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正经修仙!
繁体版

第14章逆生三重(求追读)

    “恩师解散了三一门后,我们当时都对逆生三重起来怀疑心,逆生是否真的能维持吗?逆生真的能够飞升吗?我迷茫了,感到苦恼。”

    “恩师让我们各寻通天路,我最后选择了当时的华严宗,因为华严宗佛门八宗之一,而且最主要的就是华严宗当中有一法门名叫做十玄门,我想要借助这一法门,辅助我三一门的逆生三重,这才在灵山寺出家,直到最后才明白恩师的良苦用心。”

    “逆生三重这条路太过漫长,一眼望不到头,长久修炼逆生三重,不亚于就像是孤身一人在走一条无边无际的道路,最关键的是虽然你明白自己是脚踏实地,但依旧无法感受到变化,而像是在原地踏步一样,当年门中除了恩师到了三重外,似冲师叔与澄真师兄几位少数人到达二层外,如我们都不过是在一重。”

    “恩师到了二重的时候,因为受了伤,所以别无办法,只能继续走逆生这一条道路,而像我们这些,只不过摸到了些许皮毛的弟子,还能够及时折返换路。”

    语气停顿,似乎是自嘲一般的笑道:“师尊大概也早已经明白,我们都不是走逆生的料,所以才会主动解散三一门,而我们只不过是以为是师尊自己心灰意冷,甚至还怀疑师尊的境界不够,还会怀疑逆生的道路,只看到了表面的风光,却没有看到背后的荆棘与辛苦!”

    说完之后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眼神看向贾旭问道:“你是否愿意传承逆生三重?”

    贾旭有些懵,自己不过才和这个宝云老和尚认识不过半天,对方竟然要将逆生三重,这样的绝技传授给自己,这就像是路上走着,天上掉下来了一沓百元大钞一样。

    此时的他只有一个想法,“世上还有这等好事?”。

    然而宝云和尚却看出了他的想法,解释道:“我大限将到了,总觉得要是不将这门绝技传授下去,有些对不起师尊当年的大恩,这也是我的一片私心,对你来说是福是祸也未尝可知,我只问你是否愿意?”

    “愿意!拜见师尊!”

    宝云老和尚脸上却没有露出丝毫的欣慰和轻松,反而越发有些沉重,缓缓合起双掌,念了声佛号道:“南无阿弥陀佛……”

    “三一门早已解散,我传你逆生的手段,日后你就算是拜入其他门派当中也全不要紧,只因我逆生本就是练炁,并非是炼法,不但不会影响你学习别家功法,反而还有帮助,只有一件,不可凭借逆生之法做恶,不然的话天必除之!”

    贾旭急忙保证道:“弟子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虽然不敢说完全,但也绝对不会作大恶,这也得要看人的理解,或许我认为我所做的恶就是善呢?善恶未必是完全分裂的。”

    听到贾旭的回答,宝云和尚才略微欣慰的点了点头,笑道:“你这孩子倒是个老实人,是啊,善恶有时候未必能够完全割裂,一个人究竟是善是恶,都不能由他人轻易下决断,当年恩师因为李慕玄一事于我们重弟子,论其善恶之时,也三番四次告诫我们,善恶不能轻断。”

    “坐下来,闭上眼睛静静感受流动在四周经脉里的炁!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逆生三重就是希望将原本散在四肢百骸里面的先天之炁,重新聚拢到丹田当中,实现逆转将有形化作无形,最后彻底将人回归到先天一炁的状态!”

    “所谓的逆生就是重新聚拢体内真气,将后天转化为先天,让奇经八脉反正运转,这也就是为何逆生者能够青春永葆,当年恩师在修炼到第二重的时候,就已经容颜不改,然而缺陷就是一旦要是炁散了,人又会被打回原形,甚至消耗的更快。”

    “父母生人之初,剪断脐带,这时候就已经一点散落,然后成人更是有许多外因内果操纵七情六欲,不断消耗人体先天之炁,按理来说每个人都有炁,然而能够感受到炁并且运行它的才称之为异人。”

    “初学之时便须静坐,打坐可以说是静心的捷径,无论是儒教佛教还是道教,都主张静坐,因为只有静坐之时人体才会放松,能够更大几率的运转感受炁。”

    宝云和尚亲自示范如何静坐姿势,同时解释道:“坐姿无需强硬牵扯,我后来拜入佛门修习莲花座,觉得此是方便安稳法门,便习惯于此坐。”

    其实佛门最厉害的也就是禅定,修炼心性,甚至有的人能够一动不动,不吃不喝,维持一个姿势长达一月多,不同于道门还需导引吐纳。

    这也就是佛门受到诽谤的地方,不明真相者言,他是修性不修命,只坐枯禅不炼命功。

    贾旭面对面坐在了宝云和尚的跟前,也学着他将双脚盘起来,随即两手缓缓地搭起来,掌心交错朝上。

    “了际如如犹天地,来时不觉我之宗,金炉为空来相,摘月穿山景外风。按照祖师心法所传,人之性命来于虚无,此虚无就是先天一炁,性在人出生之后寄在心中,而命则存于肾里,同时又演化出精气神,性命会随着人体死亡而消散,所以真正想要磨练性命,就要彻底放弃这个躯体,让精气神逆转,把性命重新归到先天一炁。”

    “在通过静坐的时候,口中还要同时默念玄字,先忘体外,而后忘内心,到达无忧无虑的心思沉静之处,把自己的意念渐渐从下面缓缓而上,传到脊椎骨七八关节的地方,此地按照咱们三一门的说法叫做昆仑窍!”

    贾旭按照宝云老和尚的指导,一步一步慢慢地来,一开始倒好,不过时间一长,心中总是有一种焦急的感觉,仿佛是烦闷不已,想要睁开双眼,上蹿下跳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急躁。

    “心无旁骛,以念止念!”

    一旁传来宝云的声音,贾旭只能强压着心里头的那股急躁感,继续将自己的念头存到昆仑窍中。

    又过了许久之后,贾旭竟然不觉之间悄然睡去,等他一激灵醒过来的时候,却是已经大日东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