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繁体版

第十七章 三王两贝勒八大固山!

    自清军三路南下以来。

    大小数十战,清军无不获胜。

    眼下南明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只要渡过了澜沧江,追上了李定国。

    那么多尼的此次南征便可以收获全功,圆满结束。

    而他这位信郡王在赫赫战功的加持下。

    也必然能够再进一步,成为咱大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堂堂亲王!

    所以多尼自然不会在澜沧江边停下脚步。

    于是数万清军在他的严令下开始人不卸甲,马不卸鞍进行渡江。

    无数满蒙兵士从浮桥上鱼贯而过。

    澜沧江上更是有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载着清军过江。

    待第一批清军着陆后。

    多尼立马亲自带队杀到了永昌城下。

    “禀王爷,西贼已经逃散。”

    “这是一座空城!”

    固山额真济席哈拱手禀告。

    引导多尼哈哈大笑。

    “哈哈哈!西贼早已丧胆!”

    “我军自南下以来,大小数十战无不得胜!”

    “看来李定国这个贼首定是吓破了胆,带着永历放弃了永昌远遁去了!”

    多尼志得意满道:“今晚我军在永昌暂时休息。”

    “待整顿好兵马后,明日一早。”

    “我八旗天兵便沿着滇西官道继续追击。”

    “这一次,本王定要追到腾越,阵斩了李定国,生擒了朱由榔!”

    “王爷高见!”

    一众大大小小的满汉将领纷纷拱手道。

    当天夜里,多尼、吴三桂等人相继在永昌城中过夜。

    而整整五万以上的清军也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

    纷纷渡过了澜沧江,在永昌周围重新集结。

    此时此刻。

    云集在永昌的清军可谓是将星云集、精锐尽出!

    除了多尼、罗可铎、吴三桂这三位王爷。

    尚善、杜兰这两位贝勒外。

    清军中仅仅是固山额真便足足有八位之多!

    满清一共有满蒙汉二十四位固山额真。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各八位。

    在清军进兵西南之时。

    一开始是以吴三桂的部队和洪承畴的绿营兵为主。

    但在八旗的二十四位固山中。

    亦有赵布泰、罗托、济席哈、李国翰四人带兵参战。

    在多尼指挥满蒙主力加入战场后。

    又给西南战场带来了伊尔德、阿尔津、巴思汉、卓罗、沙里布、祖泽润、明安达礼、鄂罗塞臣。

    这八位固山额真。

    现在经过一年的征战。

    李国翰已经病逝,明安达礼、鄂罗塞臣在贵州主持局面

    罗托被留在了昆明,辅助洪承畴处理政务。

    剩下的赵布泰、济席哈、伊尔德、阿尔津、巴思汉、卓罗、沙里布、祖泽润。

    这八大固山额真尽数跟随多尼来到了此地!

    满清大军在将领方面的三王两贝勒八固山的配置。

    真可谓是恐怖如斯!

    而在这些满蒙大将都来到永昌后。

    云南各地,除了在昆明还有罗托这个固山额真外。

    楚雄、大理、武定等州府。

    清军都已经没有真正重要级别的人物了。

    这些要地,多尼要么就只留下了一名梅勒章京带着几百名八旗兵驻守。

    要是就直接将地方交于吴三桂的部将和绿营将领镇守。

    在将领方面,这支五万多人的清军是如此恐怖。

    而在士兵构成上。

    这支清军,亦是囊括了满清军队的绝大多数精华!

    现在,满清的八旗中。

    满洲丁口经过长年的征战。

    已经只剩下了四万余人,而蒙古丁口亦是只有两万多人。

    在这六七万满蒙子弟中,多尼共计带了最能打的三万精锐来到西南。

    在这三万满蒙兵中,又有两万以上来到了永昌。

    如果再把吴三桂和祖泽润等人的汉八旗军队算上。

    五万清军中,仅仅是八旗兵的数量便高达了三万五千人以上!

    除了八旗兵外,剩下的万余绿营兵。

    也都是洪承畴麾下的湖广绿营精锐和吴三桂节制下的绿营劲旅!

    有这么多精兵强将在,也难怪多尼自信满满,认为李定国已经不堪一击了。

    的确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

    在正面野战上南明已经拿不出可以与之相抗衡的力量了。

    但是就在清军驻扎永昌暂时休息的时候。

    李定国带领三千七百名精锐经过急行军已经抵达了磨盘山下。

    而在鹤庆、蒙化两处。

    马宝的几千残兵,白文选万余兵马亦是收到了消息。

    三股明军在公元1659年闰正月二十日的这个重要日子。

    在李定国的部署下,全都开始行动起来。

    正在组成一张巨大的包围网。

    就等着在接下来的两天,对满清的倾国精锐完成绞杀了!

    午夜时分,清军以永昌为核心扎下大营,开始休息。

    数万大军驻扎所生出的篝火将永昌周围照的宛如白昼一般。

    这让远在磨盘山上的吴子圣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当看着清军的阵仗后,这位李定国的心腹大将心里不由地凉了半截。

    来到永昌的清军,其大营延绵不绝,篝火不断。

    看起来追击而来的清军足足有五六万之众。

    而磨盘山中,明军却只有六千伏兵。

    以一打十,而且打的还是清军的精锐。

    就算明军进行伏击,这一仗他们能打赢吗?

    这一刻,吴子圣的心头不由地沉重起来。

    但是紧接着这位大将却咬牙自语道:“驴球子!怕个卵!”

    “大不了明天就死在磨盘山,多拉几个鞑子垫背就是了!”

    话音未落,吴子圣碎了一口,而后放下了望远镜。

    进入了明军藏身用的山洞中,准备养精蓄锐。

    在明天多砍几个鞑子了。

    就在吴子圣刚睡下不久。

    一名亲信却急匆匆地来到山洞中。

    “大帅!大帅!”亲信不断地呼喊,非常急迫道。

    刹那间,吴子圣惊坐而起额头上直接冒出了冷汗。

    “怎么回事!是我军被鞑子发现了吗!”他急忙询问道。

    “不不不!”亲信回答道:“是晋王回来了!”

    “什么!”

    山洞之中,吴子圣直接跳了起来。

    “在哪里!晋王现在在哪里!”他大喜过望道。

    面对屯兵在永昌的数万清军,若没有李定国主持大局。

    吴子圣的心中总是七上八下的。

    而今李定国回来了,他总算有了主心骨可以松一口气了。

    “大帅,晋王带着兵马已经抵达磨盘山之后,正在组织将士进行休息。”

    “现在估摸着应该已经开始登山了。”亲信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