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不动武书生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以棋为教

    李书生心头一颤,睁开了双眼,此时的他鸡皮疙瘩已然起了一身,一股说不上来的感觉充斥着他的身体,他仔细回味着在记忆中结尾响起的声音,母庸置疑的,那是自己的声音,可通过记忆中的自己所说,有另外的人在监视着他,企图探索或者是解除三年前的自己所设下的禁制。

    在鬼潮翻涌的那三年,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

    首先,自己封印了伏羲的力量应该是真的,而在不久之前,自己又梦见了竹林,应该是记忆禁制的力量收到了削弱,难道是时间到了,禁制自动解开了,可为什么自己采用“伏羲”的势有那么大的副作用?

    又或者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人读取了刚才那段记忆?!

    再者通过自己的计划,自己真的掌握到了所谓人类极限之外的极限。

    就在李书生思考之际,一道孩童的咳嗽声传来,李书生被惊到,转头一看,此前的花悦已然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看上去七八岁的孩童正呆呆地看着李书生。

    “你是...花悦?”李书生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位从天而降的孩童,疑惑地问道。

    孩童拘谨地揉了揉手,点了点头。

    “前辈,您现在应该知道了一切,所以我在此再次请您,带头冲锋!”孩童样的花悦郑重地请道,哪怕看上去很滑稽,“在这场战争中,我们都无法做到独善其身。”

    李书生不再犹豫,答应了下来,通过此前对记忆的窥探,他隐约感受到自己体内的禁制,就快要解开了。

    ”好,我答应。“

    花悦见李书生终于答应了下来,松了口气,随后从怀中掏出一道圣旨,将其缓缓展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安府李书生,勇武双全,功法过人,心系苍生,特封武德将军!“

    李书生见圣旨,连忙下跪相接:“臣,遵旨!”

    待到李书生接过圣旨后,花悦叮嘱道:“这是我兄长从朝廷上求来的圣旨,为了保证前辈所行更加顺利。”

    “此去前线,危机重重,望前辈凯旋而归!”

    “就我一人吗?”李书生问道。

    “您可以带您信得过的朋友,另外朝廷还会给您派五千士兵。”花悦如此答着,而后颔首拜道,“前辈,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我便先告退了。”

    “您如果有其他的疑问,到了前线,可以找我兄长花昭信。”

    李书生看着花悦这般小孩模样,问道:“你就...这样出去?”

    说罢,本想迈着“小碎步”出去的花悦下一秒便被自己的衣物绊倒了,太久没有用“太岁”的这一能力,都忘了换衣服了,且自己现在已经被“抽空”了,就她目前这个个头,翻墙也翻不出去。

    花悦急忙调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抬头看向李书生:“烦请前辈将我送出去。”

    李书生的房间到李家武馆门口必须要途经练武场,就这样,李书生在众人的目光下,带着花悦走了出去。

    李罗看了一眼李书生与花悦,惊讶地盯了一眼,心想着以后得跟这小子聊一聊才行啊。

    将花悦送走后,李书生便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刚打开房门便看见李长庚微笑着坐在凳子上等着他,身上如流水般细腻的儒雅气使得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位亘古永存的万世书圣。

    “来书生,陪我下盘棋吧。”李长庚操着一口羸弱无比的口音说道。

    李长庚本就是金陵书院的院长,更是道家子弟,凭他强大无比的内力,其推演预算的手法不比诸葛怀心差多少。

    李书生定睛一看自己大哥这般,想必他早已算出来了自己会到前线战场带头厮杀,此前突然来喊自己去研书,给花悦一个承接的话茬,便足够表明了李长庚的态度。

    “好的,大哥。”说罢,李书生坐到了李长庚的对面。

    “砰。”李长庚执黑棋先手落子,“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今日做些准备,明日出发。”

    一道不同于适才的清脆干净的落子声传来,李书生抬起头来看着李长庚:“哥,那尉迟首是何人?”

