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繁体版

第十五章 云南虽大,可我已经无路可退!

    不过只谈心性不办事在南明都算好的了。

    毕竟矮子里面拔高子。

    咱大明的大部分忠良,那可是把毕生精力都用于内斗的!

    和何腾蛟相比,史可法已经非常合格了。

    毕竟史阁部只是没有能力守住扬州。

    而何督师却有能力把大顺军坑得死去活来!

    同样的道理,沐天波也只是没有能力匡扶社稷。

    而不像扶纲等人有能力让西营自爆!

    所以对于这位素有名望的黔国公。

    李定国也只能暂时叹了一口气了。

    “杨高,你带三百精兵在这里护卫天子的安全。”

    “切记,只需要护卫天子即可!”

    “马吉翔,你带着你的锦衣卫协助杨高,不得有误!”

    李定国挥了挥手,宣布了自己最后的决定。

    “谨遵晋王之令!”副将杨高迅速领命。

    而马吉翔闻言也是一脸郑重道:“请晋王放心!有我马吉翔在,天子身边出不了什么差池!”

    李定国见状微微地点了点头。

    而后这位李晋王大喝一声。

    “全军开拔!”

    刹那间,三千七百名精锐携带着百官们的家产踏上了前往磨盘山的道路。

    根据粗略共计,李定国共抄没大小车辆数百。

    这些车辆中有黄金六万两,白银一百二十余万两。

    虽然和南北两京的官员财产相比。

    永历朝廷的衮衮诸公,其家产并不丰富。

    但考虑到他们在云南只用了两三年的功夫便能折腾出这么多金银。

    李定国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这帮虫豸在,也难怪国势如此!

    一个云南便能被衮衮诸公折腾出这么多金银。

    也难怪闯王能在北京抄出几千万啊!

    除了金银外,珠宝、字画、古玩、锦缎等等不计其数。

    只不过在这些东西中,除了锦缎等有用之物外。

    李定国直接下令将闲杂物品尽数丢弃。

    而后只带着金银、锦缎、粮食等物品装了几十辆马车出发。

    经过一番简单的梳理后,这支精锐部队迅速开拔。

    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在征集了百官的马骡后。

    李定国却让麾下的将士做到了人人有马可乘。

    所以这支部队的速度得到大幅提高。

    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冲向磨盘山。

    就在李定国在滇西之地,竭力部署之时。

    满清的平西王吴三桂,信郡王多尼也带着满汉大军击破了白文选的部队。

    占领了大理,杀气腾腾地进入了滇西山区之中。

    闰正月十九日。

    吴三桂带兵擒杀了白文选的部将吕三贵。

    而后清军前锋沿着滇西官道开进。

    迅速杀到了澜沧江边的铁索桥附近。

    此地是滇西的交通要地。

    若是清军能够拿下铁索桥。

    那么清军的铁骑将能直冲永昌,甚至在当日便可杀到磨盘山!

    而此时此刻。

    李定国收拢的精兵还刚刚踏上折返的路程。

    然而面对杀来的清军骑兵。

    驻守此地的白文选部将偃师侯郑文雄却毫不畏惧,反而督促身后的兵马排兵布阵,准备迎敌。

    “全军将士听令!将铁索桥浇上火油,纵火焚烧!”

    “所有人拿起武器,依托江水,布成方阵!”

    “咱们和鞑子在这里决一死战!”

    郑文雄怒吼一声,骑着战马,挺着马槊。

    在江岸边来回发令道。

    “大帅!咱们把铁索桥烧了。”

    “那大帅和兄弟们该怎么办啊?”

    待郑文雄下令完毕后,一名亲信连忙上前急促道。

    “怎么办?”

    郑文雄冷笑一声道:“王爷给我的命令是坚守铁索桥,阻止清军渡河。”

    “既然如此,本帅和兄弟们自当在这里和鞑子决一死战。”

    “好拖延鞑子进入永昌的时间。”

    “给晋王创造时间,让朝廷能够及时转移!”

    “什么!”

    亲信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若是如此,他们这些人得全死在这里了。

    “王爷,咱们全军过河,再烧毁铁索桥也不迟。”

    “若是背水一战,只怕全军将士将无人能够幸免啊!”

    “哼!”

    “本帅就是要背水一战!好让清军看看我的厉害!”

    郑文雄冷哼一声,脸上露出了决然之色道:

    “从北盘江之战到现在,我军一溃千里。”

    “鞑子竟然从贵州直接打到了滇西!”

    “事已至此,若再不给他们一点厉害尝尝!”

    “又岂能打压鞑子的嚣张气焰,为晋王创造时间呢?”

    话音未落,郑文雄振臂一呼道:“弟兄们,咱们身后便是晋王!便是朝廷!”

    “你们说咱们从贵州退到了这里,还能再退吗?”

    “不能退!”

    “不能退!”

    “不能退!”

    千余明军将士背靠江岸,齐声高呼道。

    自从满清南下以来,清军长驱直入三千里。

    将南明的兵马打得节节败退。

    但是在这种情况后,看着国破家亡的悲惨画面。

    又岂能不激发出一些人的血性?

    很显然,郑文雄和他麾下的千余残兵便已经被激发出了血性。

    准备在澜沧江边和清军决一死战了。

    “大帅说的是,自从鞑子进入云南以来,一路上烧杀抢掠。”

    “末将的家眷也早已经不知所踪,十有八九已经遭了他们的毒手了。”

    “既然如此,老子身后便是永昌,便是晋王,便是朝廷!”

    “云南虽大,可我和大帅都已经没有退路了。”

    先前还想劝说郑文雄撤退的亲信也是凄惨一笑。

    眼中露出了决然之色。

    是呀,华夏虽大,云南虽大。

    但面对已经打到滇西的清军。

    他和郑文雄还能再退吗?

    熊熊地烈火在澜沧江边燃起。

    郑文雄看了一眼身后滇西雨林,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他为国征战二十余载。

    早在二十几年前,便在为卢象升献策。

    结果二十几年的征战,换来的却是满清入关,国势日艰。

    此时此刻,看着身后仅存的残余河山。

    郑文雄不禁悲从心来。

    这汉家天下还能有望吗?

    这大好河山还能光复吗?

    他和麾下弟兄的牺牲,能够换来日月复明吗?

    “不!就算这天下注定要亡!”

    “我也不能向鞑子屈服!”

    郑文雄在心中呐喊一声,然后杀气腾腾地望着越来越近的清军。

    南明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

    不仅是郑文雄。

    恐怕李定国麾下的窦名望、高文贵等人。

    夔东之地的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等将。

    他们在心中都已经不认为汉家江山还能兴复了。

    只是即便如此。

    这些英雄的铮铮铁骨又岂可向满清屈膝呢?

    所以血战而死,便成了这些人最后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