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
繁体版

第43章 闺秀

    “亲家母,宝珍,你们继续吃着。呵呵,德明,你正是半大小子能吃的当口,带着仁春多吃点。”

    “我今儿晌午头吃的多,晚上不饿,就先回了。”

    晚饭,常老头草草吃了两口就提前离桌了,一个人身形萧瑟的走回到82号院。

    81号院的西厢房堂屋饭厅,阎宝珍看着常老头的背影嘴唇动了动,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淑琴看在眼里,给宜春喂了口饭后,扭过头对王德明嘱咐道:“德明,等下你去陪亲家公喝杯茶。”

    “亲家公今儿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毕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

    “嗯,晓得了。”

    王德明摸了摸闷头干肉的外甥仁春的头,又夹了一块糊肘沾好了酱韭菜给他,端起饭碗开始大口扒饭。

    自己的老婆,女儿,儿子一家人全被警察带走,常老头肯定心里不好受。

    本来下午得知姐姐阎宝珍怀孕的消息,他心底的情绪被冲淡了些。

    可是晚上吃饭一上桌......比往日了少了三人,显得格外冷清,指定又把难过的情绪给勾出来了。

    不过常老头也不愧是经历多个时代的,表面上还能呵呵的笑出来。

    只不过回82号院的脚步比往日沉重了好多。

    王德明快速下桌,拎起藤编外罩的暖壶,晃了晃,拿下木塞子一看......今天下午都忙忙叨叨的,连水都没烧,暖壶都忘记灌了。

    “我先去烧水。”

    这个暖瓶还是王德明从昌平带过来的,是昌平县南口镇那边生产的。

    自从爱国卫生运动以来,政府号召群众们喝热水,冲暖瓶才逐渐的深入到各个京城的各个家庭。

    好在厨房里炉子的火还在,王德明新夹了一个煤球放进去,将炉子下方的进风口完全打开,坐在小板凳上拿着蒲扇用力的扇着。

    不一会儿,炉子里的火苗就重新着上来了,舔着铜水壶的底儿。

    趁着烧水的功夫,王德明又回自己屋,把自己之前买的铁观音茶拿过来。

    “张小姐,您今儿怎么来了?”

    王德明刚刚出了西厢房到了院里,就看见院里来了两位女性,一位年纪颇大,跟王奎氏年龄差不多,50岁左右,穿着的是靛蓝色棉布,满清传统的大襟长身宽大旗袍;

    一位却是16岁左右的妙龄少女,身高大约1米7左右,容貌秀美,时尚靓丽。

    柔顺的齐耳短发,穿着收腰过膝的粉色百褶连衣裙,柳眉、杏眼、琼鼻、樱口,肤色白皙、红润,颈间戴着珍珠项链,手里拿着皮质的小手包,脚下小高跟皮鞋。

    “今天中午你姐家的事情我都听说了......”

    妙龄少女开口了,仿佛是百灵鸟的叫声,声音清脆、悦耳,“之前......我是想着你今儿个拜师,下午的时候让张妈把礼物送给你的......”

    “后来想着担心你们家......宝珍姐姐和宜春,就想着晚上过来看看。”

    “你这是要去泡茶?”张小姐瞄了一眼王德明手中的茶罐,“我二姐夫家里有好多普洱茶,你喝么?”

    “呃......你二姐夫是?”王德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抱歉,你家亲戚实在是太多了......”

    张小姐捂着嘴笑,“嗯,是多了点,我有时候也搞不清。”

    “我二姐夫是秦老胡同内务府大臣增崇的孙子,奎垣。”

    “我二姐夫他六叔不是娶的富察氏么?家里好多云南那边送的普洱,这边都没什么人喝。”

    “都搁了一整个库房了......”

    “好啊,你下次什么时候有空就带过来。”王德明举了举手里的竹茶罐,“那个......我先去泡茶.....我姐在北方东屋陪孩子们呢。”

    “我去陪常大爷喝杯茶,聊聊天。”

    “他......”

    张小姐眉眼笑成弯月,“嗯,你快去吧,常二爷今天肯定心里头不舒服的......”

    “我去找宝珍姐......那个......这是我给你的礼物。”

    “庆祝你拜师。”

    说着,从旁边的年老妇人张妈手里拿过来一个小盒子,递给王德明。

    王德明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哦,好的。”

    “那个,谢谢你了。”

    “张小姐。”

    “嘻嘻,王德明,不用客气,咱们新中国了,你喊我张寿春就好。”

    “呃,好......张寿春。”

    “嗯,我去找宝珍姐姐啦。”张寿春摆了摆手,带着张妈进了北房,“宝珍姐,仁春,宜春,想姑姑了没有?”

    “想姐姐了。”

    “叫姑姑......”

    王德明低头看了眼小盒子,分量很轻,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呜......”厨房的水壶已经烧开了。

    王德明反身回屋,将小盒子放好,去厨房灌好两个暖壶,自己拎了一个,在北房东屋窗外说了句:“姐,水烧好了,都灌暖壶了。”

    “我去隔壁院陪常大爷去了。”

    “好!”

    “继八奶奶,您帮我给寿春和张妈冲一杯蜂蜜水,是前段时间德明买的呢,他可会买了呢......”

    82号院,之前常有蓉住的东厢房一片漆黑,北房也只有的堂屋亮着的橘黄色灯光,唱片播放着京剧《四郎探母》唱段:“一见娇儿泪满腮,点点泪珠撒下来......”

    听起来更增了几分凄凉。

    “常大爷!”王德明提高声音提醒,“您来尝尝我前儿买的铁观音,我来蹭您的太平猴魁!”

    “哟,德明来啦!”正侧躺在北墙条案边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的常老头一睁眼看到门口的王德明,立刻开心的招手,“铁观音是从汪元昌茶庄那买的吧?”

    “嗯,他家的铁观音味儿不错。”

    “他们家在福建安溪那有自己的茶山,铁观音和岩茶都不错。”

    “不过离咱们京城远,所以喝的人少。”

    “哟,常大爷,您对铁观音这么了解啊?”王德明进屋将暖壶放到条案下,然后轻车熟路的从堂屋两侧的方桌上端过来两个茶碗。

    先把茶碗用热水烫了一下,然后从竹茶罐里倒了十几粒铁观音分别到茶碗里,加入热水到1/3盖上碗盖。

    闷了一会儿后,才重新打开碗盖,继续加水,倒入到7分的位置停下。

    切记,倒茶一定要7分,有道是: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

    在京城还有句老话:“茶满人欺”。

    “嗐,德明,你忘记我以前跟小日本打过交道啦?”随着茶香的溢出,常老头兴致也起来了,“嗯,香!”

    “小日本喜欢喝这个铁观音。”

    “咱们京城人呐,各有所好,西湖的龙井、洞庭湖的碧螺春、黄山的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

    “就没有不喜欢的。”

    “不是说京城人都喜欢茉莉花茶么?”

    “嗐,那不是家门口都是苦井水,为了压味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