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 光复杭州(求追读)
宋江等人苦战到了黄昏,铜锣声响彻旷野。
杭州城头,方肥注视着城外官兵因为鸣金收兵而退走,尽管又守住了一天,但他实在高兴不起来。
外无援兵,多守一天,不过是多苟活一天而已。
‘杭州不能再守了。’
方肥暗自下定决心道。
他走下城墙,径直去寻方毫。
方毫此时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见方肥,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方相,这援军可是要何时才能到。”
原来方肥退回杭州后,得知方腊被杀,故而辅佐方毫继位,同时谎称各路兵马都在勤王的途中,以此安定人心。
方肥屏退外人,这才告知实情:
“陛下,其实根本就没有援兵,此前就算有人想要救援杭州,可听说先帝战败,也唯恐遭了官兵的伏击,哪里敢来。”
方毫惊出一身冷汗,他勃然大怒:
“既然没有援兵,你却扶朕坐上这皇位,岂不是要让朕死无葬身之地!”
“你是先帝的太子,一旦落入官兵的手中,无论皇位坐与不坐,都绝无生还的可能。”
方毫知道方肥说的是实情,他颓然的瘫坐在地,方毫并不想死,他还很年轻,只有十七岁。
“是朕错怪了方相,但事已至此,又该如何是好?”
方毫无助地说道,此时,他只能指望方肥了。
方肥哪怕心中早有计较,还是故作沉吟,片刻后,这才开口:
“陛下,如今杭州已成绝地,为今之计,只有跳出这杭州城,联络各方义士,才能觅得生机。”
方毫大喜,他根本就不想留在杭州。
“诚如方相所言,撤离杭州一事,尽数交由方相代为安排。”
“臣遵旨。”
......
当夜,方毫、方肥带了摩尼教的骨干借着夜色的掩护,秘密撤出杭州。
翌日,天刚蒙蒙亮,城内的守军发觉皇帝、宰相以及他们的一干心腹都跑了,当即一哄而散,也没人再想着要坚守城池,各自逃命去了。
宋江等人原本是要出营,继续今天的攻城战,然而,辛兴宗得知消息,立即叫停了他们,自己带上熙河路的兵马,不费吹灰之力的光复了杭州城。
随后,各部陆续进驻杭州城,庆功宴上,王禀对宋江说道:
“此战,宋将军出力不少,本将自当为你请功。”
话音刚落,还不等宋江道谢,却听辛兴宗冷哼道:
“宋江等人原系大盗,今日虽破城有功,但也不过是抵赎前罪罢了。”
宋江闻言,心中满是苦涩。
此战,他麾下部众伤亡过半,自己更是死了二十个兄弟,苦战三日,落在辛兴宗嘴里,不过是抵赎前罪而已。
更让宋江感到绝望的是,满座将领,非但不为他主持公道,反倒一个个的附和辛兴宗,认为他所言有理。
其中,甚至包括了原时空中,不惜得罪辛兴宗,也要为韩世忠伸张正义的统制官杨惟忠。
说到底,韩世忠是西军自己人,而宋江一伙虽然穿上了官袍,与他们一同南下平叛,但在这些西军将领眼中,依旧是一群需要戴罪立功的贼寇。
王禀有心为宋江请功,但碍于麾下一众统制官们的反对,即使身为东路军的主帅,他也不好违了众意。
“宋江,你此前为祸一方,罪孽深重如今念在你攻城时奋不顾身,准你功过相抵,你可服气?”
“末将心服口服。”
宋江拱手一礼,继续道:
“但有一事,还请都统制明鉴。”
此话一出,辛兴宗当即就眯起了眼睛。
王禀也跟着吓了一跳,以为宋江想要反击辛兴宗。
别看辛兴宗面对着辛永宗总是和和气气的,但他可不是善茬,出镇积石军的时候,就常常引惹边事,擅开边衅。
王禀皱眉道:
“若是不合时宜,不说也罢。”
王禀虽然不是童贯的党羽,却也不想与童贯一党把关系闹僵。
宋江知道是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赶忙道:
“末将部众死伤惨重,已经无力再战,末将只是想请都统制允许,准我们留在杭州休整。”
王禀松了口气,他看向辛兴宗,问道:
“辛统制以为如何?”
辛兴宗虽然厌恶宋江等人,但也知道宋江说的是实情,这伙梁山贼寇真的无力再战了。
况且,他们也已经立下了功劳,没必要非得将人往死路上逼。
“一切皆由王都统做主。”
王禀对宋江说不上是同情,但到底是有功未能获赏,心中存了一丝愧疚,于是当场准了宋江的请求。
酒宴重开,灯火辉煌,众人言笑晏晏,为辛兴宗庆功。
宋江也在那强颜欢笑,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咽。
待酒宴过后,宋江回到营中,他找来剩下的十四个兄弟,将庆功宴上发生的事情对他们说后,心灰意冷地道:
“诸位弟兄,此战之后,我将上表朝廷,请求辞官归隐,你们若是愿意与我同行,便可附上辞章,若是不愿走,宋某也不强求。”
众人面面相觑,无人表态。
片刻后,还是杨志最先站了出来:
“大哥,既然我等已经将功抵罪,兄弟们实在不想放弃拿性命换来的前程。”
宋江闻言,目光扫过人群,问道:
“你们都是这样想的?”
众人低下头,羞于启齿。
宋江叹息道:
“不错,我才是匪首,只需我退隐了,而你们又在军中找到新的靠山,自然也就不会再受人刁难。”
连带杨志在内,所有人把头埋得更低了。
宋江突然展颜笑道:
“都低着头作甚,是我想要苟且偷生,抛弃了你们,你们无愧于宋某,都给我把头抬起来。”
见众人终于抬头,宋江又问道:
“你们可想过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杨志沉吟道:
“听大哥在庆功宴上的见闻,似乎王都统对我等存有善意,我等不如拜在他的门下。”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善。
然而,宋江却摇头道:
“大宋善战之兵,仅西军而已,王禀虽为步军副帅,位高权重,但并非西军出身,你们要想在军中立足,还是得要融入到西军之中。”
“诸位若还认我这个大哥,听宋某一句劝,与其投奔王禀,不如通过关胜,拜在辛永宗的门下。”
“也只有他,才能保住你们不受西军诸将,尤其是辛兴宗的刁难。”
宋江可是亲眼见着了王禀这个东路军主帅,被辛兴宗当众反驳,不能坚持己见的憋屈。
他算是彻底看清了,如今的大宋军界,只有依附于童贯的西军统制官们,才能叫做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