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远游
繁体版

第1章 初八

    壬戌之秋,七月。

    是夜,苏子与客游湖而归,回到居安巷时,竟抚门箕坐,泣不成声,久不能平静。

    书童与两个仆人点燃烛火,上前搀扶,苏子摆手嗟叹:“天有其高,地有其厚,日月有其光,风雨有其时,山川有其无痕,天地亦有簇新,我不能及也。”

    书童约摸九岁,闻言眨了眨眼,忽然吹灭一旁仆人手中的烛火,一手指着天空道:“先生你看,今夜乌云密布,怎会有月光呢?”

    苏子猛然仰头,嘴巴微张,而后忽然仰天大笑三声,拂袖而起,全不见醉意。

    这一幕看得书童瞪圆大眼,两个仆人更是面面相觑。

    苏子见状慈爱地摸了摸书童的脑袋,笑道:“我今日会友,得知天下道学四十九,天意变化尽在其中,来去不过消长。”

    苏子一双眼眸炯炯有神,转而指着黑漆漆的天空道:“不见并不是不存,变化就在其中,与我而言,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直到无尽便是永恒。”

    轰隆隆——

    静谧的夜中划过一道异常明亮的闪电,书童瞪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天空,试图找出光的由来。

    衣衫无奇的仆人却微微眯起了眼睛。

    自天空银光亮起的一瞬,苏子花白的头发肉眼可见得黝黑起来,眨眼功夫,双鬓已不见丝毫白丝残留。

    而胡须却恰恰相反,变得白如璞玉。

    仆人嘴角微张,左手死死攥着烛台,垂在衣袖的右手却止不住的颤抖。

    暗夜中有风猎猎,吹动苏子衣角,那抹耀眼的闪电从高空疾驰而下,光芒如作蚕丝细线,变得温和柔软,最终化作苏子发髻后的流云冠带。

    “童儿,我去也。”

    苏子大笑一声,目光从书童身上移开,到那个仆人时,略有些停顿,然后闭目盘坐,双手垂膝,与世长辞。

    是年,苏子寿百二十岁,葬于青山游湖畔,至今已有四年光景。

    ……

    说书人讲至此处,忽瞧见门外进来一个粗衣少年,约摸十五、六岁,头戴斗笠,腰悬一柄长刀,刀鞘是黑牛皮所制,色泽偏暗,却很显眼。

    那少年进到门内,朝着柜台道:“王账房,我要的东西到了吗?”

    那柜台后有一高瘦算账先生,闻言抬首眯眼笑道:“到了,到了。”

    随后起身来到柜前,满面堆笑,热情拉着少年的手,到了一靠窗角落儿,低声问道:“哥儿,你看我要的那件东西?”

    少年眨了眨眼,瞧见这王账房抬起左右手比划,于是诚挚笑了笑,点头道:“当然。”

    “当真?”

    “自然当真,只不过……”

    “不过怎样?”王账房面色紧张地追问。

    少年忽得摘下斗笠,坐在一旁空桌旁,恰有小二上来一壶热茶,少年自顾自添了一杯茶水,却迟迟不饮,也不回话。

    王账房等得焦急,便也一屁股坐下来,思虑许久,一双眼睛斜对着少年打量一番,一咬牙,右手抽出两个手指,陪笑道:“哥儿,不是我王二狗不给你面子,实在是这东西不值那个价,再说了,咱俩老相识了,说句忘年交也不为过,我的人品你还信不过?这样吧,我再加这个数,你看怎样?”

    少年盯着王账房的两根瘦长手指看了看,又抬起右手食指摸了摸眼角,心想着这也不是银子的事啊,那东西还没着落呢。

    王账房却会错了意,嘴角抽了抽,死死咬着牙齿,最后艰难地伸出三个手指,看得少年瞪大了眼睛。

    “哥儿,这个价可是我的全部身家了,再多这买卖就没法做了,有道是有货不愁客,有酒不愁喝,这青山镇里,哥儿是最有本事的,偌大个黑山洞里吓人得紧,唯有哥儿有这个过山的能耐,这我懂。”

    “但常言道人无信不立,店无信难存,哥儿放心,答应给你的东西,我已经托天舟城的一个朋友找到了。”

    少年眉头微微一挑,身躯前倾,附耳聆听。

    王账房见状一抚胡须,无不得意道:“那东西可费了我好些功夫,足足花了一百六十两银子,终得从天舟城外一个道观中弄来,不过……恕我多嘴,哥儿要那东西做甚?”

