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没人追的女孩
繁体版

二 形影相吊

    别看我莫小冰在学前班是个硬茬,放学后却另有一番凄凉光景。

    这座北方小城很小,东山、西山间夹着南北狭长的城区,中央又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总体来讲东北贫苦、西南富裕。我家在极东北,爸妈单位在极西南,而第二小学在中央大桥西。

    据我妈说,第一小学在城西南的富人区,我们没资格进,而我家附近的第四小学教学水平堪忧,综合下来选了第二小学。

    事实上我的表姐弟们也都上的二小,这大概就是起跑线上的人以群分吧。

    -------------------------------------------------------

    多少年后,我最初的母校二小原址已经变成“政府幼儿园”了。建筑保留,师资解体并入他校,当年的二小不复存在;而现在城南的所谓“第二小学”只是顶名。

    二十余年诸事变迁,财大气粗的一小在中央大桥东的二中原址设立分校区,二中搬到了南边的原一中校址——亦即一小对面,至于本就在最南的一中和各行政单位则随着小城边际的拓展又大大南移了。小城偏爱南拓,毕竟上属的城山市在南,BJ在南,祖国的繁华河山都在南。

    其实早在我们读小学后半时,二小就拆除了学前班的古旧平房,连同操场的位置盖起一片方正的新房,临街部分辟作商铺,又将水泥屋顶作为新操场。寸土寸金的城中心,一切都在向商业让步。

    现在漫步街头路过时,只见学校的铁栅栏大门、白色教学楼前的回廊、校门口的精品屋都还是旧日样貌,倒给人一种安心感。

    这都是后话了。

    -------------------------------------------------------

    在我们当年的小城,下午不到四点学前班就早早地放学,出了班门口,东北方向二三公里的我家是一种不可行的远征,南边一公里外的爸妈单位又是一场不值得的徒劳。小城没有公交,爸妈朝九晚五,爷爷奶奶在外地,姥姥姥爷和二舅一家同住。一切都太远了。

    幼弱的我难以独自踏上归途,只得困守原地。

    教室门是要锁的,老师是要走的,像我这样的孩子只能干坐在操场最显眼的篮球桩上,以免被门卫误锁在空荡荡的学校里,然后——恒久地等待。

    这一等便是三年。

    首次尝试突破还是小学二年级的某天,我与妈妈约定,随班上新组织的放学路队向南行,她下了班就向北接我。

    我与同学们有说有笑地往南走,可五分钟后人去大半、十分钟后形单影只。再之后我忽地迷失了所在,疑心已过目的地而不自知。

    我和妈妈错过了?南行、再南行,最终会走到哪里去呢?村庄?旷野?

    我绝望地坐在商铺台阶上沉思哀叹了一阵,终于放弃,向北返回了学校。

    日后走得熟了,我观察街道与建筑,才承认当日当时只走了大半的路程,“走过头”乃是自身的妄念。我受制于对未知的恐惧——它使道路无比漫长,和孤独——它使时间无比漫长。

    -------------------------------------------------------

    也许有人会好奇,我爸人呢?

    ——我爸从未接送过我。他也概不参加家长会等活动,甚至根本没在二小露过面。以至于有同学直截了当地问我,“莫小冰,你是不是没爸?”

    我没好气地说,你才没爸呢。

    我享有父爱的最初证据,除了爸妈怀抱着婴儿时的我的合影,最有趣的就是几盘录音。我爸用夹乡音但磁性动听的普通话,满溢着快活与温情,耐心地、细水长流地一句句教稚嫩的我唱歌。

    比起视觉,我一向更钟爱声音的温度。这几盘宝贵的录音亦被我视为我人生最初的存在证明。

    只可惜,上次我试图播放它们时,不知是二十年高龄的复读机坏了,还是磁带本身也老化了,轮盘不转,空余一片寂静的噪声。

    -------------------------------------------------------

    在我清晰的记忆中,我爸喜欢户外活动,周末会举家去爬东山、在山上野餐,他爱摄影、爱读书,谈吐风趣幽默;我们一家都喜欢唱歌,时而连上VCD机来一场家庭KTV。

    这是好的时候。

    但幸福的表象下是险恶的潜流,能令你欢笑的人终将令你哭泣。

    我妈曾坏心眼地举证说,幼时的我某次夜间哭闹扰人清梦,我爸生气之下把我胳膊拽得都脱臼了,后来我就得了习惯性脱臼。——但她又改口说,其实他没用多大力气,是小孩子骨头脆弱。

    我的史前时代像我的童年和我日后的人生一样,也像世界上每一个人一样,有着两面性,一面朝向希望与生机,另一面朝向毁灭。

    有时,我在两者间折中出一种漠然与超脱。若我站在宇宙的角度看地球表面,或者站在死亡的角度看生存,一切就无需再那么跌宕起伏、大喜大悲。

    -------------------------------------------------------

    我的父亲有时的确超越了“严父”的范畴,是一个喜怒无常的暴君。

    ——不,也许他们定义的严父就是这样的。看《红楼梦》时,我就为贾宝玉之父的严苛狠绝所震惊,尔可死、但不可不顺父意。

    肝火旺盛,将一切负面情绪都化作暴跳如雷,这是莫姓一脉相承的血统。我称其为:最好在我这里中断的劣质基因。

    在我家,哪怕前一秒还欢声笑语,下一秒我爸就可能砸碗掀桌。

    在学校是个优等生、在家见我爸如老鼠见猫的我,隔三岔五还是会遭受以小时计的训斥、罚站。不管是多问了几个问题、菜汤拌饭拌得太久,或者仅仅是在他喝醉时不巧出现,都是罪过。

