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0:姐姐好
繁体版

第1章北电初试

    “各位老师好,我叫王林,今年18岁,身高178公分,体重69公斤,我今天要朗诵的是我自己创作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

    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

    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

    今天是2002年2月26日。

    这里是北电表演系校考初试现场。

    这已是校考的第三天。

    王林今天运气不太好,抽签抽到了后头。

    大早上赶过来,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多才轮到他,中途还不敢随意走开,只能傻乎乎的在那里等。

    心中有气。

    于是就把原本要朗诵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临时改成了前世诗人余秀华2014年创作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而且特地模拟姜闻的语气神态朗诵。

    豪迈,霸气。

    本来考试了大半天的考官们已经有点麻木了,被王林来这么一下,顿时一个激灵,都精神了起来。

    好家伙。

    你这哪儿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明明是穿过火线去抢媳妇啊。

    本来还有点青色味道的诗歌,被王林朗诵的跟山大王强抢民女一样。

    用姜闻的套路来北电面试,属实有点打脸了。

    都知道,姜闻被北电嫌弃,而后被中戏捡走,最终成为电影大师。

    姜闻越有出息,北电脸越黑。

    不过,王林一点都不担心。

    因为今年的主考,新上任的表演学院副院长他喊王叔叔。

    当然,这仅能作为最后的保障,王晋松再是主考,也不能枉顾大家的意见。

    最主要的是,王林从小在话剧院长大,耳濡目染之下,朗诵这种入门科目,他有十足的信心。

    “朗诵完毕。”

    “下面,我表演的个人小品是电影《谁说我不在乎》节选片段。”

    说完,王林嚯的转身,盯着身边围观待考的一个小姑娘。

    “漂亮,太漂亮了。”

    “我想把她上衣脱了。”

    “我脱她的鞋,脱她的袜子。”

    “我脱她的裤子。”

    “脱她的裤衩。”

    “我抽出她裤衩里的猴皮筋儿做个弹弓子打你们家玻璃。”

    说最后这句台词的时候王林没有参照电影里娇羞低头,而是看着王晋松说的。

    看着还是一贯调皮的王林,王晋松也是无奈捂脸。

    要说娱乐圈能说得上话的人,王林只认识两个。

    一个是姜闻,另一个就是坐在主考位置的王晋松。

    王林爷爷王波,1931年生人,青年艺术剧院1949年创办时加入,算是元老之一了。

    原身父母亲原来也都在这个单位工作。

    而王晋松、姜闻都曾在青年艺术剧院工作,跟随老爷子学习话剧,与王林父亲兄弟相称。

    甚至王林父母结合还是姜闻拉的线。

    自95年王林父母意外去世后,王晋松、姜闻两个徒弟就自觉走的更勤快了些。

    这部《谁说我不在乎》2001年上映以后,王晋松就专门给王林家送了一盘。

    王林觉得这段特有意思,找王晋松专门指导过多次。

    斜眼、舔舌头、喘息、木然、傻笑、娇羞......

    一系列传神演绎,不能说跟王晋松演的一模一样,起码也有八九分神似了。

    表演的不错,考官们也很满意。

    只是旁边被王林盯着当道具的小姑娘都快吓哭了。

    “谢谢,我的表演结束。”

    王林也不废话,表演完毕就走到一边,等这波人结束后一起出去。

    这是初试,人数众多,讲究的是效率,考官不会跟考生墨迹废话。

    给王林打分很简单。

    虽然他表演的题目都有些恶搞的嫌疑,但他的台词功底和演技是毋庸置疑的。

    更何况,从王林刚才的表演里可以看出来,这家伙肯定和姜闻、王晋松副院长关系匪浅。

    那样的台词和表演,没有原主悉心指点是演不出来的。

    白给的人情,不要白不要。

    最终,王林得了个97分的超级高分。

    王林是倒数第二个考试的,很快他们这波人就走了出来。

    只是最后的那个小姑娘是哭着出来的,因为王林表演神经病的时候,就是对着她演的。

    刚才在里面就哭了好久,考官们也有点不好意思,好一顿安抚,说已经根据她现场表现,推演了她真实实力,是根据她真实实力打的分。

    如此才把她哄了出来。

    王林没管这么多。

    在这里耽搁了一天了,他还有事儿要去办呢。

    和下一波人错身而过的时候,王林好像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但也没在意,北电是培养影视明星的地方,保不齐就是一个自己前世见过的人呢。

    没错,王林是后世穿越而来的同名之人。

    说起来,前身也是倒霉催的。

    身世优越,家财万贯,两年前的一天,因为一个房客几个月没交租了,他自告奋勇去催租,与房客发生争吵,被打中头部死去。

    说到收租,就不得不提房子的事情了。

    原身父母在80年代后期辞职下海做起了服装贸易,95年去世时留下了百万家财。

    儿子儿媳走了,为了这千倾地里的一颗独苗,64岁的老爷子直接办理了退休,专心照顾小孙子。

    王林家里有两套四合院,一套自住的百五十平四合院,一套用于出租的三百多平的四合院。

    百五十平的四合院是单位分给老爷子住的。

    原身父母去世后,老爷子担心自己万一哪天也去了,单位一旦收回房子,孙子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于是花2万内部价,买下了现住的百五十平的四合院。

    后来听人说单位的房子产权不清晰。

    于是动用儿子儿媳留下的遗产,花50万在自己隔壁买下了一套三百平的四合院记在孙子名下。

    买下四合院以后也没空置,整备过后,十二个房间,800一间全租了出去。

    因为靠近建国门,属于涉外商圈,从四合院买下来以后,房租就只涨不降。

    买了房子,还剩下两百万。

    运气也是真好,两百万存银行,赶上了最后一波5年期存款15%的高利率。

    2000年到期的时候,两百万摇身一变,成了350万。

    老爷子不是很在乎钱财,这又是王林父母的遗产,就让他自己处理。

    2000年的时候存款利率低的令人发指。

    王林提出存款后,先是以五道口那边大学多,以后可能到那边上学的名义,花费100万在那边买了三套小户型当投资。

    剩下的钱也懒得存定期,直接放在卡里。

    要说老爷子唯一上心的,就是孙子未来的职业。

    作为一名老艺术家,老爷子固执的认为,自己的孙子也必须成为一名表演艺术家。

    再者,老爷子对儿子儿媳去世一直心怀愧疚,认为如果自己坚持让儿子留在剧院继承衣钵,儿子就不会死。

    现在,这份执念就转移到了孙子身上。

    说来,真正的可怜人是老爷子。

    早年丧妻,只得一子。

    为了拉扯儿子,也没顾得再娶。

    没想到,临老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本想安心守着孙子过日子,但他不知道,他真正的亲孙子也在两年前已经去世了。

    但其实也还不错。

    以原身那被惯出来的,骄横又不通人情世故的性子,出事也是早晚的。

    王林穿越过来以后,融合了原身记忆,这个融合是相互的,并没有谁高一等的作为主导,现在王林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如此算来,原身也不算去世,只是多了另一个人的记忆,性格有些变化罢了。

    而对现状最满意的还属穿越而来的王林。

    相比前世年近40被烟酒熬夜糟蹋的差不多了的身体,这十七八的小伙子倍棒。

    还有钱有闲,有个老爷子当靠山。

    好家伙,潘驴邓小闲算是齐了,这不浪一把都对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