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繁体版

第二章 磨盘之中,杀光满兵!

    “晋王,我说咱们何必怕鞑子呢?”高文贵回答道。

    “不对,上一句!”李定国郑重道。

    “洪承畴这帮狗汉奸必然心思浮动,满洲鞑子必然闻风丧胆?”高文贵不解道。

    “再上一句!”李定国攥着拳头道。

    “十万鞑子中,真鞑子不过两三万……”

    啪的一下,李定国一拍大腿。

    整个人瞬间就精神起来了。

    按理来说,明军现在的战线都退到滇西来了。

    整个天下已经是无望了。

    但是满清和大明、大唐这种汉人新兴政权不同。

    大唐强大的时候有数十万重甲步骑。

    大明鼎盛的时候有百万能战卫所!

    而满清以天下汉人为奴,根本无法完全动员汉地的力量。

    如今虽然已经差不多统一天下了。

    但其所能够依仗者,最核心的不过是区区几万满蒙兵……

    如果自己能够在磨盘山杀他个万儿八千,一两万的满蒙兵。

    那整个天下的局势不就会变得微妙起来了吗?

    一想到此处,李定国心中便兴奋无比。

    他努力地回想起了自己所知道的满清内部资料。

    “公元1657年,满洲丁口便只剩下了四万九千六百九十五人。”

    “这中间,能披甲上阵的还得再减一减。”

    “而在去年,经过一年的战事,满洲兵开始大量消耗。”

    “历史上,等到磨盘山打完后,满清将再损失几千丁口。”

    “顺治帝也因此勃然大怒,将多尼等一众打下西南,立有大功的满洲将领重罚。”

    “再之后,郑成功北伐南京,在镇江团灭江宁八旗。”

    “官效忠、蒋国柱等江南大员虽然在南京击败了郑成功,保住了江南重地。”

    “但由于又损失了大批八旗兵。”

    “这些江南大员都免不了被暴怒的顺治帝鞭挞为奴!”

    “等到南京战役失败后,国姓爷又在厦门一战。”

    “将满清所剩无几的满洲兵再次狠狠地收割了一把……”

    李定国不断地思索,心中越来越兴奋。

    根据他掌握的满清内部资料,满清在一统天下的时候。

    爱新觉罗家的满洲兵基本上都被打光了。

    若不是吴三桂给了满清十几年的时间。

    让新一代的满洲丁口得以成长。

    那么满清在平三藩之时很有可能连一支像样的八旗兵都将拉不出来。

    如果自己能把磨盘山打得更好一点。

    将多尼等人带入磨盘山的满蒙兵尽数歼灭。

    那么或许整个天下就有希望!

    “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

    “此战,六千打十万,老子干了!”

    李定国最终暗自发誓,下定了决心。

    眼下面对满清投是不能投了。

    唯有在磨盘山死战一场。

    就算到最后未能拯救整个天下。

    但要是能把满清几乎所有的能战之将,能战之兵尽数歼灭在磨盘山中。

    在继衡阳大捷,李定国带兵击杀尼堪,首败八旗主力后。

    让北京城的满人再家家带孝一回。

    让全天下的汉人再扬眉吐气一把。

    李定国也就不枉穿越一场了!

    下定决心后,李定国的脸上恢复了精光。

    而后自然而然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一众部下身上。

    此时此刻,跟随他这个晋王来到磨盘山的晋将。

    除了广昌侯高文贵外,还有泰安伯窦名望,武靖侯王国玺,怀仁侯吴子圣,定朔将军吴三省等人。

    这些晋将都是天地间一等一的英雄,一等一的好汉!

    其中窦名望、王国玺二人在磨盘山之战中战死。

    高文贵病死在雨林之中,吴三省消失在西双版纳。

    吴子圣最终虽然投降了吴三桂,但那也是在手中兵马只剩下了三四百人的情况下。

    为了保存实力,这才不得不委身于吴三桂。

    降清之后,这位李定国的旧部和祁三升、马宝、马唯兴等西营将领暗中勾结。

    一个劲地撺掇吴三桂起兵。

    只可惜吴三桂小富即安,最终在十几年后才选择造反。

    而到了那时候,吴子圣等人早已经死了。

    只剩马宝等寥寥几人在三藩之时大放异彩。

    可以说这群晋将的气节不亚于在夔东的李来亨等人。

    在支撑着南明残山剩水的两股农家军中。

    闯营中的李来亨、袁宗第、刘体纯、郝摇旗绝望地战斗到了最后。

    而他这个晋王麾下的大批晋将亦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晋王!”

    眼见李定国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脸色重新恢复了精光。

    窦名望等将顿时大喜过望。

    李定国一直都是他们的主心骨。

    现在这位晋王恢复了往日的斗志。

    那么他们也就有了依靠了!

    李定国虎目一扫,随后拍了拍窦名望的肩膀。

    看着这位熟悉又陌生的亲信。

    他郑重道:“泰安伯,你认为此地适合作为决战之所吗?”

    现在李定国虽然有了大明晋王的记忆,也认为磨盘山是绝佳的伏击场地。

    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询问了自己部下的意见。

    毕竟他这位晋王已经没有容错率了。

    若是磨盘山再败,那么整个天下将真的无望!

    窦名望闻言,立刻拱手道:

    “晋王,你所挑选的伏击地点,乃是兵法大家所为。”

    “在末将看来,此处地势极为险要,我六千兄弟埋伏在两侧。”

    “待吴三桂进入之后,必能杀他一个片甲不留。”

    “晋王毒辣的眼光,令末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只是……”

    窦名忘一开始慷慨激昂,但随后却放缓语气道:

    “只是此战过后,末将估计不能再追随晋王了。”

    “什么!”

    此言一出,一众晋将纷纷大惊失色。

    “老窦,你怎么能说这种话呢?”

    “等打完了这一仗,兄弟们还等着和你一起喝庆功酒呢!”

    吴三省连忙道。

    “是呀!不就是一些鞑子了。”

    “咱们这群老兄弟跟着晋王好好地将追来的鞑子杀光就是了。”

    “又何必说这些丧气话?”

    高文贵等人也是劝慰窦名望道。

    只是李定国听到此话后,却是不由地心头一紧。

    他知道窦名望这是和历史上一样。

    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为李定国,来为百姓,来为天下汉人。

    打这一仗了!

    果然!

    窦名望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兄弟们!”

    “我窦名望姓窦,谐音为豆!”

    “而此地又名磨盘山。”

    “豆入磨盘又岂有生还之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