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只想摆烂,被换亲后起飞了
繁体版

第62章 她志在必得

    天机门出身的她,向来傲骨铮铮,从不服输。

    既然内心抗拒向这等伪君子低头,那么唯一的出路便是提升自己的地位。

    盛珺薇忽然忆起,再过一个月便是皇帝的寿辰。

    上一世,虽然她并不在京都,但关于那场寿宴上的风波却也略有耳闻。

    刺客突现,掀起了一场风暴。

    她记忆犹新,韩悦儿因救驾有功,被皇帝破格提拔为女京戟卫,进而成为了京戟卫的监察,一个既荣耀又自由的特殊职位,即便不出勤也能领取俸禄。

    自从洛阳公主英勇牺牲,为女性打开了从政的大门之后,女官在朝堂上的身影渐增,然而,女京戟卫却是前所未有的创举,更别提享有如此尊荣的位置了。

    尽管议论四起,却无人能够效仿韩悦儿的成功之路。

    韩悦儿以身护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替皇帝抵挡住了致命一击,此举深深触动了皇帝的心,不顾朝野内外的反对声浪,特设监察之位,其地位仅次于京戟卫统领,甚至让原有的副统领也黯然失色。

    这样的身份转变,虽让裴丞相夫妇对她有所改观,但往日嫌隙难以一朝化解,裴家二老未允诺裴煜明媒正娶。

    直至后来,裴煜依靠自己的实力争取到了分家立户的资格,老两口才勉强应允了这段姻缘。

    盛珺薇对牺牲自我以求功名并无兴趣,她清楚记得那场刺杀中的凶险,那些刺客皆是亡命之徒,行事狠辣,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皇帝,更涵盖了京都内所有***显贵及其家庭成员。

    遗憾的是,虽然皇帝及***得到了及时的保护,但许多手无寸铁的老人、孩童与妇女却因此无辜丧生。

    若能事先防范,避免这场灾难的发生,或许那些无辜的生命便能得以保全,而这样的大功,封赏个一品诰命也并不过分。

    她所求并不多,不在乎那几百石的年俸,亦不觊觎实权,仅仅希望能够获得一个足以彰显其贡献的名誉。

    至于是否会因此盖过韩悦儿的风头,盛珺薇心中倒是没有太多顾虑。

    毕竟,韩悦儿向来善于不动声色地夺取他人之功,甚至常来打扰她的平静生活,对她而言,与其担忧这些,不如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这份诰命,她志在必得,决心不让任何机会旁落。

    回想起上辈子那场刺杀,虽然她当时距离皇帝甚远,无法亲自出手相救,只能眼睁睁看着韩悦儿借此机会获得了皇帝的青睐,心中难免有些遗憾与不甘。

    这一次,她不会再让机会溜走。

    尽管此生韩悦儿再无心与她争夺情缘,可往昔纠葛如绳结,岂是轻易便能解开的束缚。

    她内心深处,对那个剥夺了她十年韶华的盛珺薇,憎恶犹如刻骨,而对于使她沦为众人笑柄,间接将她推向生命终点的韩悦儿,更是恨意滔滔,咬牙切齿之间仿佛能噬碎寒冰。

    这份救驾的天大功劳,无论如何都应牢牢收入自己囊中,成为改写命运的钥匙。

    与此同时,韩悦儿心中亦是波涛汹涌。

    作为一名穿书而来的人物,那段救驾的桥段她记忆犹新,因为那正是裴煜原配华丽转身的关键。

    尽管原配有着裴煜的庇护与丞相夫妇的宠爱,但由于盛家的冷遇,她在京城几乎成为了谈资笑柄。

    而救驾之后,凭借“皇上救命恩人”的尊贵身份,京城的贵族们对她刮目相看,赞誉她与裴煜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呸!那不过是一场偶然的侥幸罢了。

    救驾的荣光?

    这份功绩,韩悦儿志在必得。

    随着定国公的离京,盛珺薇的生活再次回归平静。

    更让她心情舒畅的是,张氏自庄子归来,监管裴煜的责任终于回到了其母的肩上。

    随之而来,云逸阁大门紧闭,声称主人患了严重的风寒,为防止疾病传播,谢绝一切访客。

    当静轩王救出韩悦儿,意图找盛珺薇的麻烦时,云莺的眼眶红润,哀凄地道出:“我们少夫人确实病得沉重……”

    仿佛是为了验证话语的真实性,院落里随即传来阵阵激烈的咳嗽声。

    裴煜原想拦截意图滋事的静轩王,并询问为何上次盛珺薇故意给出错误的

    静轩王同样面露愕然。

    他可不愿背负欺凌病弱的恶名。

    尽管怀疑一个早晨还生机勃勃的人怎会转瞬间病入膏肓,但在面子与舆论面前,他也只能悻悻作罢。

    “既然病了,就好好休养。”他特地加重语气强调了“好好”二字,心中暗潮汹涌。

    一想到悦儿险些遭受那群无耻之徒的玷污,他心中燃起复仇的烈焰,誓要将来日的元凶碎尸万段。

    静轩王做梦也未曾预料,盛珺薇的隐忍超乎想象。

    当他们再度相逢,尚未等他寻机报复,最佳时机已悄无声息地溜走。

    定国公遵循盛珺薇提供的线索,历经一番波折,终于在千里之外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妹妹。

    正如盛珺薇所述,此时的妹妹一家正深陷一场巨大的危机之中。

    原来,当地的县令之子,一个纨绔子弟,对金家孙媳的美貌垂涎三尺,妄图将其据为己有。

    威逼利诱未果后,他丧心病狂地动起了强抢的念头。

    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企图先以各种手段整垮金家,使得那位孙媳孤立无援,被迫屈服于县令公子的***,以保全家人的安宁。

    就在定国公快马加鞭,风尘仆仆地赶到之时,县令公子的卑鄙计划已经推进到了最关键的阶段。

    他们恶意栽赃,诬陷金家的长子与长媳犯下了重罪,使得无辜的夫妻二人被投入阴冷的大牢。

    而那位昏庸的县令,为了包庇其子,竟无视律法,罔顾人命,悍然决定三日后处斩这对夫妇。

    庆幸的是,定国公恰好在行刑前一天的上午及时赶到。

    他没有片刻迟疑,立刻前往金家,与老夫人相见。

    在确认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胞妹之后,定国公眼眶微湿,强忍激动之情,迅速命人详查此案的来龙去脉。

    得知外甥与外甥媳蒙受不白之冤,即将面临生死之劫,定国公面色铁青,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