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没人追的女孩
繁体版

二十 不同凡响

    快毕业了。

    不参加小考的音乐、美术等科目,象征性地举行了结业考试。

    说来也怪,从学龄前就热爱音乐、且擅长唱歌的我,直到小学六年级,都没找到机会一展歌喉。

    -------------------------------------------------------

    不如说正相反。

    每次不论是校际还是班级联欢会,不论是独唱、合唱,甚至伴舞,都没我什么事。

    比如,有一次班里举行新年联欢会,是抽签分的组。我和六七个男生女生一起出节目。很自然地,一个略风云的齐姓女孩当选了组长。

    我们组要表演一首合唱、一首独唱,大家却在组长的提议下一齐赞同我做歌曲的“指挥”——那个唯一不用唱歌的人。

    可笑我还沾沾自喜了许久,以为自己分到了核心任务。

    但我哪懂什么指挥呢,不过跟着节拍像模像样地比划罢了。

    -------------------------------------------------------

    联欢会当天,事态差点发展成我们六人团那次出洋相的旧日重现。只不过,这回逗笑的“仙女”曲小妙换成了“指挥”莫小冰。

    在排练中早习惯我指挥身份的同伴们,只缘身在此山中,并不觉得我那画蛇添足的行为有何不妥。

    幸好,是合唱在先。当是时,我面向歌者、背对观众,卖力地比划着比划着,就听见身后有稀稀拉拉的笑声。

    按照原计划,独唱我也要上前指挥。但合唱完毕,我就示意——我不上去了。

    真是明智的决定。

    尘埃落定后,我才慢慢意识到,同组的他们是认定了我不会唱歌,才施舍了个“公益岗”给我罢了。体贴,却又蛮横。

    -------------------------------------------------------

    还有一次很重要的儿童节校际联欢会,原则上要求同学们广泛参与、各显神通。

    我们班除了照例由荣小路弹电子琴、黎小央唱山歌以外,班主任杨老师特地筹划成立了一个美少女组合,成员指定为杨小宛、陶小雅、汤小佳等五名唱跳俱佳的漂亮女生。她们将在联欢会上表演当红组合“青春美少女”的一首歌——《网络战士》。

    -------------------------------------------------------

    那段时间,五个风云女孩形影不离,而且相当趾高气昂。

    她们经常随时随地忽然叫住一名同学,来个现场秀。

    某天,我在教学楼一楼的走廊里与她们擦身而过,就被喊住了。

    当着我的面,五人摆定pose,开始边唱边跳。歌词是“呼啦啦、咿呀咿呼啦啦”重复好几遍,似乎是那首《网络战士》的高潮部分。

    说实话,旋律很好听、完成度也很高,虽不存在什么唱功,却算得上赏心悦目;我不由得有些羡慕,但对于她们这种明目张胆的炫耀,心中更加暗潮汹涌的,是不满——倒不必如此地振衣作响。

    这时陶小雅面露得意的微笑,问我:“新潮不?”

    我说:“新潮?我看是狼嚎。”

    -------------------------------------------------------

    “鬼哭狼嚎”是我新学会的成语,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其实话一出口,我就自觉有点失言、有点过分;虽然确实合辙押韵。但班上一个叫素小九的女孩正好路过,当场对我的妙答赞不绝口。

    美少女组合看看我,又看看素小九,悻悻地走开了。

    素小九是个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的女生,平日里言行举止与我和富小晶有相像之处,也爱留指甲挠人;不同的是,她和谁都不是朋友。

    她姓“素”,总让我联想到《数码宝贝》的素娜——尽管素娜并不姓素,而是日文“空”的音译;我难免对她添了几分好感。

    素小九、我、方小圆,有时倒能聊上一会儿。

    -------------------------------------------------------

    那次校际联欢会,班上其他的女孩们也全部出动,一律作为黎小央的伴舞。她们将穿上统一制式的绿裙,去衬托那朵红花。

    说是“全部”并不确切。在相貌平平差强人意的女孩中,还得去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

    那天,老师领班上所有女孩到校门口的理发店去试妆。

    店里有两个涂脂抹粉的阿姨。她们给前面的女生化好妆后,轮到我时,却面露难色,好像很棘手。

    其中一人边打量我,边对另一人耳语了一番。言下之意,我长这个样子,化妆也是枉然。

    我早就隐隐约约地知道,自己的外形是不出众的。——可至于丑到这个地步吗?

    -------------------------------------------------------

    最终,她们放弃了在我脸上使用粉底、眼影和腮红,只给我涂了口红。

    涂完后,两人却略惊讶地对视点头,似乎是效果比预想的要好。

    当然,整个对话我都没听太真切,不知道有几成来自我的臆断。可那次经历导致多年后,我在所有的化妆品里,始终最偏爱口红。

    仿佛涂上红唇的我,就能如魔法少女变身一般,神采飞扬起来。

    -------------------------------------------------------

    但那一次,我还是没能上场。

    和我一样被剩下的女孩,只有寥寥几人。我们互相看看,不是灰头土脸的丑小鸭,就是身高上和大家不搭的“庞然大物”。

    我还不算最惨的。

    那个常年挂着鼻涕的褚姓女孩,还有另外一个高个女生,竟然连去看联欢会的权利都被剥夺了。杨老师命令她们留在教室里,看守书包和参演者们换下的衣物。

    -------------------------------------------------------

    幸而那时,我妈和我老姨都会做好看的衣服。

    恰逢我老姨新送了我一件极漂亮的连衣裙,是白色短袖衬衫与淡粉色背带百褶裙的一体设计。那天我特意穿上了它,去看联欢会。

    坐在一众绿裙女孩中间谈笑风生,我觉得自己仿佛才是那朵被映衬的花朵,仿若一位衣装华贵的公主一般,非常开心。

    只是她们离席演出时,我还是有点落寞的。

    -------------------------------------------------------

    散场后已是傍晚,我和女孩们一同步行返回学校。

    路上经过一处不算偏僻也不算热闹的小街,我们忽然与传说中的“怪老头”狭路相逢了。

    “怪老头”是坊间怪谈的主角,高似巨人、面目狰狞,据说他会把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拐走。

