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相公
繁体版

第五十八章 立下奇功

    童贯正在检视战场,他心中充满了喜悦,脸上却毫不显露。

    他领兵二十年,对战事非常熟悉,很清楚今天这一战,是剿灭贼军最重要的一战!

    如能大胜,便能轻易消灭这股贼兵,此战若不胜,折了锋芒,那么就算最终能剿灭,也要大费时日!

    眼下金辽大战,正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良机,必须速战速决,解决这股贼军,才有机会完成大业!

    如今首战大胜,自然令他欣喜万分!

    一番检视后,童贯下令清扫战场,统计功劳,便带着将领们回到了营帐。

    刚坐下,便见一人走了进来,拱手道:“末将王子武,拜见童宣抚!”

    童贯微微一笑,道:“王将军请坐,今日大战,多亏你率军出城,夹击贼兵,本使必向官家禀奏,为你请功!”

    王子武赶忙道:“全赖宣抚进军神速,贼人措不及防,就算没有末将相助,朝廷大军也必胜无疑,末将不敢居功!”

    童贯点点头。

    他生平最恨别人跟他抢功,刚才出言只是试探,倘若王子武居功自傲,奏报朝廷的功状中,就没他分了!

    这时,又一人走进营帐,单膝跪地,道:“末将辛兴宗,特来向宣抚请罪!”

    童贯哼了一声,道:“兴宗,你今天这一战是怎么打的?一场大胜差点坏在你手里!”

    辛兴宗道:“末将用人不当,无话可说,请宣抚重重治罪!”

    童贯沉着脸道:“你手下的泾原第二将,一向作战勇猛,个个都是百战之士,哪里来的用人不当?”

    辛兴宗道:“末将过于轻率,不该用宋江那一伙贼寇对敌!”

    童贯愣了一下,恍然道:“啊,想起来了,张叔夜收降了一股贼兵,好像就调在你麾下!唉,我早就跟你说过,打仗时要用信得过的人,你就是不听!”

    辛兴宗哽咽道:“末将悔不听恩帅之言,只想着那群贼寇刚刚归附,必定效死命作战!”

    慕容居廉皱了皱眉。

    他负责预备军的调派,所以知道宋江军被辛兴宗剔除作战,放在预备军中。

    没成想辛兴宗打了败仗,把责任推在宋江一伙头上,简直岂有此理!

    话虽如此,宋江一伙是贼寇出身,他不愿为了他们得罪辛家,便没有多言。

    童贯摆了摆手,道:“算了,此战最后总算赢了,而且我听说你斩杀了贼军大将方五,就算功过相抵了!”

    辛兴宗道:“宣抚,方五并非末将斩杀,而是末将部下所杀,末将不敢领功!”

    童贯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你就是太老实了,既是你部下,功劳自有你一份!下去吧,好好谢谢人家折可存,这次是他救了你!”

    辛兴宗应诺一声,退下了。

    童贯转头朝折可求笑道:“折将军,你们折家还真是代代出人才啊,我瞧可存那小子不错,将来说不定又是一个折可适将军!”

    折可求笑道:“宣抚过誉了!”

    童贯又向王禀道:“老王,河东军久不上战场,你倒是真有办法,把他们训练的不比西军差啊!”

    王禀道:“宣抚过奖了,论整体战力,河东军还是比不上西军,只有个别队伍,能与西军并论!”

    童贯点头道:“除了折可存的人马,就属张灏的人马作战英勇,不愧是张经略的儿子!”

    慕容居廉心想:“张灏一军都被冲散了,只有赵玉城一营顶了上去,张灏有什么功?”

    这话说出来,未免得罪了张孝纯,便没有开口。

    赵玉城是他的人,以张孝纯的精明,这份人情对方肯定会记着,倒不必说破。

    想到侄女向自己举荐的这个人才,果有过人之能,暗暗点头,决定将来加以重用!

    便在这时,一名负责统计功劳的将领忽然走了进来,喜道:“宣抚,方七佛已被追击的将士捉住了!”