    少年抿了抿嘴,随意摆手道:“好奇而已,就想看看。”

    王账房嘿嘿一笑,从怀里取出本黄皮书来,平放在桌上,只道:“哥儿不知,这本《大道初识》得来不易,我那朋友若非在府衙高就,也绝无门路可寻,说来话长……”

    王账房正待细讲,忽闻得一股子酸臭味,急忙掩鼻回头望去,原来是店里的说书先生不知何时靠了过来。

    “苏无名,你怎过来了?”

    王账房闷哼一声,这说书的邋遢至极,从不清洗衣物,身上总有一股子怪味。

    少年闻声看去,见一人身着破袄,粗眉阔鼻,两眼正朝着自己打量。

    那说书先生赔笑一声,便大咧咧坐下,朝着少年一拱手道:“无亓,小先生可好?”

    少年笑了笑,答道:“好。”

    苏无名摸了摸身上发臭的衣服,尴尬一笑,指了指桌上黄皮书,问道:“我能不能看一眼。”

    少年想了想,点了点头。

    王账房忍着怪味,皱眉道:“无名啊,王某知道你与无亓是师兄弟,都不是外人,但这可不是一般杂说怪谈,没点灵性是万万看不懂的。”

    苏无名笑了笑,拾起黄皮书来,从头到尾走马观花一般,草草翻看起来。

    少年无亓心里也有些诧异,这便宜师兄平日可总是躲着自己。

    黄皮书拢共十来页,苏无名不消一刻钟便放下书,朝着少年拱手道:“多谢。”

    随后便快步离去。

    少年目光落在那本安静摆放在木桌上的黄皮书上,抬手去取。

    王账房却忽然收起那黄皮书,笑呵呵道:“哥儿,王谋忽想起来一事,我那友人说过,此书需置于静室,焚香三日方可交接,这也是得来之地老道士特意嘱咐过的,你看……”

    少年眼神中闪过一丝犹疑,思虑一瞬,摆手道:“无妨,王先生照做便是,我三日后再来取。”

    “那我那件东西?”

    “哦……三日后我自会带来。”

    “那就好,那就好,正好三日后乃初八,巧是王谋生辰,正请哥儿吃酒!”

    “好说,好说。”

    嘎吱——

    客栈门再次开启,少年戴好斗笠,朝着镇外走去。

    王账房站在门口眺望许久,面色阴晴不定,回身时刚好和说书先生苏无名撞了个满怀。

    王账房下意识连连道歉,随后反应过来是店里的说书先生,才露出一丝不耐,随后又面色转晴,笑呵呵道:“无命可是对那本书颇感兴趣?恰巧王某也有不懂之处,不如你我二人交流一二,说不定各有所得?苏兄觉得如何?”

    苏无名稍有错愕,只道:“也好。”

    王帐房哈哈大笑,朝着身后看了一眼,回头朝着店里吩咐几句。

    随后拉着苏无名道:“走,碧波楼,王某请客!”

    ……

    青山多妩媚,青山镇亦如是。

    时近腊月,大山绵连,依旧可见峰峦叠翠,山脚小河为盘,如丝如带。

    无亓牵着一匹驮马,行走在山道之中。

    矮小的驮马不便骑乘,但适合在山道中驮载重物。

    小道杂草不多,树木却茂盛,时至傍晚,极为幽静,除了细微风声,可以清晰听见人的脚步与马蹄踩踏碎叶的声音。

    无亓常年行走在山道之中,对此习以为常,就连驮马也已识徒,自顾走在前方。

    青山中无大虫猛兽,但行至一高大柳树时,驮马却停在原地,前蹄刨地,不断打着响鼻。

    无亓皱了皱眉,左手按在腰间的牛皮刀鞘上,将刀柄往怀里压了压,却见驮马哒哒退了回来,躲在无亓身后,瞪着眼睛,脑袋拱着无亓的后背。

    一个高大的人影出现在柳树旁。

    少年无亓松开手中的刀,来到柳树旁,拱手道:“师兄。”

    苏无名尴尬一笑,摆手道:“叫我无名便好,你要回去了?”

    “是。”

    苏无名点了点头,从怀里取出一本厚厚的书稿,塞到少年无亓手中。

    “无亓,这书你拿去,以后不要找王账房了。”

    无亓一愣神,见苏无名摇了摇头,便没有多说。

    苏无名又笑了笑,说道:“替我向小先生问好。”

    临走,苏无名忽然回头高声问道:“无亓,三日后是什么日子?”

    不及无亓回答,苏无名已经离去。

    望着苏无名的背影,无亓低声道:“三日后,十一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