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正经修仙!
繁体版

第23章一言通玄(求追读)

    “不知两位道长如何称呼?”

    那个矮瘦的老道人缓缓起身说道:“贫道乃是龙门道院住持,俗姓朱,校友唤老道一声朱道长就行了。”

    一旁的那个身材魁梧的胖道人,哈哈爽朗回答道:“贫道刘兴扬!”

    刘兴扬?!不就是一人之下,在罗天大醮当中曾经出现过的那位白云观经师!曾经有人给异人当中的中生代战力排行,这位其貌不扬的大胡子道人就位列其中。

    同在榜单的,还有武当王也的师傅云龙凭借着太极当中的阴手,能够接下十佬当中陈金魁的大爻金钱,还有位列两豪杰之中的那如虎、全性的丁嶋安、八奇技掌握着风正豪……

    虽然这个榜单有些片面,但是这刘兴扬所展露出来的手段依旧是不能让人小觑,能够凭借着出阳神,在灵魂出窍的状态下专门应接一招对付人灵魂的擤气。

    按照徐四当时的说法,难度不亚于双手空空,攥着剑尖和人比武,明知对方身怀利器,却仗着自身硬实力,能够无视对方的所有长处。

    “原来是朱道长和刘道长,晚辈见过了!”

    “小友如何称呼?”

    “晚辈贾旭,出生西北贾家村,听说此地是当年邱祖的道场,特地前来拜参拜!”

    贾旭主动提出自己是西北贾家村,就是要让眼前的朱道长和刘兴扬二人明白自己也是异人,至于三一门传人身份,澄元道人既然不肯让自己提,那自己自然也值得照做,不会轻易暴露自己三一门人的身份。

    朱道长点了点头,说道:“怪不得小友手段如此了得,原来是贾家村的后人,当年抗战的时候,老道还曾经去过村子里,受你们先祖化缘之恩呢!”

    虽然说化缘一开始都是和尚所为,但是后来道门出家也渐渐有了化缘,特别是全真教主张三教同修,王重阳真人在齐鲁化缘十载,带一铁罐,乞食而行,其实是通过这种方式普教众生,宣传教义之法。

    “道长客气,十方普化,本是一桩功德。”

    朱道人笑道:“故人之后,难得来一趟,地里的伙计今天还没做完,我就没功夫陪你了,让这小子带你去逛逛,也算是尽地主之谊。”

    全真龙门派主张“大起尘劳,耕道合修”的耕道修行,一来自食其力,以耕为道磨练心性,二来也是一种修行。

    重阳祖师诗云:慧照时时频剔拔,心田日日细耕锄。

    “如此,就有劳刘道长了!”

    刘兴扬爽朗道:“不劳烦,正好还能偷会懒呢。”

    刘兴扬先是带着贾旭参观了龙门道院,宫殿前方树立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书写着龙门祖庭四个大字。

    院子正北面的是无量祖师殿,雕梁画栋,气势巍峨,正中间的高越两米的北极玄穹真武无量祖师金身,祖师桌前桌子上面供奉着一尊铁铸的昊天玉皇大帝像,身上则披着一件明黄色的龙袍。

    “可别小瞧了这尊祖师像,这尊祖是想从清朝时期便在此处了,是院中宝物之一,十分灵应,小友若是有什么愿望,不妨求一求?”

    同时又教袁盎如行子午阴阳礼,朝拜的姿势。

    贾旭看着庄严的北极玄穹真武无量祖师金身法相,他承认做不到像王也那样,心中没有一点的渴求,无欲无求。

    他跪拜在了无量祖师的金身前,第一拜求家国平安,第二拜求父母康健,第三拜为自己求个朗朗前途。

    “兴扬道长,你说祖师真的会知道我的愿望?”

    “所念皆所求,念念不停,念念必答。”

    贾旭听到了之后,默默地从怀中掏出两张百元大钞,递到了祖师向前的香火箱里头。

    刘兴扬见状,微微一笑,只道了一声无量天尊。

    又带着贾旭走到了西边,只见西边之上靠近一面悬崖,崖上更有几座宫殿悬空在上面,而下面则是一座高楼,楼上写着清和楼三个大字。

    清和楼又唤作邱祖楼,楼中所供奉的就是龙门派的祖师,长春真人丘处机。

    楼阁四周还有彩色壁画,分别是丘处机当年在修炼的故事。

    “重阳祖师当年曾经说过,邱祖智慧最深,然而性本多疑所经历磨难也越多,后来祖师遇到一道人说他有饿死之灾,祖师一气之下心灰意冷只一意等死,谁料到又有纯阳老祖显化,让他在饿死之际又得了性命,后来第二年邱组编来到蟠溪之处,在河边背人过河以修功德。

    邱祖师所居破庙远离村庄,每当邱祖在此地即将饿死之时,就会有人前来施舍,六年之间,长春祖师发了大恒愿在此凡事要让他渡之人通通渡,这才终于有所成。”

    刘兴扬带着贾旭参观四面壁画,侃侃而谈丘长春在此地修炼的故事和长春真人的大毅力,大智慧。

    最后才意犹未尽的叹气道:“就连长春真人你想要得到,都遇到如此多的磨难,更何况是我们这些不争气的后人,怀疑这怀疑那,反而倒是耽误了自己的修行,长春祖师有吕祖点悟,而我辈却无人能点,只能混于尘世偷闲罢了。”

    贾旭闻言,顿时响起了三一门的逆生三重又何曾不是?当年,左若童又何尝不是天资聪颖,地法财侣样样皆有,可是最后还是失败。

    无根生与其说是罪魁祸首,更应该是左若童修炼逆生三重的一个劫难,若是左若童心中一直坚定不移,未必不能和长春真人一样有所成。

    只可惜长春真人自有异人点化,而左门长却无此仙缘,含恨而终。

    直到此时,贾旭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三一门的前辈们都会到达某一个阶段出门游历,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那飘渺无际的仙缘,或许是一个人,或许是一件物,也或许是一句话都有可能令其有质一般的飞跃。

    全真南宗白玉蟾祖师道: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

    一个契机,只要一个契机,有时候就有可能决定成败,然而偏偏是这个契机,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甚至有人琢磨一生都未必能够找到,而有些人甚至只自己打坐,就能获得。

    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区别,未必得到契机的人,真就比那些没有得到契机的人要好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