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繁体版

第九章 李定国:什么叫河阴之变?

    李定国闻言,看着扶纲眉头微皱。

    他撤下精兵,北上抗清。

    此举定然会遭到朝廷百官的阻拦。

    只不过事到如今,他这位大明晋王又如何会被衮衮诸公所限啊?

    “扶首辅,鞑虏日逼,国势日艰。”

    “吴三桂已经进入滇西,逼近永昌。”

    “孤意欲和他在滇西展开最终的决战。”

    “只不过事到如今,孤麾下兵马四散。”

    “仅存六千兵马尚在前线。”

    “所以孤决意抽调平阳侯的四千精锐北上。”

    “和吴三桂决一死战。”

    李定国缓缓开口,言语间不容置疑道。

    扶纲听完后,整个人顿时大惊失色。

    这滇西之地,鱼龙混杂,凶险异常。

    要是李定国把精兵抽走了。

    那他们这群饱读圣贤书的衮衮诸公又该如何自保呢?

    不要说山间的土司蛮兵了。

    就是丛林中的毒虫猛兽。

    一旦没了靳统武的精兵保护。

    都够他们这群忠义之士喝一壶的了!

    “晋王!”

    “不可!万万不可!”

    扶纲拄着拐杖,惊恐开口道。

    不止是这位首辅。

    听到李定国的决策后。

    其余的百官也是大多宛如遭到了晴天霹雳一般。

    纷纷围了上来。

    “不可?”

    “有何不可啊?”

    李定国淡淡道。

    “晋王糊涂啊,圣驾在前,若是撤去了兵马。”

    “万一天子遭难,只怕我等将成为大明的罪人啊!”

    礼部侍郎郑逢元连忙开口,驳斥李定国道。

    “对对对!”御史陈起相也迅速附和道:“滇西乃蛮夷之地,自古凶险无比。”

    “若无兵马护送,陛下一旦受惊。”

    “晋王和我等可就万死莫辞了!”

    “没错!从古至今,天子出行,乃国之大事。”

    “圣驾在此,又岂能没有兵马护卫!”

    吏科给事中胡显也振振有词,劝说李定国道。

    “哦?是吗?”

    李定国微笑道:“既然如此,那孤就留三百精兵护卫陛下。”

    “平阳侯麾下的其余兵马,孤抽调北上。”

    “这下总可以了吧?”

    扶纲等人一听,顿时就傻了眼。

    永历朝廷迁移至今。

    虽然文武百官逃散了不少。

    但还是有足足上千人之多。

    区区三百精兵就算能够护住天子的安全。

    又如何能够护住他们呢?

    要知道百官逃难至此。

    那可是大包小包地带着身家积蓄的。

    他们这些朝廷高官,除了少数人。

    那个没有几马车的积蓄?

    这还是往小了说的。

    有些高官的家产,那可是连成一整个车队的啊!

    现在这么多官员,这么多积蓄。

    靳统武的四千人护卫。

    百官尚且嫌弃不足。

    更何况李定国只打算留下三百人?

    “晋王,天子自古执掌六军。”

    “如今国势艰难,晋王麾下已经没有多余的兵马。”

    “陛下乃圣主明君,自当体谅。”

    “所以才准了平阳侯以区区四千人护卫。”

    “只是陛下已经如此,若是晋王还要抽调兵马。”

    “只怕……”扶纲欲言又止,看着李定国示意道。

    “只怕如何啊?”李定国一反常态,轻蔑道。

    此言一出,一众衮衮诸公瞬间就感觉不妙了。

    李定国平日里素来爱惜羽毛。

    只需以君臣大义相劝,他这位晋王多半会退步。

    此招百官们屡试不爽。

    可是如今为何就不灵了呢?

    “只怕……只怕……”

    扶纲扭扭捏捏,半天放不出一个屁了。

    “此事就到此为止。”

    “文武百官皆四肢健全,自可护卫陛下在腾越几日。”

    “待本王杀了吴三桂之后。”

    “再来腾越接驾!”

    李定国挥了挥手,没有再搭理扶纲这些人。

    反而下令道:“传令下去,沿着道路北上!不得有误!”

    刹那间,明军旌旗挥舞。

    四千精兵开始开拔北上。

    看着即将远去的精兵们。

    扶纲满脸涨红,直接咬牙道:“晋王!只怕你私撤兵马,置圣上的安危于不顾,有违臣子本分啊!”

    刹那间,李定国虎目一扫。

    静静地盯着扶纲。

    这让这位内阁首辅不由地心头一颤。

    其余的官员见状也是头皮麻烦,冷汗直流。

    这种眼神……

    怎么晋王李定国像昔日的逆贼孙可望啊!

    一时间,摄于李定国之威。

    衮衮诸公们在惊恐下暂时停止了喧哗。

    可是当看着一队队的精兵离自己而去后。

    百官一想到自己的身家积蓄,就纷纷鼓起了勇气。

    滇西之地,蛮夷众多。

    他们带着大批金银珠宝来此。

    若是没了靳统武的兵马保护。

    那么不但会损失勤俭节约、辛苦积攒的毕生积蓄。

    而且就连性命也有可能不保!

    既然如此,那么他们自然当力劝李定国迷途知返!

    “请晋王为大明计!为陛下计!为天下计!”

    “切勿行此倒行逆施之举!”

    扶纲鼓起勇气,大喊出声。

    刹那间在首辅的带领下。

    大大小小的官员们纷纷跪在地上。

    齐声高呼道:

    “请晋王为大明计!

    “为陛下计!”

    “为天下计!”

    “切勿行此倒行逆施之举!”

    一时间,衮衮诸公们声动九天。

    令靳统武等人脸色大变。

    百官这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公然地逼迫晋王啊!

    “大胆!”

    “晋王贵为亲王,有假节钺之权!”

    “又岂能让尔等如此相逼!”靳统武勃然大怒道。

    “平阳侯,就算晋王有假节钺之权!”

    “可为人臣子,自当以君父的安危为重!”

    “又岂可置圣驾于不顾!”御史陈起相一脸正气,大义凛然道。

    “圣驾?”

    靳统武直接气笑了。

    “晋王已经说了,留三百精兵在此。”

    “晋王麾下皆是百战余生的精兵猛将。”

    “三百精锐,足可护住陛下的安危!”

    “又何来置圣驾于不顾之说?”

    “难不成你们就愿意眼睁睁地看着,本侯的四千精锐在此。”

    “而晋王只以区区六千残兵去迎击吴三桂的十万之众吗!”

    “平阳侯!陛下乃是大明的希望,天下的希望,百姓的希望!”

    扶纲直面靳统武道:“区区三百人又如何能够确保圣驾万无一失?”

    “难不成,你非要看到天子遇险,晋王在世人眼中变成失陷天子的不忠不义之人吗?”

    “你……!”靳统武闻言,顿时语塞。

    他这位武将,本就不擅言词。

    又如何会是醉心于此道的衮衮诸公的对手?

    李定国看着眼前的一幕,嘴角顿时抽了起来。

    尤其是当衮衮诸公的满脸正气映入他眼中之时。

    这位李晋王摸了摸腰间的佩刀。

    终于理解了河阴之变为何臭名昭著。

    但却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