    女生们霎时惊恐地乱作一团,叽叽喳喳叫嚷着四散奔逃。有的一脸心悸地贴着旁边房屋的墙壁疾冲,也有的转身就往来路跑了。

    -------------------------------------------------------

    而拥有王霸之气、今日又身着战袍的莫小冰,当然不能逃。

    泰山崩于前时,若变一分颜色,都不是我。

    我故作冷静,不疾不徐地前行,与“怪老头”几乎是擦肩而过。而“怪老头”其人呢,身高确有一米九不止,长长的脸上沟壑纵横;但他既没有把我拐走,也没有作势吓我,只是咧开嘴夸张地笑了。

    也许所谓怪老头,不过是一个喜欢遛弯、也喜欢逗小孩子的孤独老爷爷罢了。

    人们排斥畏惧他,就像排斥畏惧《巴黎圣母院》的丑陋敲钟人卡西莫多。

    -------------------------------------------------------

    另一方面,难怪说“好奇心害死猫”,女孩们面对危险,简直呈现出一种半恐惧半亢奋的状态。

    不久之后的初中,当危险与美貌、力量共存在一个男孩身上,进入青春叛逆期的她们,还能坚守初心、不受魅惑吗?

    或许,小红帽终究会无视大人们的警告,深入丛林,找到属于她的那只大灰狼,然后迎来斑斓而讳莫如深的结局。

    ——又或许,我只是《血径迷踪》玩多了。

    -------------------------------------------------------

    说起来,有那么一次,我爸妈单位举行新年联欢会,我和杨小宛都去了。

    我妈在单位是文艺骨干,又要独唱,又要在合唱中负责高音。

    正吃着饭菜看着节目,忽然有人过来,问我要不要上台唱首歌。

    我一时踌躇,问他,我能看看点歌本吗?

    ——我擅长的几首歌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打算挑一挑。

    那人闻言离开了,后来再也没出现。

    可是不一会儿,主持人忽然兴高采烈地报幕说,下面请杨小宛和莫小冰两位小朋友上来演唱《九妹》。

    我懵了,因为这首歌我虽然听过,却从来没学唱过。这一定是杨小宛点的,可为什么要拉上我呢?

    不明就里的大人们直接笑嘻嘻地将我推上了台。

    -------------------------------------------------------

    我接过话筒,与杨小宛并排而立,却心知肚明是又要闹洋相了。

    杨小宛随着伴奏唱了起来,显然,场中只有她一个人的声音。

    起初,还挺好听的。

    打酱油的我呢,反正对主歌部分一窍不通,只得呆呆站着;本打算在略熟些的副歌处加入,结果一出声,却瓮声瓮气的,于是又讪讪地闭了嘴。——这本就是男声唱的歌,对我来说音调过低了。

    唱到后半的主歌部分,杨小宛自己也不熟,台上直接一片静默。

    真是造孽。

    -------------------------------------------------------

    在音乐道路上,我可谓栉风沐雨。另有一次,我新学会并唱熟了《我是小甜甜》的片尾曲《LOVEさりげなく》,实在是心花怒放,居然破天荒地要唱给我前桌的女孩吴小帆听听。

    但课间班上太喧闹了,我天生声音就小,对音译歌词又有不自信的部分,吴小帆根本听不大清,她冲我又撇嘴又摇头,最后干脆留给我个后脑勺。

    -------------------------------------------------------

    这些不快的回忆并没有扼杀我对音乐的爱,家里的一盘盘磁带、我自制的简谱集、买到的一本流行歌曲精选,还有音乐课学的每一首曲子,我都视若珍宝。

    平常,为了节省本就屈指可数的课时,音乐老师验收教学成果时,常常让一整行同学合唱。即便是偶尔的点将,光荣也只会落到前排学生或者出水芙蓉们的头上。

    -------------------------------------------------------

    但那天是结业考试,自然得各唱各的,谁也跑不了。

    老师按学号念人名,站起来的人自行在课本上选一首歌来唱。

    音乐课本里满载的是儿歌、民歌、红歌。我最熟悉、也最喜欢的一首是《八月桂花遍地开》,就选了它。

    那个时候,我还没学会捏着嗓子、矫揉造作,只以清亮的本音唱了。

    唱完之后坐下,我却发现教室里格外安静,本来有的嘈杂声、低声试唱声全消失了,很多人都在盯着我看。

    直到老师开口夸赞,同学们也冲我直点头,我才明白,是我唱得很好,出乎他们意料了。

    -------------------------------------------------------

    下课后,还有同学特地跑过来跟我说,莫小冰,你唱歌真好听。

    施小宁也说,她至今难忘那一天,我不鸣则已、一唱仿若天籁。

    -------------------------------------------------------

    这就是不同凡响的我,于音乐上大器晚成的故事。