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相公
繁体版

第七十四章 连升二十二阶

    次日下午,大军距离镇江府治所还有六十里时,朝廷派来封赏的官员就到了!

    主持封赏的首官是副相张邦昌!

    看到他,赵玉城就想起他那个衙内儿子。

    张邦昌一张国字脸,颇具威严,不苟言笑,一进军营,就在大帐举行册封仪式。

    他实际的官职叫中书门下参知政事,货真价实的副相,自然不可能亲自封赏每个军官。

    只有三十阶以内的武将,才能受到他亲自封赏,赵玉城恰好卡在门槛内。

    进入三十阶级别,基本都是各大军区的司令级人物。

    王禀、慕容居廉、杨惟忠、刘镇、杨可世这些老将不提,年轻一辈中,也只有辛兴宗、刘光世、折可存三人。

    连赵玉城的老上级张灏、西军四虎之一的姚平仲,都差了级别。

    辛兴宗升了十五阶,从原来的三十三阶左武郎,一跃升到十八阶的武节大夫,比慕容居廉都高了一阶!

    他三十多岁,做到这个级别也不算多特别,但赵玉城还是很疑惑,此人并无太大功劳,凭什么一口气升这么多?

    刘光世和折可存稍微正常一点。

    刘光世升了十阶,升到二十四阶宣正郎。

    折可存原本是三十九阶,升九阶到三十阶的翊卫郎,比赵玉城还低了一阶!

    他的派遣官也和赵玉城很像,赵玉城是河东后军都统制,他领河东右军都统制。

    张邦昌身边的侍从站了一排,有的端着御酒,有的拿着锦袍,还有端着大大小小的‘肥皂形’金锭银锭。

    每人受到封赏后,都会向北叩首谢恩,再喝御酒,领金银锭和锦袍。

    赵玉城领了一个十两小金锭,一个五十两大银锭,封赏结束后,众人一起跪下谢恩。

    张邦昌身上似乎还带着其他旨意,只留下王禀、刘镇、刘延庆几名最高级别的将领,让其他人离开了。

    赵玉城穿着锦袍出了大帐后,一路来到己方营帐,听到前方一阵喧嚣。

    走进一看,自己将帐之外,多了一辆大车,军士们都围在车旁,每个人身上都披着五颜六色的锦缎!

    原来在他领封赏时,早有功曹小吏拿着军籍名册,拖着一车赏赐的金银酒帛,来营中宣读封赏。

    因赵玉城严禁在军营喝酒,众人不敢违反,但封赏之后,难掩心中喜悦,便将锦缎披在身上,抒发喜悦!

    见赵玉城过来,高平奔了过来,喜道:“二哥,你升到多少阶?”

    赵玉城未拿准的事,不会轻易开口,所以之前并未告诉众人。

    “升了二十二阶,如今是中卫郎,担任太原府兵马钤辖,领河东后军都统制!”

    众人纷纷露出惊喜之色,望着赵玉城的目光不再是单纯的敬慕,还多了些敬畏!

    赵玉城又问起众人封赏情况,石大勇平日是个闷葫芦,今日高兴坏了,嘴巴也有点管不住了。

    “禀告将军,末将升了六阶,现在是五十三阶,进武校尉,得赏钱二十贯!”

    赵玉城点点头,笑道:“不错!”

    张信高声道:“禀告将军,末将升了七阶,也是进武校尉,得赏钱二十五贯!”

    赵玉城哈哈一笑,道:“很好。”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纷纷说出自己的封赏,高的升了四五阶,低的也升了一两阶,小顺子、大头等亲兵,全都升了三阶,领了十贯赏钱。

    宋军规制,下面将领的功劳,都由各级军官层层上报到主将。

    主将再汇报给更上面的都统制,等都统制派功曹核实后,确认无误,再记录下来,上报给枢密院。

    赵玉城作战时,并未冲在最前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又有小顺子等亲兵帮忙观察。

    所以对每个人在战场的表现,都一清二楚,基本不会出现错漏!

    “弟兄们,有个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赵玉城一开口,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他接着道:“我现在是河东后军都统制,你们大都是跟着我的老弟兄,所以我想把你们都编入河东后军中,有谁不愿意的,可以现在说出来!”

    “我等皆愿追随将军!”众将士齐吼吼道。

    叫的最大声的是非第四营的将领。

    他们是赵玉城担任统制后才跟随他,这次封赏远不如第四营将士,心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哪肯放过追随赵玉城的机会?