    ““穷奇”的势者,三年前平定中原地区鬼潮的主力。”李长庚有些意外地看着李书生,却还是保持着先前的微笑,和蔼地看着李书生,“我在他力竭之时救了他一命,作为报答,他帮我三个忙。”

    “我想让他随我前去前线。”李书生如是说道,尉迟首身为东卫,本身的实力自不用多说,多了这样一位强者,会多出很多生还的几率,再者,他还有些事想问问尉迟首。

    李长庚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道:“时下,东瀛武运尚算昌隆,天官以阴阳术法为主力,其前线精英储备丰厚,且相传东瀛还藏着一股更加神秘的力量,圣上一向不喜东瀛,可正是因为忌惮这股力量,圣上才并没有直接发兵东瀛,否则以圣上的脾气,大手一挥,兵发东瀛,那破岛早就灭了。”

    紧接着李长庚又说道:“你可知先遣军的作用是什么?”

    “检查敌方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取下敌将首级。”

    “那你可否知道以为先遣军的生还率是多少?”

    “千不存一。”

    “那倘若那股神秘力量的传闻是真的呢?”

    “全军覆没。”

    “即便这样,你还要尉迟首去吗?”

    面对着李长庚一连串的追问,李书生知道自己刚才的要求并不妥当,便将刚才的想法作罢了。

    “你如今身为将军,而不是三年前的天南主,牵一发而动全身,随便一个决定就可能会导致全军溃败。”李长庚严肃地看着李书生,“东瀛不同于鬼潮,鬼怪乱奇尚可以凭借山海之势克制,可人不行,别太一意孤行了。”

    恐惶然世间为棋,粮草兵马贵为阵,执棋者,须慎之又慎,毕竟世人生死之下,才是大局。

    “但话虽如此,尉迟首还是会去的。”李长庚紧接着又说道,“毕竟大敌当前,你我都无法独善其身。”

    “我知道的,他依然会在中原地区。”李书生答道。

    眼看着身前的棋子即将落满棋盘,铿铿声不断响起,原先还处于劣势的李书生此刻竟然占据了棋局的主导。

    按常理来说,中原地区是最后的防线,有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防线守着,中原地区遇到危险的几率少之又少,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尉迟首此番行为,表明他已然是从前线下来。

    但倘若东瀛不遵循常理,直接派兵攻打中原地区,那尉迟首这样的猛将的作用便能充分发挥。

    因而尉迟首留在中原,是为了以防万一。

    “怀心也在中原,对吧?”

    李书生点了点头,望着眼前的棋盘,说道:“你快输了。”

    可当李长庚再次落子,竟又将局势扭转了过来:“棋局之大,总有你遗漏的地方。”

    时间匆匆而逝,二人的棋局最终以李长庚胜利收尾,李长庚心满意足地收起了棋盘,慢慢悠悠地走了出去,最后还不忘说一句:

    “你还得练啊书生。”

    “走慢点,别摔了。”李书生无奈地笑了笑,而后将自己房间的门关上后去往了何良运的房间。

    他还并未见过自己手下的士兵,并不了解他们的实力,眼下能做的便是喊上良运。

    李书生也想过这样会置何良运于无比危险的境地,但李书生不和何良运说或者不让何良运去就有用吗?

    以他对何良运的了解,现在去和他说明情况才是最正确的。

    不一会儿,李书生不动声色地露出一丝难色,转瞬间收起后敲了敲何良运的房门:“良运,醒了吗?”

    屋内的何良运已经将原先的绷带拆除了,行动已然无大碍,他一听是李书生的声音,刚要开门的手顿了顿,心里有些难受,下一秒却也摆出一个无事的表情,伸手打开了门:“有什么事吗书生?”

    “进去聊吧。”旋即何良运将李书生请了进去,为他倒了一杯茶。

    “哎,我不喝这玩意。”李书生以一种开玩笑的语气说道,而后一五一十地向何良运告知了刚才的事情。

    听李书生讲完后,何良运不同于平时回答地那么果断,他有些纠结,但还是说道:“你去我自然是要去的。”

    “好,你有什么事要处理吗?”李书生问道。

    “没有。”何良运思考了一下,本想在走之前回一次家的,可想了想,还是算了。

    “你不回一趟何府吗?”李书生自然是猜出了何良运的心中所想,转而问道何良运。

    “不了,等我立了大功再回也不迟。”

    何家五世功臣门第,到了何良运这一代光儿子就有六个,因而他从小便在李家习武,他明白,想要在这种家族中得到长辈的重视,自己唯一可能掌握的话语权只有军功。

    “好,那我就不打扰了,你好好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