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
繁体版

第38章 认亲

    王德明和干妈、姐姐都已经吃过了晚饭,姐夫一家人也还没回来。

    这个点没回来,估计就要晚上9、10点钟了。

    王淑琴想了想,对着王德明说:“走,德明,带妈去你新买的房子逛逛。”

    “妈,您等我下,我把自行车推出来。”

    “不要推自行车了,不是说离得很近么,咱们娘俩刚好溜达着消食。”

    阎宝珍也跟着站起来准备一起去,被王淑琴抬手叫住了:“宝珍,你就家里一边看孩子一边等亲家公吧,你还是在家里的好。”

    “有德明陪我就够了。”

    王德明搀着王淑琴溜达的往南锣鼓巷走,不一会儿就到了,王淑琴笑了笑,“还真挺近的。”

    “是啊,要不然我也不会买这个宅子,也不一定会知道小茹还曾经来中院相过亲......”王德明此刻再来到南锣鼓巷95号,心中很复杂,这是不是世界的修正力呢?

    王淑琴拍了拍王德明的手背,“德明,都过去了......以后啊,你们俩就好好的安稳过日子。”

    “嗯。”

    此时刚好是傍晚,前院的人家都在院里纳凉消食,眼尖的阎埠贵一看王德明扶着一个老太太,立马笑着迎上来,“哟,王同志,您今儿过来看房子啊?”

    “老白他们家28号那天就搬走了,我还寻思呢,您怎么一直没过来收房?”

    “不过您放心,咱们前院啊,有我这个管事三大爷,保准东西错不了。”

    “这位是?”

    “谢谢您了,阎老师,这是我母亲。”王德明又给干妈介绍:“妈,这是前院的管事大爷,姓阎。”

    “嗯,阎老师,你好,”王淑琴对着阎埠贵笑了笑,“也是巧了,我夫家姓阎!”

    刚刚阎埠贵走到王德明娘俩近前的时候就注意观察过王淑琴的穿着,穿的是老式深蓝串绸的斜襟小圆领旗袍,有钱人家啊......

    现在听到王淑琴说夫家姓阎,更是心中大喜:“哎呀,那不是太巧了么?”

    “方便问下您夫家祖上是从山西过来的么?不瞒您说,我祖上是山西过来,之前在广渠门那边开粮店的。”

    “啊!”王淑琴轻轻的惊呼了一声,“我夫家祖上就是在广渠门开粮店的。”

    阎埠贵兴奋的双手一拍,“合着,咱们还真是实在亲戚啊!这还没出五服呢!”

    “是啊,”王淑琴继续保持微笑,“听夫家说是因为开粮店两兄弟闹矛盾分家之后,他家后来才去了昌平......”

    “呃......”

    王德明适时开口:“妈,咱们去看房子吧,咱们商量下这个房子怎么翻修。”

    “阎老师,您忙。”

    阎埠贵可不会放过继续加深关系的机会,好不容易攀上亲了,“哎呀,我也没事,就聊天消食,来,我来帮您开门。”

    阎埠贵三步并作两步赶在王德明前面,把东厢房的门打开,还又解释了一句,“老白走的时候还要锁门,把钥匙留给我。”

    “我说有我在前院看着,这家里还能丢东西?”

    “王同志,这位......”

    王淑琴又给了阎埠贵一个台阶下,“阎老师,我比您年长,您称呼一声大姐或者嫂子都行。”

    “哈哈,那我就称呼您嫂子了,毕竟咱们实在亲戚啊?”

    “王同志,你看哈,这屋里剩下的几个桌椅板凳,可都在呢......”