    赵玉城点点头,让小顺子等人开始分钱。

    由队将来领钱,再下发到各自的队伍里,没一会,钱就分完了。

    赵玉城下令原地解散后,带着李存继和高平进入自己的将帐。

    “李兄,这些金银你收好,回河东路后,全部分给阵亡将士的家属们!”赵玉城递过自己获赐的金银。

    李存继知道赵玉城不缺钱,默默接了过去。

    高平忙道:“二哥,怎能让你一人出钱。李兄,我的那份钱也拿去给将士家属们!”把自己分到的五十多贯钱,也递了过去。

    李存继伸手接了。

    赵玉城在椅子上坐下,笑道:“说说吧,你们俩都升了几阶?”

    高平眉飞色舞道:“二哥,我升了八阶,现在是四十七阶,忠训郎!”

    又抢着替李存继道:“继哥升了十阶,现在比我高一阶,四十六阶,秉节郎!”

    赵玉城对这结果并不意外,李存继作战勇猛,他都据实上报,倘若升的比高平少,那才不合理!

    李存继忽然道:“韩世忠升为五十二阶,承信郎,只升了一阶!”

    赵玉城吃了一惊,沉声道:“我终于明白了。辛兴宗升了十五阶,只怕韩世忠的功劳又被他抢了!”

    李存继哼了一声,道:“要不是童贯纵容,他怎能抢的过去?”

    高平笑了笑,道:“别提这些不开心的了。我听说耿守忠不升反降,从三十阶变成三十一阶,哈哈,叫他跟咱们作对!”

    刘镇返回军营后,发现一名披头散发的将领站在自己帐中,瞪着一双牛眼,狠狠望着自己。

    仔细一看,原来是辽国降将耿守忠。

    “刘将军,当初攻打歙州时,老子身先士卒,打帮源洞时,也是我最先突破门岭!他妈的,为何老子的军阶不升反降,你得给我一个交代!”

    耿守忠怒气冲冲地道。

    刘镇暗暗不悦:“你个辽军降将,也敢来我军营耍威风?”

    欲要发作,又想起谭稹回京之前,特意交代他多关照耿守忠,只得压下怒气,沉声道:“不止你一人遭受不公,咱们西路军的将领,大都如此!”

    “你们最起码升了几阶,老子却是降阶,这能一样吗?”

    刘镇道:“要怪就只能怪你恶了童贯,他说你不服从调令,故而降级!”

    耿守忠怒声道:“果然是童贯那阉厮搞的鬼?”

    刘镇听他骂童贯,心中反而十分舒坦,拍了拍手,朝帐门道:“五十步外,不许有人!”

    走到椅子上坐下,缓缓道:“你没说错,童贯现在在朝中炙手可热,他最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就因为谭公跟他争权,就迁怒整个西路军。”

    耿守忠冷笑道:“你们宋人让一个阉人主掌军事,将来别想打胜仗了。”

    刘镇脸一沉道:“耿将军,别忘了你现在也是大宋将领,小心说话。”

    耿守忠哼了一声,一屁股坐在一张杌子上。

    “赵玉城那小子,原本并无官阶,如今一口气升到大多数人上面,你们就不怕下面的将士寒心吗?”

    刘镇瞥了他一眼,道:“你是不是跟此人有过节?”

    耿守忠自不会提他贿赂耿南仲的事,抱着胳膊道:“没有,我只是恰好知道他。半年前,这小子还是清源县一个穷秀才,如今竟成为军中新贵,你不觉得可笑吗?”

    刘镇沉默了一会,道:“此人背后有慕容世家帮衬,这次连郑皇后都被请动,在官家面前替他说好话!”

    耿守忠惊道:“这小子不就是跟慕容家的千金认识吗?为何慕容家如此帮他,想招女婿吗?”

    刘镇缓缓道:“你刚来本朝,所以不太清楚本朝世家大族的一些作风。”

    “什么作风?”

    刘镇道:“倘若某个大家族的新生代子弟不成器,他们会挑选一个青年俊秀拉拢,扶持对方登上高位,再反哺家族,从而延续到下一代。”

    耿守忠冷冷的道:“所以赵玉城就是慕容家挑选的人了?”

    刘镇道:“就是这样,所以你暂时不要再去惹他了。”

    耿守忠冷笑不语。

    “别担心,别看童贯表面威风,军中之人其实都恨透他了。等他打一场败仗,就会失去荣宠,到时王相公、梁太师重新上位,自有咱们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