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裂缝之后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贼窝荒诞

    屋内老妇卧床,修善做床边说话,女贼则被老妇支出屋外等着。

    老妇见失主追来也不慌,或者说也慌不起来了,身体只能侧躺着,仿佛命不久矣。

    不等修善问话,便主动开口说起来,说说喘喘、断断续续。

    老妇名叫杏三姑,老天津城有名的彩利子,后来糟了官司,落魄流浪。再后来凭着快手,又成了有名的扒手,名号杏三姑。

    不过扒手这行业狠吃眼力劲儿,偷只能偷中产:穷人没有钱,贵人不敢偷,除非干一票就走。

    而杏三姑就是害了眼病,在天津凿了窝,却打眼偷了一位贵人,而且那人还是官府里的!

    好在如数奉还后,那人留了她一条命,不过也拿走了她偷东西的一只手——左手,她惯用左手!

    一身本事废了大半,存下的钱也基本用来治伤活命了。后半辈子怎么办,人可不能饿死!

    杏三姑就从“人市”挑了个机灵的,即想传承“手艺”,也是存了养老送终的意思。

    她对男人不信任,之前流浪就是男人害的,所以挑了个女娃。

    自己好好将养,认字练手艺。可谁成想,这个女娃长在贼窝,却心地不差,见人可怜,得手次数屈指可数。

    不是偷不到,而是手下留情了!

    这性子哪是做这行的料,杏三姑真怕有一天这姑娘去做事,要是看到人家可怜,再放下点东西,那可真就丢人丢大了!

    今年初杏三姑身体又害了一场大病,到现在养了三个多月,状态是越来越差。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杏三姑她是扒手,可以说她坏,但为人也有心善,不然也不会纵容小女贼。

    只不过现在恐怕撑不下去了,杏三姑打算给小女贼安顿好了,要不然到某一天自己走也走不安稳!

    本来把人买来是为了养老送终传手艺的,结果到头来养出感情,反而是自己更担心她一些!

    最近本来是让她去吊个女贵人,卖个惨就有可能收她做个侍女,安全有保障还能活命。

    可没想到三天没开张,开张就引来了个贵人。

    杏三姑自己也感叹,自己不长眼得罪了贵人才导致如此,没想到自己的传人竟也是如此!

    修善不知道这杏三姑说的是不是真的,但观面相,确实是不长命的样子。

    “算了,左右几个包子。”修善站起来打算离开,他不打算追究了。

    诚如刚才说的,也就几个包子,他愿意相信世间美好更多一些。

    如果自己真的信错了……她们也就值几个包子钱而已!

    “街口王家的包子,我年轻时顶喜欢,一口气吃两个。可惜这是肉馅的……”

    杏三姑还“嫌弃”起来,咬一口包子闭上眼,神情倒是看不出一点嫌弃。

    努力的咽下去后,睁开眼说道,“我吃你一口包子,就要付你一口包子钱。”

    “小杏儿今年二十岁了,是个大姑娘了,虽然不值几个钱……”

    把人用钱来衡量,修善很不习惯,听了有些生气。哪怕那个叫小杏儿的姑娘长的不好看,那也是人。

    “看来贵人您也是心善的主,小杏儿交给您我也放心!”

    “我可没说要。”修善淡淡道,“人不是畜牲,哪有买卖.人的!”

    “津口渡看一看,小孩子大姑娘,跟货物一样摆那儿任挑……您是贵人,高高在上,看不见下面的腌臜事。”杏三姑依旧笑语延延,不过修善倒是听出了讽刺的味道。

    杏三姑继续说,“也不叫您吃亏,虽然养个没用的姑娘确实浪费粮食,但一口吃的对您不叫事。而且……小杏儿长的模样那是没的说,我可是花了大价钱才买来的!”

    模样?

    你还好意思说模样?

    就那黑不溜秋的样子,脸上还有两道还是三道疤痕,扫一眼感觉肉都翻出来了……就这还谈模样,你的审美究竟得偏成什么样!

    杏三姑见修善不信也不多说,笑着看他。有些东西得看缘分,发现了带走是你走运,看不破不要那是你自个儿没福气!

    杏三姑喊小杏儿进来,“你偷了贵人的东西,我赔不起,以后你就跟着他吧……反正这人,左右是你自己选的!”

    小杏儿听了顿时双眼流泪,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真听到杏三姑这么说,眼泪根本止不住的淌下来。

    小杏儿扑腾一下跪在地上,冲着杏三姑长跪不起,小声哼哼着哭,就是不说话。至于修善这边,她看都不看一眼。

    杏三姑见此突然变了脸色,破口大骂,“你个傻贝儿贝儿,顺鸟的货,你想拖累死我啊,瞅你那揍性,啥也干不好,我得被你活活拖累死……贵人在你眼前,你不跪他,来跪我这瘟婆子!赶紧跟了这贵先生,做个二房三房姨太太,别让我看了咽气……”

    修善听不下去,看着杏三姑使着劲儿骂人,你这“将死之人”哪儿来的力气?

    看着小杏儿乖乖的跪那儿,不还口不说话,光哭,修善心里头那个烦。

    不等杏三姑后面一长串,张口喊到,“行了行了,我也不是什么好人,就当我自己傻!”

    伸手掏出十块大洋放在炕边,“拿去看病,这种事儿以后少做!”

    说完修善抬腿走出屋,深吸一口气,胸中的压抑怎么也舒缓不了。

    感觉这民国时期的空气,没有之前那么清新了!

    买卖人口,卖身记,这种荒诞事自己竟然也碰上了,之前只在文章里见过。

    有一个故事,不知是不是真事:

    四几年的时候,正是中国最困难的时期。那时候普通人家要是能有口吃的,那就是最好的人家。

    街南头有一个靠卖火烧馍的老何,一天开张做买卖,摊子前来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人,牵着一个姑娘,怀里还抱着个小子。

    问了馍馍的价钱,就给姑娘和小子各拿了一个馍馍吃,自己也吃,完了再给小子怀里揣两个。

    趁着老何转身时,中年人抱着小子就跑,姑娘都不顾,扔在原地。

    老何还以为遇到抢馍馍的,就追出去。

    只听那中年人边跑边喊,“大哥,你追上我也没钱给你,我吃了你的馍,丫头就递给你了!”

    老何一听也大喊,“兄弟,馍馍钱我不要了,你这丫头带走,留这我也养活不了!”

    “大哥,跟着你丫头还能有口饭吃,跟我走指不定明天就饿死,您就行行好吧!”

    中年人跑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