    “嗐,灯绳在这边,我开灯给您瞧瞧。”

    阎埠贵一边拉门边的灯绳一边给王德明说电费的价钱,“咱们院是按照灯泡收费,一个灯泡一个月2毛5分钱。”

    “王同志,如果您要再加一个灯泡的话,您提前跟我说,不过一家一个灯泡就够了。”

    “多了也浪费钱不是?能买二斤面呢。”

    屋顶的一只白炽灯亮了,虽然淡黄色的灯光不甚明亮,但是将两间屋子也照的非常清楚。

    上户人家走了之后其实也没留下什么,阎埠贵嘴里的桌椅板凳也都是缺胳膊少腿的,要么用砖头垫着要么是用麻绳固定住,留着也是烧火生炉子用。

    “嫂子,您和王同志准备什么时候搬进来?我跟您说,咱们前院里这东厢房啊,可是最好的房之一,只要再稍微打扫下,再买一个炉子搬进来就能住了。”

    王淑琴没有说话,四周打量了一番后侧头问王德明:“德明,你准备怎么翻修这两间房?”

    王德明松开王淑琴的胳膊,走到中间,拍了拍立柱,又跺了跺脚,“妈,您看现在屋里的地面得用方砖再好好铺一铺,现在都坑坑洼洼的,还有不少碎了的。”

    “还有这屋里的墙,之前受潮,糊的纸都斑驳不堪的,快掉了,我得重新刮个大白。”

    “还有这门窗和屋顶,棱也变形了,一直透风,玻璃也有碎的,冬天肯定漏风受冻,肯定得重新打(制造);还有屋顶,是不是也买点木头板掉个棚顶?再用木板隔出来几个房间出来;”

    “妈,我自己要是自己住还行,年轻能抗。可冬天的时候,我要把您接过来住的话,这屋就不行了,太冷了不保暖,我担心您受不了。”

    “还有这屋里的炕我准备拆了,现在是直接在炕下面烧火,既不安全又浪费;我重新把炕跟炉子搭一起,这样这边烧炉子又能烧火做饭炕又是热的。”

    王淑琴看着儿子一脸兴奋的样子,跟着微笑的点头,“嗯,德明,考虑的蛮周到的,行,要是兜里钱不够,妈这还有点家底。”

    “哈哈,妈,肯定够的!”

    阎埠贵听着眼前这娘俩聊着两间房的翻建,心中不由得暗暗咋舌,这一套全部翻修下来得多少钱啊?都能再买一间房了吧?

    嘿,我家的这个亲戚可真有钱呐......这手指缝漏一点就够我吃用了吧......

    王淑琴心中满意,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扬,“行,咱回吧,阎老师,劳驾您这么忙前忙后的了。”

    “嗐,应当应分......”眼看着王德明娘俩准备离开了,阎埠贵突然冒出来一句,“王同志,这些个桌椅板凳您还要么?”

    “您这家里大翻建,再留着也不合适了......”

    “我帮您处理掉?”

    “啥?这木头难道不留着生炉子么?”

    “啊,哈哈,也是哈......”

    “阎老师,咱们来日方长好吧......”

    “是.....呵呵,您说的是。”

    ......

    “哟,亲家母,怠慢了!怠慢了!”常老头一家晚上9点半才到家,一见到王淑琴就满嘴的歉意,“今儿国庆庆典,有梅兰芳的戏。”

    “我们这一听就入了迷了,忘记您今儿肯定要来!”

    “真真是对不住您了。”

    王淑琴马上递上了台阶,“亲家公哪里的话?”

    “我还没谢您帮着德明张罗着拜师礼呢。”

    “他年岁小,不懂的这些......不还得靠您搁心里记着?”

    “再说了,要是没您,德明也没这个拜师的机会不是?”

    “言重了......言重了。”

    “您这次来可得多住些日子,宝珍和有光和孩子们可一直惦记着您呢......”

    “嗐,您就是不说,我也得叨扰些日子,德明拜师之后不就得去那个进修班学习了么?我也得等他礼拜休息的时候送我回乡不是!”

    “哈哈,亲家母,要我说,您就直接跟德明来城里生活得了!德明这孩子我看在眼里,未来这出息肯定大的不得了......”

    “借您吉言,也离不开亲家公的帮衬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