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正经修仙!
繁体版

第71章大盈亢龙(求追读)

    “易经和道德经?”

    贾旭这一段时间主要看的就是这两本书,自然一切起源都是因为左若童的两个道号,毕竟亢龙先生和大盈仙人两个号绝不会是随便起的。

    光这两个道号便能看出左若童对于易经和道德经两书的推崇,贾旭自然没有理由不看这两本书。

    整个藏经阁当中,藏有许多的易经和道德经版本,贾旭干脆直接将每一本易经和道德经通通找了出来。

    这两本书可以说是整个华夏文明的密藏,其中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而道德经则是万经之王,光这两卷经书便已超过世间种种一切经书。

    贾旭花了十多天功夫专心只看那易经和道德经,一旁的陆琳见到对方看得出奇,也不禁有些好奇又瞥见贾旭所翻阅的只是易经和道德经。

    于是,便开口询问道:“贾兄!藏经阁中读书万千何故只看这两本书,虽然说这些都是孤寂真本,然而其中内容却都大相径庭,还不如找些前辈们的笔记看看,对于逆生三重,说不定有裨益也未可知。”

    对于这几本易经和道德经,陆琳也不是没见过,其中确实蕴含着奥妙玄机,但是实在太过复杂,玄之又玄,难以理解,对于他们如今来说,看过之后也难以有所领悟,反而精一门而非精全。

    原来,陆琳在这几天查看翻阅三一门前辈所留下来的笔记,对于逆生三重的理解有了越发的精进,又看贾旭只看易经和道德经,这才忍不住开口,想要贾旭将有限的精力还是花在前人所留下来的刀刃上。

    贾旭却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陆琳的好意,只不过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感觉,促使他想要接着翻看易经和道德经。

    陆琳也不好再多劝,毕竟修行是自己的事,旁人说的再多也无济于事,没有办法取代本人。

    两人便一直在藏经阁当中翻越经典,陆瑾每回来给两人送饭的时候,都会观察两人的变化,发现陆琳对于逆生状态维持的时间越发长,而贾旭则是没有丝毫的变化。

    对于这点,陆瑾并没有多言,只不过默默的照样每天来送些吃食。

    直到有一天夜晚,贾旭继续翻查易经,正好翻阅到了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正好窗外吹来一阵微风,将自己身旁的一卷易经也同时吹起,停在了初九,潜龙勿用。

    贾旭又不经意撇了一眼,就这一眼突然灵感爆发,仿佛耳边一道惊雷声平底响起,顿时令自己心头一惊。

    慌忙将两本经书严丝合缝之处并在一起,只见那两侧经书左右的批注,正好能够合成。两列文字如果分开来读意思自然不同,但是由第一個字左右两个字两个字读则是意有所指。

    这几个字若是光拎出来左边则是“潜心于善”,右边则是“藏德厚冲”

    潜、藏、心、德(得)、于、厚(后)、善(山)、冲(中)。

    “潜藏心得于后山中?!”

    将这几个字连起来谐音便是这句话,贾旭心中有些疑惑不惊,又继续将后面几页两两相对,果真得到一副谜语。

    “后山波月湖,月在湖中明。光照神仙洞,灵台方寸间。”

    波月湖正是处于三一门后山当中的一个湖泊,贾旭来的时候曾经跟陆瑾路过那里,对方还曾回忆过左若童常常在此湖泊边打坐观水之静而悟道。

    “难不成是师祖在波月湖里藏着东西!不管是真是假,总得要去试上一试,也好过于什么都不干的强。”

    贾旭心中有了主意,只见如今的屋外,正好皓月当空,正是良机,按照诗中所说的意思就是当明月照在波月湖的时候,明月所处之位,便是仙人洞府所在。

    于是刻不容缓,在当天夜间贾旭就已经赶到了后山的波月潭处,只见到一汪潭水黑黝黝的,看上去更是不见底,而同时上空当中半隐半缺的明月照耀在潭水之上,微风一吹就泛起一阵金鳞。

    贾旭也不知道自己的猜想对不对,但是也好歹一试,于是乎便朝着那明月所照的方向跳了下去,刹那间,寒冷的潭水将自己给裹住,一下子就激发了他求生的本能。

    然而一想起自己的猜测,他又不得不狠下心来猛吸一口气,随即沉入水中,这一切都只是来源于一个猜测,但贾旭心中似乎总觉得这猜测并非是空穴来风,有时候灵光一闪,那些偶然的瞬间却成为永恒。

    贾旭拼命朝着自己所处方向沉下去,调动自己的先天一炁,全都灌注在两条腿,用炁将自己包裹住,朝着那个方向游去。

    就在此时,他怀中所揣着的那块青铜古符却发现光芒,原来这古符本就是当年恨天古国人民用南海龙火所锻炼而成,遇水自然便会发出妙用。

    顷刻间,怀中的古符所发出耀眼光芒,便将整个潭底都照得通明,仿佛如同白昼一般。

    贾旭这一次再朝着湖底方向看去,只见厚厚的淤泥和上下起伏的石头,同时在那斜侧方有一个大洞,上面果然隐隐约约有三个篆文虽不知朝代。

    不再有任何的犹豫,假设立刻整个人如同一条鱿鱼一般钻进了那个山洞,当中那洞中最初的时候还有水,越到后面水则越浅,而且还越来越狭窄,仅仅贾旭双手在前面合拢到一起才能够顺利钻。

    等到五分钟左右,前面便已豁然开朗,水也变得越来越少,终于从湖水当中钻了出来,只见四周是一个硕大的山洞,洞顶之处,还有一方光明照耀于洞中。

    贾旭又在岸上休恬片刻之后,方才朝着四周缓缓打量,只见那四周前面的一处石壁之上,正有一些刻在上面的文字,和之前自己所翻阅道德经与易经当中文字一模一样,左下角更是赫然写着左若童而立留!

    这果然是左若童所留下的,但是却又为何如此隐秘,并没有告诉陆瑾等人,而反倒是悄悄地藏在了那册易经和道德经当中?

    再看了两眼,贾旭这才陡然发现,上面的文字并不是一次课程的,还有许多划痕证明之前似乎被左若童给删过,而且后面的一些字上面的腐蚀痕迹,和前面那些字全然不同,就证明后来左若童又添了一二。

    “余,十三岁时,偶然发现此洞天,疑为武夷山前辈所留,此地幽静乃天然,修道好场所,于洞天当中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