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正经修仙!
繁体版

第63章上清茅山派(求追读)

    “太师爷!陆老爷来了。”

    小道童赶到三茅真君大殿外,只见一个身着水云袍,满头鹤发神清气足的老道人,一面盯着手机,一面正顺着节奏,敲着面前所放的一个大罄。

    小道童叹了口气,悄悄绕过游客走到老道长的身旁,俯下身子埋怨道:“太师爷!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旅游局的领导说了,为了保持咱们万宁宫的形象,不能在游客面前玩手机!”

    “哎哟!归静啊,我一大把年纪了,修的就是个逍遥自在,现在怎么看个手机都这么难,再者说我又不是在炼法,做科仪的时候看手机,不算违背祖师戒律,怎么就不能看了?年轻人别太死板。”

    自知说不过明顺道长,小道童也懒得再白费口舌,只和对方说道:“陆老爷子来了,点名要见师爷。”

    “哦?陆师兄怎么来了?不是听说前些日子得到消息三一门还有门人,急匆匆去了西北,没个一年半载回不来,怎么今天突然来了我茅山?”

    明顺道长心中奇怪,但还是急忙起身前去,与陆瑾相见。

    “陆师兄!半年不见了,哪股仙风把你吹来了茅山。”

    “哈哈哈,当然是想你们这群老伙计了,这才带着我师侄来看看。”

    说完之后,便把贾旭推上前介绍道:“这位是上清茅山派万宁宫的主持明顺道长!”

    茅山上面,道教的宫观不少,自从茅山道士通过影视的形式,为人所知之后,更是让茅山成为了一個香饽饽。

    甚至一些人甚至在山上新建宫观作为敛财工具,坑骗不知道内情的游客,又找了些演员在宫观当中充当道士,收敛游客的香火钱,还有欺骗游客做法事祈福等等。

    而山上的正统茅山道士对于他们的行为则是不屑一顾,大多都是钻研经典潜心修道,哪里还有功夫管这等乱象?

    茅山真正有所传承的分别是三宫五观,三宫分别是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崇禧万寿宫,五观分别是德佑观、仁佑观、乾元观、玉晨观、白云观。

    三宫是正统的上清派,而五观则是全真龙门阎祖派,后来,金陵省因为在抗战时期,受到了敌人巨大的打击,而茅山派当时的几位道长们投身爱国运动,因为地处在金陵和沪上省的交界,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茅山上甚至成立了抗战根据地,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根据地,战争过程中,茅山上的道长不但将宫观作为军队的驻扎地,而且还不惜危险,替他们采买物资,传递信报。

    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遭受到了当时敌人们的疯狂打击,茅山上的道统几乎被破坏了大半,后来为了延续茅山一脉,便将三宫五观合并成为茅山道院。

    至今为止,还留有当时一位开国元帅亲笔写下的对联:出家非出国,传道当传义。

    陆瑾曾经提起过,当年郑子布的死因不完全是因为八奇技的追杀,也有因为上清茅山派投身抗战的一部分原因,甚至里面还曾经有敌寇的手笔。

    这也就是当初张怀义和郑子布处境不同之处,只因当时的茅山派自顾不暇,一面要应对各大异人的诘问,一面还要对付敌寇。

    这才导致郑子布有家不能回,只能在外面一直流浪,临死的时候也没有将通天箓传回茅山,而是给了陆瑾,正是因为当时的茅山处境实在不妙。

    甚至都让郑子布来不及回到茅山一趟,八奇技中整整有三门是来自于道派,龙虎山张怀义、武当周圣、上清茅山郑子布,而三人当中,唯有郑子布结局最惨,被人围杀而死。

    这一位明顺道长能够做到茅山道院三宫之一万宁宫的主持,自然无论是辈分还是其他的能力,绝不是泛泛之辈。

    明顺道长盯着贾旭上下打量一番,笑道:“神清气轻,双目当中神光内敛,是一个修道的好材料,恭喜陆师兄总算找到一个满意的传人了。”

    “陆师兄来找我,怕不单单是炫耀这个师侄的叭!”

    “哈哈哈!我就知道瞒不过你,我这次来是想要求你帮我打造几把飞剑!材料我都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剩下的就看你了。”

    原来,上次陆瑾说要奖励贾旭可不是随随便便说的,思来想去,最后陆瑾决定求上清派的高人为贾旭打造几把飞剑。

    贾旭本身就会贾家村的御物术,如今使用的金钱镖实在简陋,威力也一般般,碰上厉害的异人就没有任何的施展范围了。

    所以,陆瑾在和贾旭商量之后,这才赶回金陵省为他求上一套飞剑。

    陆家并不是没有炼器的人才,但是陆瑾要给就要给贾旭最好的,所以才花费了一大番功夫,为贾旭找来了许多的材料,又特地亲自前来茅山派找明顺道长为他练剑。

    茅山派三宫五观当中万宁宫就是以炼器著称,传承自茅山派大宗师陶弘景。

    他也是茅山派真正的创派宗师,上清派祖师是魏存华夫人,她在江南传道,从第一代祖师开始传杨羲、许穆、许翔、马朗、马罕、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

    陶弘景正好是上清派的第九代传人宗师,后来他一直在茅山修炼,渐渐地在此地又开创了茅山宗,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而人们常常一提到上清就混为茅山派,甚至都搞不清楚祖师是谁。

    陶弘景也是南北朝时期的大宗师,他兼容佛道两家,在道教是上清大宗师,在佛教又被称为胜力菩萨。

    一身的才华也十分惊人,精通符箓、炼丹,除此之外,他最擅长的便是炼器!

    他曾经撰写了一本《古今刀剑录》,点评上古到南北朝时期的神兵利器,自己也为当时的南梁皇帝打造宝剑。

    《古今刀剑录》云:以天监二年即位,至普通中,岁在庚子,命弘景造神剑十三口,用金、银、铜、铁、锡五色合为之,长短各依剑术法,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并小篆书。

    陆瑾和茅山派向来关系匪浅,明顺道长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陆师兄,亲自拜托,老道不敢懈怠,只不过想要练剑时间或长或短,少说也要三十六天,若是你们不着急的话,我为二位安排一间房,也好顺便逛逛我们茅山,如何?”

    贾旭和陆瑾自无不可,一口答应下来了明顺道长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