    在他的屋檐底下,你要小心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要察言观色,否则随时引火烧身。不,有时火终究会烧起来的,你得在灰烬中捡拾拼凑自己。直到今天,回家对我来说依旧是个殚精竭虑的社交重任。

    我妈更首当其冲,她简直是辱骂和暴虐下的一名缄默的囚徒。

    -------------------------------------------------------

    尤其有那么两年,我爸被下派到乡下锻炼,他不在时我虽尽享了自由的电视时间和母亲专注的爱,但他归来后,竟新学会了花样百出的难听脏话,感觉几乎像个陌生人。

    这些年来我妈虽居弱势,倒也发展出了她独特的应对方式和气人手段;而我爸指责她“总摆出一副受害者嘴脸”,并加倍恼火。当年,我妈总信誓旦旦地说,等我高中一毕业她就离婚,但后来的后来,我发现她是不会离开他的。

    毕竟相亲的时候他就拿定主意,找了一个会心疼他的女人。据说我爸妈经人介绍第一次约见,正是在二小附近的石桥,由于我爸是外地人,还差点因找错桥而错过。但这两个聪明人双向奔赴,终于见了面。我妈看他大冷天穿得少,在风中瑟瑟发抖,于是把自己多穿了的一件军大衣给他披上了。

    -------------------------------------------------------

    家庭冲突中最诡谲的一次,发生在奶奶来我家小住时。那天午饭,忘了因为什么,我爸对我妈破口大骂,奶奶却一声不吭,连眼睛都不多眨一下。——不知道这是不是爷爷家的惯例呢?

    我妈忽然像疯了一样,伏在桌上笑。

    那天一切都很混乱,只有几个画面格外深刻。我爸打电话到我姥家,说你们把女儿领回去,我不要了。

    我妈心脏病犯了,意识不清,我爸拖拽着她在地上走。

    恰在此时我二舅和姥姥来了,这才安顿好我妈。我奶奶全程作壁上观。

    之后我妈却对我说,她那会儿是假装犯病。

    可她以为我爸是把她拖往卧室,但我眼见他径直越过了那个近在咫尺的门口,再往前,就只通向院子或者我的卧室了。

    -------------------------------------------------------

    有时我实在疑心,所谓家庭所谓亲情就是一场群体性癔症发作。

    而我在其中试图扮演的角色均宣告失败了。最初也曾怀着朴素的正义帮腔我妈,我爸即在倍感孤立之下大半夜把我们一并赶出家门;居间劝架会被骂多事、滚,保持沉默则被追斥为不孝。

    做什么都是错。正如平日里挨训时,我爸例行祭出一小时起步的咒骂配合弱点贬低和“吃我的住我的”强调,我若悲从中来掉了眼泪,会被骂“你还有脸哭”,不哭则会被骂“脸皮可真厚”一样。

    童年的我,间歇地在如履薄冰和无所适从之间苟延残喘。这病态的施虐与受虐的往复,成了我性格的一种基石和命中难逃的诅咒。

    我爸的轻度家暴,直到我初中时全家人一起看《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和我妈半开玩笑地把他比作安嘉和,才受触动而改善。

    -------------------------------------------------------

    下午还没放学,二小校门前已经熙熙攘攘。被眷顾的孩子们出了教室纷纷疾奔,投入爸爸妈妈或者祖辈老人的怀抱。

    剩下的少数人玩玩转椅、跷跷板,堆堆土拔拔草,再目送完小学生热热闹闹的放学,还没被接走的就寥寥无几了。

    整个世界安静下来,归心似箭者们面面相觑。

    我们一边彼此陪伴、不知所云地闲聊,一边暗暗盼望妈妈来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而每一位母亲的到来,都是那孩子的巨大喜悦,也是其余孩子的当头一棒。

    -------------------------------------------------------

    有时到了最后,就只剩下我与另一个女孩。

    更小的时候,工作日我被寄放在姥姥家玩耍。那时他们住在西山脚下,后来则搬到了与我们同个家属院。有那么几次,天黑了,《射雕英雄传》演完了,左等右等妈妈却还不来,大人们各忙各的,我忽然被一种巨大的恐慌所击中,怀疑自己被妈妈永远地遗弃了。

    怎么不可能呢,这个世界上并非没有遗弃孩子的父母。

    每晚二小的操场上,都有一两个孩子在盼来妈妈时流下如释重负的热泪。他们不是爱哭精,而是被迫窥见了黑暗深渊的可能性。

    最后一段等待的时光往往格外漫长。那个年代我们没有手表——只有拿圆珠笔画的那种,所以不知道确切的时间,但恍惚有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亘古孤独之感。

    最咬牙切齿的,莫过于望穿秋水却等来了对方的妈妈。于是乎那个女孩欢呼雀跃狂奔而去再不回头,而我只得望洋兴叹,再偷偷掬一把义愤填膺的热泪。——这真是世间最脆弱的一段友谊。

    -------------------------------------------------------

    多年后我与妈妈谈起这番往事,她却推说当时单位与二小离得远,她总把握不好出发的时间,不是去得太早、就是太晚。

    说实话,我只记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