乏主见,更适合作为咱们家族的踏脚石!”

    长孙冲闻言露出虚心受教的表情。

    “父亲英明,儿子受教了!”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笑呵呵的看着儿子。

    “冲儿,将来长孙家迟早要交到你手上。你要谨记一点,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咱们家祖上毕竟出身武川镇,武川镇区区弹丸之地,至今已出三代帝王。”

    “周、隋、唐之祖,皆出自武川镇!”

    “若是上天眷顾,若干年后,咱们长孙家也不是没有机会!”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过是为父偶然得闲的幻想。现在天子圣明,跟咱们长孙家更是关系莫逆,咱们还是要以忠敬之心侍奉陛下,并竭尽心力辅佐新君。”

    长孙冲闻言赶忙起身,朝着父亲躬身行礼。

    “诺!”

    “儿子谨受教!”

    “儿子会在守住家业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忠于陛下,忠于新君!”

    长孙无忌听到儿子这样说,总算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才是他们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那就是不论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自身家族的强大。

    毕竟只有自身足够强,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候抓住机会,从而跳跃龙门!

    “父亲,现在咱们该如何做?”

    “是静观其变,还是……”

    长孙无忌略微思索下,然后走到一个书架前,从上边拿下一本字帖。

    “你一会儿入宫一趟,将这个字帖送给你表弟李治,找机会告诉他,让他赶紧去找陛下给太子求情!”

    “给太子求情?”

    “父亲,你确定没搞错吧?”

    “陛下重视亲情,李治这孩子只有从这个方向下手,才能在陛下心里留下好印象!“

    “也只有这样,将来为父才能帮他一把,将他推上那个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