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如梦幻,重生在校园
繁体版

第4章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1)

    午夜的……中午的阿飘已经消失了。

    郭嵩也默默的接受了自己这匪夷所思的经历。

    虽然无法言语,但重新活一回啊!

    明明才走了狗屎运中大奖,五百万都没有来得去领,人生的后半段还没来得及享受,就……

    一梦醒来,富贵如幻灭,人已重新活。再来一回,再次十九岁,到底是悲催呢?还是赚疯了,赢麻了呢?

    耳边似乎响起来高亢的歌曲:看铁蹄铮铮,安得人间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别五百年了,我都重活了呢。可看看陌生且崭新的父母,哎呀啊,该如何启齿呢?难道告诉他们,你们的儿子已经死了,刚刚从玻璃窗那边消失的。

    根本说不出口啊。

    你爸爸还是你爸爸,你妈妈还是你妈妈。你儿子,已经不是你儿子了。这根本没法解释嘛。

    不,你儿子还是你儿子,只是你儿子的灵魂,你儿子的思想,已经换了一个模样……

    往后的日子,难了啊?

    明明是人家的真儿子,心里却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隔阂。这可是比偷龙换凤还要难的穿越啊。

    郭嵩心话,其实我也不想的。

    穿越大礼包都给了,为什么不穿越到自己十九岁的身上呢?老天何其不公,老天何其有幸。

    郭嵩无意识的笑了。因为突然之间,他想到了前世,看到有人说过,穿越者其实是最无奈的。劳劳碌碌一场空,其实活的是别人的人生。就算是你娶了娇妻生了娃,那娃的DNA,也跟你毫无关系。

    可以生娃,但DNA,却跟你毫无关系,因为那都是前身的。你,这个穿越的来的,只不过是一个孤寂的灵魂,顶着别人的名头,奉献了一生,无非还是一场空。

    顶着别人的脸,过着别人的人生,经历了所有的一切,却连孩子都不是自己的,是不是很残酷?

    无意识笑过之后的郭嵩,突然之间就自闭了。

    真是什么也不想想,什么也不想说啊。想就是没劲。说就是无奈。前生后世,竟然是如此的割裂,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不过,医生的判断,是郭嵩真的失忆了。郭嵩失忆,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受伤事件,性质就变了,变得大发了。

    伤害加重了啊。不只是打破头的事,而是砸后失忆的事。最直接的改变,就是那个倒霉的饭店老板,赔偿金翻着倍的往上涨,达到了惊人的两万块赔偿。

    别奇怪,别稀奇,现在是1995年,意外伤害造成失忆赔偿两万块,不少了。

    郭嵩也从周围人的叙述中慢慢搞清楚了所遭遇事件的经过。当时几个同学实验做完后,跑去小饭馆里吃饭。突然天花板上的吊灯连同脱落的墙皮掉下来,正落向下面的饭桌。而好巧不巧,上菜的女厨娘……女服务员恰巧也走到了吊灯下。于是本来坐着的郭嵩长身而起,护住了女服务员的同时,自己却被掉落的吊灯砸晕了过去。

    其实不是砸晕,本来应该是死了,只是恰巧碰到了睡梦中飘逸而来的后郭嵩,于是在医院里融合适应了两天,重新醒转过来。

    外在还是那个外在,内里已经全然变改。直接的表现,就是郭嵩失忆。

    父母过来后,学校里便不再组织学生前来医院陪护郭嵩,但时不时还是有来看望的。从父母的叙述,老师的述说,以及陆续来看望的同学零星的交谈里,郭嵩也逐步摸清了自己的部分情况。

    比如郭嵩今年真的才十九岁,是一名大三学生,还是享受学校贫困助学金的农村来的大三学生。

    比如三年前的郭嵩没有读高三,他只是高二冲线考上了本科后直接就来读大学了。虽然这个大学是一所农业大学。

    郭嵩家的条件不是太好。本来就是农村人,弟兄姐妹们也多,当年考上本科的几率又是如此之低。本科生啊,读大学啊,对农村家庭来说,一步登天,根本就无法抛弃的热望。至于继续读高三再参加一次高考,或能考个更好的大学,有更好的将来,也就是想想罢了。哪里比得上现成的,马上就去上大学更有诱惑呢。

    可别忘了现在是一九九五年,香港都还没有回归呢。

    可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专业呢?本来就是种地的农民,读了大学就变成了种地的大学生,说好的人生跨越呢?

    好令人蛋疼的专业啊。好叫人无语的大学啊。

    失忆之后,关于这场事故的处理,由于有了学校的介入,很快出了结果。学校当然也待他不薄,虽然没有免除郭嵩的学杂费,但却许愿给了郭嵩最高等级的奖学金,整整两千块钱呢。当然这时候大学杂费本来也不高,一年两学期才六百块钱。两年四学期加起来一千二,奖学金还多八百呢。足够郭嵩的书本费了。九十年代的大学,真的不以学费高昂而出名。

    尤其是农业大学,和师范类大学一样,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且低调。

    所以相比起来,郭嵩舍己救人受伤从而导致失忆,得到两万块钱的意外伤害赔偿款,还真是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数字。当时的万元户,还是多少人的梦想呢。

    但实际上郭嵩并没有拿到两万块钱。这两万元其实是虚的。饭馆老板是租赁了本地村民的房子来做餐饮,说什么小本生意,拿不出太多钱。这笔赔偿款,就由出租房子的房主,也就是黄家村的村民和老板共同担责。责任的划分,就是餐馆老板和房主,一半对一半,一人赔一万。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本地农民的精明,当然立马就体现出来了。要钱没有,要房可以给你。那套自建房子加地皮,怎么说也值一万块钱。甚至附带的家具以及各种设施,全给你,顶一万块钱行不行?不行?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咱是要钱没有,要房一套。

    房主的主意不可谓不精明。反正那房子也处在村外,自留地里盖起来的,平日里也是用来出租的。自己在村里还另有住处。拿来顶一万块钱的赔偿,实在是太划算了。

    反正,在几百块钱就能建造一间平房的九十年代,村民拿房子顶账,只有赚没有赔。农民们的精明,小聪明,可从来都不是虚的,人家只看实在。郭嵩刚刚穿越,还没来得及适应,当然也就懵懵懂懂的答应了下来。其实他说了也不算,失忆了在父母眼里也就和傻子差不多了。父亲一拍板,母亲一点头,就这样吧,白得一套房,不亏。

    毕竟是大学周边一套房,学区房啊,值老鼻子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