    童贯霍然起身,大喜道:“好!”

    众将纷纷起身,向他道贺。

    杨惟忠笑呵呵道:“宣抚一战便击破了方腊最精锐的部众,活捉方七佛,相信方腊得知后,必然丧胆!”

    童贯微笑不语。

    刘延庆笑道:“官家若是得知宣抚这么快就破敌,必然欢喜!”

    童贯朝着北面拱手,微笑道:“此战能胜,皆赖官家鸿福。官家是天子,有上天庇佑,方腊逆天而行,必败无疑!”

    众人纷纷称是。

    童贯缓缓坐下,抬头看向那将领,道:“是哪位将军捉住了方七佛?”

    那人答道:“是张灏统制下的威胜军第四营指挥使,赵玉城!”

    童贯眉头一皱,道:“一个指挥使?会不会弄错了,可别让人冒领了军功!”

    慕容居廉心想再不能沉默了,正要开口,王禀却先一步出声。

    “宣抚,张灏手下作战最勇猛的一部,便是这威胜军第四营!”

    童贯点点头,摸了摸稀疏的胡须,道:“那就难怪了,这赵玉城是什么出身?可立过什么功劳?”

    王禀道:“回宣抚,赵玉城是慕容居廉将军举荐入伍,颇有军事才能,善于练兵!”

    他那日在太原点兵时,便注意到赵玉城手下兵马队列整齐,当时就留了心。

    向东京城行军时,又特意观察了两次,都很满意,便替他说了两句好话!

    童贯笑道:“我说怎么忽然冒出这么个人,原来是慕容钤辖举荐的人才,那肯定不会差!”

    慕容居廉暗暗记下王禀的人情,微笑道:“此子颇有急智,不过上战场却是头一遭,撞到好运罢了!能捉到方七佛,全赖官家鸿福、童宣抚运筹决胜!”

    童贯见慕容居廉说话得体,微笑道:“不管是不是运气,有功就得赏,不然如何激励众将?小功就让下面人统计,大家一起议议头功名额!”

    头功又称奇功。

    宋仁宗时期,军功分为五等,其他四等皆有规制,只有奇功可不拘一格,破格封赏!

    要想在宋朝军队快速升迁,不断立奇功,便是唯一方法!

    当初宋徽宗宠幸高俅,便把他放到刘仲武军中历练。

    刘仲武自然知道皇帝用意,每次立大功时,奇功名单中,都会有高俅的名字。

    正因如此,高俅才能以市井之身,军阶飞速窜迁,如今已升为第一阶太尉,殿前司第一人!

    众人一番商议,议定四个名额。

    其中两个是童贯门下,胜捷军出身,今日在中军作战时最为勇猛。

    另两个是折可存和赵玉城。

    是夜,童贯命大军在秀州城外驻扎,又命幕僚们写好捷报,星夜向朝廷报捷!

    次日,童贯分兵攻取几处小的据点,亲自率领大军,直扑杭州!

    行军两日后,功曹们统计好了功劳。童贯将第一等功名单全部扫了一遍,每个立功之人都要问个清楚。

    有些人他从未听过,觉得不合理,便将其降为二等功或者三等功。

    高平、刘光世、李存继、韩世忠都出现在一等功中。

    刘光世和高平都是世家出身,他并无怀疑,匆匆略过。

    当他看到李存继后,向左右询问此人来历,得知是第四营赵玉城部下,便没有再问。

    韩世忠则被他直接改为了二等功。

    他知道韩世忠,很早以前,刘延庆上表枢密院,说韩世忠斩杀了西夏驸马,为他请奇功!

    童贯不信,改为了二等功。

    自那以后,童贯对韩世忠就没有好印象,只要看到他立功,都会下降功劳级别!

    这天晚上,辛兴宗说从贼军将领手中得了一件唐朝古玩,拿过来献给童贯。

    童贯并不爱古玩,但很看重下面人对他的心意,命人翻出功状,在一等功中加了辛兴宗的名字。

    五日后,这份被改了多次的功状扎子,快马加鞭,送到了东京城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